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凯:造型艺术的意义
2010.10.8
错构和非错构—潘公凯“作品”介绍
2010.6.8
刘庆和:一项介入苏州的“浮现”计划
2010.5.30
刘海平:回看《坏孩子的天空》 ——70后80后艺术家对个人经验和感受的忠诚
2010.5.17
刘礼宾:反求诸心
2010.4.19
传统作为活的文化资源——关于蔡志松的雕塑
2010.4.15
故国与国故 经典与精神 ——解读蔡志松的雕塑《故国》系列
2010.4.15
历史的深度在他的作品里成为现代经典—读蔡志松的艺术
2010.4.15
美丽的暴力
2010.4.15
为了精神的纪念碑
2010.4.15
夏彦国:艺术的市场定位将会重估
2010.3.26
历史遗痕与文化感怀——评应天齐的现代绘画艺术
2010.3.1
迷墙:昨天,空间,现在——应天齐艺术作品分析
2010.3.1
潘公凯:写在杨珺画展前
2010.2.24
陈琦评论摘录
2010.2.19
夏彦国:游走在两极的绘画——谈杨千的“绘画之后的绘画”展
2010.2.16
思维之物:陈琦解读
2010.1.19
刘海平:人民的美术
2010.1.18
夏彦国:博览会还是“破烂会”:谈九月的画廊博览会
2010.1.13
栗宪庭:陈文骥的画和一种静悄悄的革命
2010.1.11
刘淳:在“美好的陷阱”中让生命永远充实——陈文骥与《红色领巾》
2010.1.11
田恺:边缘的游戏——有感于陈文骥新作
2010.1.11
再造护照:多元文化主义争论中的视觉思想 内斯托•加西亚•康科里尼
2010.1.7
游目骋怀 元气淋漓 ——潘公凯先生近作赏析
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