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院长米歇威廉曾说过以下的话,言下之意是揶揄那些对「数字」与「虚拟」过度崇拜或者不甚了解的人们:「我们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利用实体空间的隐喻来描述计算机世界,其实有很大语言上的弊病,就如同汽车曾经被称做「没有马的马车」或者收音机被称为「无线的留声机」一样,…」
的确,我们所处的世界正透过数字媒介与交互媒体这些看似虚拟的名词来建构庞大的经济体系,这个经济体系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进行跨领域间的互动与融合。因此,当人们对于未知专业的误解越来越少同时,也意味着数字世界里虚拟的真实性将会慢慢的成为人们生活理所当然真实化一部份。作为时尚产业的一份子,我们必须了解虚拟的数字世界其实就是一个真实不过的世界,只有及早拥抱看似虚拟的数字化时尚,才是真的走在前端引领时尚。
关键词:数字时尚、虚拟真实、数字经济、真实的虚拟
“虚拟XX”!当前最夯最多金的热门话题
近来数字内容产业中有件大事,它不仅吸引大量媒体与产业眼球,更引起我对“虚拟”的关注。2009年底发行的一款名为<<决胜时刻:现代战争2>>(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的游戏,产生的购买与授权金额预估超过5亿美元,被喻为史上同一时间内收入最高的娱乐产品,其生产销售周期之短,其获利之高速度之快,已经超越过去任何一款的电子游戏,甚至一部传统电影。
<<决胜时刻:现代战争2>>是以一个虚拟故事和一个虚拟产品的角色出现于消费市场,它所代表的是数字化经济中一个具有说服力而且令人振奋的转折点,当多数的所谓专业人士(包含我在内),还在试图了解电子游戏的虚拟概念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实体影响,甚至于实体经济影响的同时,我们的下一代已经透过我们的荷包(或着他们自己的私人荷包)创造了一股巨大的经济力量,因此原本虚拟无可碰触的游戏场景和故事,突然之间变的极其真实,电脑游戏中<<决胜时刻:现代战争2>>持着枪械冲锋陷阵寻找恐怖份子的男主角,当他射击每发子弹的同时,也好像一发发子弹清楚而且深刻的烙印在我的脑海与印象中,成为不可磨灭真实的经验。
谈到虚拟,让我们再谈谈几年前时尚产业的一个里程碑,那就是全息虚拟影像的服装表演。2007年以年轻人为主要诉求对象的服饰品牌Diesel,在72届佛罗伦萨男装展上举行了一场高科技时装秀,这场突破性的表演所创造的不仅是T台表演的新概念与新标准,同时也让许多人发现虚拟3D动画场景所带来的“造梦”,除了超现实之外,还该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T台表演跟娱乐做了一场高度结合的跨界秀。Diesel的服装秀,使用的是三维全息投影技术,将预先制作好的3D动画投射在T台两侧带有特殊成像薄模的透明玻璃上,在模特儿走秀的同时,舞台导演指挥着操空音视频控台的技术人员,将海洋生物为背景的3D动画转化为T台上的磨特儿,化为百万条闪闪发光海洋生物虚拟模特儿,跟春着Diesel 08春夏服装的真实模特儿,在同一个舞台上恣意展示他们炫丽的舞台效果,并且将品牌造梦中“海洋”的概念,透过这个既虚拟且真实的舞台表演呈现在当下观赏的人们眼中。
虚拟是否既虚且幻?
“虚拟真实(Virtual Reality)”这个名词,是由科技先知莱南(Jaron Lanier)于1984年所创造的。时至今日,我们使用“虚拟真实过于频繁,以至于无处都可以看到他的存在,而和“虚拟”扯上边的东西,首先想到的就是计算机或者互连网等,部分人们对于“虚拟”的认知,甚至超越计算机的互动经验,他们甚至会将生活中概念性强烈而且难以被了解的听说读写过程包含在“虚拟”的大伞里。
人们使用"虚拟"一字,到底是为了提高其专业门槛与时尚价值,或者仅仅是传达一种虚幻的概念,这不是我本次探讨的重点。本篇文章的重点是呼吁所有的,罗曼蒂克的,不甚了解的新科技与新科技使用者、作家、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网民的男女老少们。虚拟和虚幻不应该划上一个神秘的等号,因为过去的“虚拟”,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缺乏的一部份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院长米歇尔威廉(William J. Mitchell)曾说过以下的话,,言下之意是揶揄那些对「数字」与「虚拟」过度崇拜或者不甚了解的人们:「我们正处于一个过渡时期,利用实体空间的隐喻来描述计算机世界其实有很大限制,就如同汽车曾经被称做「没有马的马车」或者收音机被称为「无线的留声机」,…」 米歇尔威廉所述恰巧呼应了电影<<骇客帝国>>(The Matrix Reload)中男主角所说的话:「现实中的所有理性与非理性都是由一个个真实不过的软件程序负责,是预期或出乎意外的巧合也好,你不一定看的到,但是却真实的存在。」 "虚拟"不管是科技也好?新奇也好?或者是一种新奇营销字汇也好!它的真实性绝对不是神来一笔,而是有轨迹可以遵循,可以依照时间推移被佐证的。
科学家的未来畅想是当下生活的缩影
富乐(Buckminster Fuller),这个二十世纪传奇发名家,建筑师,数学家,思想家。富乐的思想不仅直接影响诸多当代建筑大师(其中包含北京首都机场三号航站的建筑师Norman Foster),他对未来的畅想也一直不断的在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生活中逐步被演绎。在他1970年出版的<<I Seem To Be A Verb>>一书中,呈现了所谓科幻著作才有的时空旅行概念,他在书中记载这么样的行程:
富乐行程今日行程
07:00纽约早餐会报
10:00秘鲁的科学会议
12:00多伦多大学学生的演讲
15:00苏联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工程师演讲
19:00东京的未来会议
富乐行程今日行程看似简单,乍看之下好像一个忙碌生意人的行程表。但是,若仔细注意时间和地点的关系,读者可发现这样的行程,在70年代航空交通不甚发达的情况下,他的开会行程,是百分百的未来畅想。但是,这个畅想到了今天,却变成了互连网时代的缩影,当前互连网的通讯技术中,可以透过声音、2D影像、甚至3D影像达成富乐行程。
富乐在1970年当时并没有互连网的时空概念下写了真实不过的行程,预见未来30年后我们所面临的超媒体世界,具有相当大的历史意义。而<<I Seem To Be A Verb>>以现今角度看更一本具有超媒体概念的网络书籍。它同哈扎尔辞典一样,容许读者由左至右或上下颠倒阅读,或者从任何一个页面开始,充满网络阅读的跳跃性。这本书出版之际离凯恩(Alan Kay)提出互动人机接口尚有5年之隔,离伯纳李(Time Benard Lee)在1991年提出互连网更是遥远,富乐不仅透过这本书解读了虚拟的真实性,并且在一篇篇短文中预见40年后生活与未来学家畅想的关系。
文学家的虚幻验证当下的真实面
文学界对于虚幻畅想当然绝不亚于科学界,二十世纪的意大利文学家卡维诺(Italo Calvino)写了一本脍炙人口的奇幻散文<<看不见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散文中叙述了马可波罗东行中国所见的各种奇幻城市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爱希莉亚」城的描述,故事中的爱西利亚是一个贸易城市,它建立于三个基础上:关系、城市发展指标、以及居所。居民与居民间相互间的“关系”,建立在绑在每个居所外的绳子上,这些黑白相间的绳子代表着爱情,友谊,血缘,权力等等的关系,成为”城市发展指标“,随着时间过去当这个城市的通道因复杂绳子所描述的人际关系网络填满无法通行时,人们就会搬离开城市另觅新的”居所“。从文中的描述,我们几乎可以不加思索的发现卡维诺的「爱希莉亚」其实就是当前的网络世界缩影,”关系“其实就是网站间的连接;”城市发展指标“就是网站统计数据,告诉我们自己的网站跟其它网站间的相互关联系,以及到访的网站流量等;而”居所“就如同网络节点或IP,也就是网站的所在位置。所以理所当然的,我们经营网站就如同看到「爱希莉亚」城的成长与衰亡,如果今天网站流量过高,也就代表网站必须得透过增加带宽(如同扩大道路的宽度),要不然就必须得更换网络节点,另外寻求新的网络空间提供者。
著名的网络游戏<<天堂>>是另一个验证当下真实现像的很好例子。卡维诺的「爱希莉亚」城和<<天堂>>所构筑的虚拟城市有着共通的真实特质,只不过前者的真实建立于红线之上,而后者建立于不断增加的网络节点;「爱希莉亚」城市构筑于可见可触的线性媒介上;而天堂则构筑于玩家自行塑造的游戏情境。天堂的钱币甚至有着经济规模并可在现实中兑换,从这角度来看虚拟一词的分野亦越来越不明显。可笑地,是我们有时甚至无法确信那个可被触碰的世界是否较为真实了?
“双重造境”!虚拟的数字时尚?还是真实的感官体验?
时尚表演(戏剧戏曲表演、服装表演等)常常被形容是一种虚拟的造境手段,因此不论是商业性的服装表演、创造性的舞台剧以及舞台表演、或者是通俗且狂欢的演唱会或综艺晚会,导演所扮演的角色往往都是为了透过营造美丽梦境,达到观众与表演者共谋互动而且创造感官刺激的一个过程。透过声、光、电的互换与融合,赢造出一个幻觉剧场,完成目的性的消费。这些充满各种不同形式的造境过程,不论其手段是艺术性或者是非艺术性的,舞台导演将这些造境过程所需的声光效果,新素材的产生、组合、加工、创造与展示的过程,时空的转换、造型的异变、以致于素材与内容的切换,任意拼贴并重组,形成舞台上的虚拟世界。
当前时尚表演舞台上,尝会采用一种虚拟的全息影像技术,因此观众会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不仅将自我心理投射于其中,并在这个世界中体会两种异于现实的造境经验,我们姑且说它是一种“双重造境”经验,这两种经验分别是:一、真实演员与真实场景、二、虚拟演员与虚拟场景。真实既是虚幻的对立面,同时又彼此共存;真实既是梦境,同时梦境亦是真实的场景。这样双重造境的艺术设置,使得观众在真幻二重性中迷恋往返。观众在观看表演时,会将自我心理投射于其中,于虚拟与真实世界中体会一种与现实生活极度异质的生活,或者,观众从演员的生活中看到了自我镜像,于照镜子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获得一种社会认知,在错位的身份中得到娱乐自己的满足感。
2009年9月,韩国传统表演组合,与韩国三星(Samsung)旗下的互动子公司d’strict合作一场传统跟虚拟结合的多媒体戏剧表演。表演者包含了四物(Samulnori) 大师金德洙(Kim Deok-su)、韩国传统舞蹈家关秀晧(Kuk Su-ho)等。这场多媒体戏剧的时空背景是离未来有100年的2109年的人类文明,它的主题是“咀嚼数字,并注入一个虚拟现实的新的精神。” ("chew digital, and to breathe new spirit into a virtual reality." )这场混搭不同表演艺术型态,混搭时空,混搭西方与东方(多媒体形式与传统韩国表演),以及混搭数字与类比概念的表演,是韩国传统音乐表演中的第一次,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次。表演中,虚拟的全息影像和真实的传统舞蹈同时出现在舞台上,古典音乐以及数字音乐更是交织在表演中。d’strict公司的全息作品如果单如存在,仅仅是个出现在电脑屏幕上,人们无法碰触到的3D影像而已。一旦跟表演结合在一起,舞台表演的叙事性将3D影像活化而且拟人了。
除了艺术表演里可见,“双重造境”也出现在极为商业化的新品发布会中。我们都知道本篇文章开始所提及的Diesel服饰发布会,该发布会中50%的模特儿都是虚拟的3D动画角色,在2007年时,即使3D动画角色仅仅只能用泛蓝的全息影像呈现,就已经十分拟真。而2009年韩国三星(Samsung)在米兰的手机发布会中,出现的舞台表演,已经被如真似幻的彩色全息影像所包围,让观众在观看商品发布会的当下,几乎无法分辨太多真实与虚幻的差别。在这个发布会中,虚拟真实的表演受到技术的推陈出新产生更多的可能,观众的感官以及表演者的感官同时被演绎,所产生的体验也是一种虚拟和真实的叠加。
结语
正如未来学大师托夫勒(Alvin Toffler)40年前所描述,我们正朝着惊人的娱乐专业化时代前进—-这个时代是以高科技为基础,过去我们不熟知而且无法碰触的全息摄影、意向控制、电子游戏等建立的亚文化将为主要一部份。 而他所描述的,过去的无法预见亚文化,如今却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一个透过虚拟创造出“真实不过”的时尚文化主流。
图说
游戏<<决胜时刻:现代战争2>>(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 使用数字技术阐述如同电影情节的虚拟故事,但是呈现方式又非常拟真且引人入胜。
Diesel的服装发布会中采用全息投影的生物模特儿,与真人进行一场既虚幻而且又真实的时尚戏剧表演
Diesel的服装发布会中采用全息投影的3D模特儿有时候比舞台上的真人模特儿还抢镜头
富乐(Buckminster Fuller)与他启示未来的书<<I Seem To Be A Verb>>
《看不见的城市》(Invisible Cities)所描述的奇幻城市「爱希莉亚」,故事中人们的关系是建立在绑在居所的绳子上。
韩国四物(Samulnori)多媒体戏剧表演的现场,全息影像所创造的场景,将传统表演艺术所见不到的场景透过3D虚拟场景实时呈现在观众眼前。
2009年韩国三星Samsung手机Corby的发布会中,真实与虚幻的表演者共存于舞台。
2009年韩国三星Samsung手机Corby的发布会中,左侧是虚拟的女主角,右侧是真实的表演者,让人分不清虚拟与真实的界线。
参考文献:
1. (美)作者:托夫勒<<未来的震荡>>,译者蔡伸章,中信出版社,2006
2. (日)作者:Masayuki Kurokawa<<设计的未来考古学>>,译者李朝金等,田园城市文化事业,台北,2002
3. 《"决胜时刻:现代战争 2"周二全球开卖或刷新销售纪录》
丁肇辰博士(北京服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