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09深圳设计论坛暨设计展即将亮相

时间: 2009.11.25

作为创意十二月的重头活动,2009深圳设计论坛暨设计展将于12月2日、3日举行。本次论坛是在2005、2007两届设计论坛暨设计展成功举办基础上再度亮相的国际性高端学术论坛。

在中国的都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设计对于都市建设和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面临的紧迫问题何在?设计教育与都市设计的结合点是什么?深圳“设计之都”建设的策略有哪些?来自美、英、德、澳、日、韩等国的10余位国际顶尖设计大师与来自国内设计界的近百位专家学者、设计师将齐集深圳,共论“都市设计与设计之都”。

高水准论坛强调学术性

2009深圳设计论坛暨设计展由深圳市文体旅游局、深圳大学主办,深圳现代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承办。继2005和2007两届深圳设计论坛暨设计展产生了积极效应和强烈反响后,本次活动的举办将再次扩大深圳市的设计和文化产业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有力推动深圳“设计之都”建设,并在学术上打造真正的文化品牌。

据了解,本次活动有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国内30余所设计院校参加,并吸引了国外数十位知名设计大师前来。其宗旨是为国内外设计界提供信息和成果的交流平台,为国内外设计行业在深圳推介和转化设计成果开辟窗口,促进深圳及全国设计健康发展,以学术性、国际性为主。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齐凤阁表示,通过举办高水准论坛,让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和观念在这里交锋和碰撞,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开阔学术视野,从而最终推动深圳文化产业的升级及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学科建设的完善和提高,促进深圳设计理论建设的全面提升。积累了两届的承办和组织经验,今年的论坛将更具有前瞻性和先锋性。据悉,本届论坛的主题为“都市设计与设计之都”,届时将围绕建设“设计之都”这一核心议题奉献一场思想盛宴,推动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国内外专家聚焦都市设计

据悉,除了国内30余所院校的专业学者、设计师外,十多位卓有影响的国际设计大师也将云集深圳,畅谈设计理念。世界著名建筑与工业设计师、被誉为开创日本建筑和工业设计新时代的代表性人物黑川雅之将讲述“设计中的人与物”;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创新设计工程高级导师阿瑟莉•赫尔将讲述“如何发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主任道格拉斯•汤姆逊则带来《设计之都——一个新观点》的演讲;英国南安普敦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教授、著名服装品牌Burberry前设计总监约翰•赫普金斯将论述“现代设计中时装画的现状”。

此外,国外设计大师还将带来他们各自国家和城市的设计经验:巴塞罗那Elisava设计学院院长夏维尔•卡斯特博士将介绍巴塞罗那的设计和创新;荷兰CQ工业设计事务所亚洲区董事总经理马泰斯•波特则介绍荷兰的工业设计特点和现状;瑞典动画设计师托马斯•安德森将讲述斯堪的纳维亚的动漫设计。通过传递各自不同的设计理念和风格,让听众们感受国际最前沿的设计风潮。

在两天的演讲中,国内的设计专家和设计教育工作者们也将与大家分享创意的智慧,激荡对于设计教育和都市设计的思考。中国艺术研究院公共文化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列生教授将讲述“都市设计与设计之都——设计的形而上学”;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王敏教授聚焦《设计、城市与人》;清华大学美术学党委副书记、信息艺术系主任鲁晓波教授讲述“价值、体验与设计创新”;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吴洪教授将分析“设计之都建设的文化策略”;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薛义教授则探究“设计之源——现代设计艺术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创新”。这些设计领域的学者专家将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聚焦都市设计核心,也为深圳的设计之都建设探索新的路径和方向。

12月3日下午,所有与会嘉宾将分为平面创意策划组、工业设计组、环境设计组、服装设计组、动画专业组等多个组别,根据不同的专业范围继续展开深入的研讨,继续碰撞创意思维。

除研讨外,2009深圳设计论坛暨设计展还在全球范围内征集优秀设计作品参加本次设计展会,与2009深圳设计论坛同期举行的设计展将与市民近距离接触。据悉,主办方按照主题、设计领域等因素对展品进行了组织,设计展将于12月1日至12月15日在市民中心一楼东展厅登场。

据了解,设计展邀请了国内30余所设计院校参展,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展出作品包括城市设计、服装设计、平面设计、数码艺术设计、动画设计、工业设计等诸多种类,风格各异,琳琅满目。国外的设计大师们也将带来自己的作品与深圳市民见面,包括黑川雅之、夏维尔•卡斯特、马泰斯•波特、托马斯•安德森等,他们纷纷带来自己的设计作品与新颖创意,与深圳市民一起分享创意的快乐。近200块展板将荟萃中外最保兴发展控股意,满足市民的欣赏需求。据展会主办方介绍,本届设计展着重突出国际性、综合性、前沿性,从各个角度展现品牌、设计、文化与城市生活的紧密联系,以期给广大市民和设计工作者能够带来更多有益的启迪。

记者: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