EN

书写一个冬天的童话

时间: 2009.11.3

书写一个冬天的童话——全球经济危机与中国艺术市场学的策略建构

2008年席卷全球社会经济领域的经济危机,已经对中国艺术市场产生了潜在性的或直接性的震荡。事实上关于经济危机对于艺术市场的影响,我们已没有必要讳莫如深,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金融风暴对于艺术市场的渗透与侵袭,已在欧美各大艺术博览会的成交量数据中征显出来。虽然经济界一直有“艺术市场对于金融投资市场变化的反应往往滞后”之说,一些权威专家也认为“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品市场跟金融市场几乎是分离的”,虽然仍有局部繁荣的现象不时出现,但这种影响已经普遍表现在国内艺术品拍卖、画廊业与相关产业的经营走势中。

危机的另一面意味着机遇,而机遇则来自于对危机的反思。原本处于朝阳学科的中国艺术市场学,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更应注重其本土性特色的梳理与建构。中国艺术市场在当代情境中的机遇与困境,既涉及中西地域或文化的差异,更反映出艺术这一追求非功利纯感性的人文学科与经济这一追求资本利润的社会科学,在交合与碰撞中所爆发出的能量。而这样一种充满戏剧性的变化及其衍生出的一系列改变与调试,正是我们在这一特殊时期深入认识并重新发现这一学科的关键。本文题目中的“策略”一词即强调这种面对危机的应对性与适应性。本文就当代中国艺术市场的“本土特性”与“范畴特性”入手,结合笔者在艺术市场专业教学中的体验与思考,试对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艺术市场及其学科建构的问题展开探讨,以求为当下的中国艺术市场的学科建设找寻更为专业化、本土化、切实化的研究理念与发展路径。

随着前些年中国艺术市场的持续火热,博览会、画廊与拍卖行的经营模式日趋国际化,艺术市场的运作方式逐渐形成一套特定的行业规则与共同的趣味趋向。一时间,“国际惯例”与西式“行规”几乎成为所有艺术市场业界趋之若鹜的经营模式与价值规范。在全球经济危机蔓延开来之前,几乎没有任何人对此提出质疑和反思。
在以往关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研究与讨论中,与国际“接轨”的可能性及其悖论,已经成为文化策略层面的核心问题。中国艺术创作与经营在与西方观念或机制的长期磨合过程中,也已无可避免地呈现出诸多观念冲突与现实困境。近年来,在关于中国现代美术的讨论中,潘公凯先生从文化身份自觉的角度,提出中国现代艺术中那些与西方艺术“对不上号”的部分,才恰是中国艺术的现代性与其本性所在;九十年代从美国回国的艺术家袁运生先生,也将“跟还是不跟(西方)”看作是中国现代艺术在十字路口上的关键抉择。事实上,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艺术市场同样面临这样的现实困境与可能的策略应对,也同样有必要高扬自身的本土特性。

有这样一则事例也许可以反映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及其人才培养机构,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建构本土特色的决心与努力:英国的苏富比拍卖行旗下有一所苏富比艺术学院,专门培养艺术品鉴赏与拍卖人员,该学院在前些年曾有过与中央美院合作办学的意向,提出在中国合作办一所分院,但此提案最终因中央美院校方出于保护中国美术产业教育的本土特色而未能成行。这个案例的背后,隐现着文化策略与本土诉求在当代中国艺术市场学科领域的重要性:我们不想全盘接受这个西方的操作规则、运作模式,拱手让出话语权力,无条件地接受与认可西方艺术市场的规则与理念,在中国建造出一个苏富比拍卖学校的中国分部。但同时,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国内该方面的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上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距,以及由此造成的高质量艺术市场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艺术市场人才输送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窘境。

无论对于当代中国艺术市场生态还是艺术市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跟还是不跟”确实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市场的经营与价值取向的本质问题。对于西方的艺术市场规则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拒斥,并不是一种从民族主义或民粹主义角度的本能反抗,而是一个现实的、关乎中国艺术市场走向的策略性选择。

即便如此,中国艺术市场的本土化进程尚有很多具体的、操作性层面的环节有待论证和省思。比如,在近现代传统书画的交易活动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与今日的西式艺术市场机制不尽相同的细节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与借鉴。以京城为例,过去荣宝斋和琉璃厂的南纸店,有为书画家“挂笔单”的传统,由书画家自选某家南纸店为他收件、付件和收取润例即笔墨费,齐白石、张大千等画家即是通过王仁山在荣宝斋挂笔单、展销书画,向社会推荐而逐步称誉画坛;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举办的三次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的策划机制与交易经营,也为我们展现了近现代中国艺术市场的早期尝试,是如何在传统艺术交易方式与西方规则的“中和”过程中寻求生机的。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建构中国艺术市场的本土特性,关注其文化身份策略的同时,对于艺术市场学科自身特点的微观考察与认知,仍然是亟待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权且称之为中国艺术市场研究的“范畴特性”,这一特性体现为两个层面:

首先是学科特性,反应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特性决定了该学科的研究方式及其理论定位的半理论半实践特性,不同于美术史论研究的思辨性特点。因此,以纯理论研究的视角和标准来要求或炮制艺术市场领域研究并不可取,优秀的艺术市场研究应面向鲜活的、直接从现实中来并反馈服务于现实中去的真问题,而不是书斋中冥想出来的伪问题。

其次是行业特性,体现为艺术学与经济学相结合。这一结合不仅仅是资本与艺术的利益共谋,也并非简单地止于“当艺术遭遇市场”现象的感叹。艺术市场学的跨学科性已经决定了这一学科兼具艺术学的审美价值观与市场学、营销学的实用主义价值观,适合的价值标准与新的方法论的探索,应是二者能够产生的良性化学反应的先决条件。

在承认其学科特性与行业特性的前提之下,艺术市场的专业人才应该包括艺术品交易中介人才、艺术市场理论专业人才与艺术展览策划人才。而培养艺术市场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实际上是一个难以具体回答的问题: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究竟存不存在一种理想的培养模式?如果有,是什么?对于着一系列问题,本文认为应从短线与长线两个角度来看:

短线目标(功利目的)重在实用性与针对性,具体关注的是艺术市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职业走向(画廊、博物馆、美术馆、职业艺术经纪人、职业策展人等,这个新兴专业的前两届毕业生的毕业去向即是最好的例证和说明。

长线目的(使命目的)则更多体现为规划性与建构性,聚焦于中国艺术市场教学、中国艺术市场行业的生态建构、学科构架及其学术研究。尤其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局下,“长线目的”的研究与设定,更应成为艺术市场学院教学与业界研究的重点问题。

基于以上两个思路,艺术市场学致力于培养具有美术专业特长,了解宏观经济走势与当代艺术市场发展动向,掌握与艺术品交易活动密切相关的经营、运作知识与技能,艺术修养全面、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具有务实作风和创新精神的艺术市场经营、管理人才,以满足当代中国社会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据此,一个优秀的艺术市场专业人才,应具备综合文化素养,掌握美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适应未来艺术市场发展的要求,胜任艺术品拍卖、展览策划、画廊经营、艺术品营销、美术评论等方面的工作,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和综合素质,应变能力强,富于开拓和进取精神。

与当下中国艺术市场体制与实践中凸显的诸多问题和缺失一样,艺术市场人才培养层面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据笔者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相关调查,艺术管理、艺术市场专业的学生学习现状与学科教学思路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1)艺术市场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模糊,找不准具体的就业方向和努力目标。尤其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大背景下,艺术市场与艺术品成交率相对走低,使部分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的信心受到影响;同样是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由此产生的惶惑、踌躇心态使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就对于未来的事业发展抱有相当的忧患意识。

(2)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学修课业的同时急于实践操作,大量时间花费在校外兼职工作上,而这些在画廊、美术类杂志社等其他机构从事的事务又多与所学专业内容关联很小,事务性远远大于学术性,事实上一方面对于专业学习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又占用了在学院学习的有限时间和宝贵机会,得不偿失。而过于急功近利的心态,又使羽翼未丰的艺术管理、艺术市场专业从学者,在尚未形成自身成熟的专业理解和专业判断的时候,过早地接触到一些诸如体制上不健全、人事上“小圈子”化的现象,对学科形成片面甚至错误的理解,对于艺术市场学科的前景与行业的健康发展实为不利。

(3)艺术市场学科的单一化与封闭化,在当下的艺术市场教学中较为严重。艺术管理、艺术市场皆为跨学科领域的集成型学科,经济学、社会学、传媒学、艺术学,包括一些重要的相关法律法规常识等,都是艺术管理、艺术市场学教学与研究所涉及的内容。而目前在院校教学中该学科的普遍现状是,从教学大纲的制定到课程设置、学生培养方案,都缺少与相关学科的交流、互动意识,相关院系、专业之间合作与学术来往缺少相关体制的促动和保障,造成了相关“交集”课程、资源重复建设等弊端。

(4)教学与实践相脱离,同样存在于当下的艺术市场教学中。课程设置中的理论课、实践课截然分开,未能有机贯穿艺术市场的学科特性,仍是国内相关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此类弊端的后果是,一些学生误以为某些本来作为知识基础的理论课程与实践没有任何关联,而诸如专业考察、毕业实习等时间类课程,又与学院教学体系与学术性不再同一层面,未能看到理论基础对于实践工作的重要性,更无法理解专业实践与理论知识之间的紧密关系。

基于上述四点在艺术市场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本文认为,艺术市场的学科建设与教学理论,应进一步加强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注重基础,厚积薄发;有意识地展开跨学科合作交流,整合现有的学术资源与环境;加大专业理论课的艺术市场专业化改造力度,使之尽可能直接地应用到艺术市场实践中去。尤其在近年来全球经济危机的宏观环境下,有计划的、理性的建构艺术市场学的学科基础,使其既走出虚设的“空中楼阁”与书斋中的“乌托邦”,又回归现实的“象牙塔”。

近五、六年来,中国艺术市场学的学科建设与学院教学取得了快速发展,但客观来讲仍大都停留在“轮廓搭建”阶段。此间,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品经营与管理”高研班、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市场专业、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管理专业等各地高校纷纷建立相关专业,培养艺术管理、艺术市场与文化产业专业人才。艺术市场、艺术管理这些新兴学科在中国高校中的广泛开设,已经成为美术界与美术教育界的重要现象,召唤着社会各相关领域的关注与参与。 

关于经济危机对于艺术市场的影响及其对策,历史经验值得人们去充分借鉴与研究。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现代艺术曾随之走入低谷,美国艺术界的兴趣又普遍转向传统写实艺术,来自欧洲的现代艺术遭到了冷落和排斥。由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的国际交流和沟通又开始被国家本位主义的热情代替,本国化、民族化的呼声使社会写实主义与乡土主义的新题材与新风格受到欢迎。作为非常时期“新政”的一部分,罗斯福政府也于1933年设立了“公共设施的艺术项目”,来带动大众的审美趣味与艺术品消费。

那么,在经济危机漩涡中的中国当代艺术是否还具备继续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全球艺术格局与价值标准又会发生怎样变化?有哪些以前被市场冷落的新收藏版块会重新崛起?这些问题都是特殊时期的艺术市场学所要面临的新课题。新的机遇呼唤着适应中国艺术市场的研究专家与分析师,而尊重艺术价值规律、顺应市场规律,整合现有学术资源与经济资本,重视中国艺术市场的地域特色与本土诉求,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艺术市场行业发展与学院教学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