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日,中央美术学院第三届“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以下简称“研修班”)正式开班,本期研修班邀请木雕、漆艺、玉雕、珐琅等四个领域共计21名优秀的中青年非遗传承人带着已有的技艺与经验,进入学院,和不同专业的老师、助教与学生共同探讨非遗传承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从“三知”到“三化”:让培训在教育体制中融入与落地
第二届“研修班”的培训工作中,乔晓光教授提出“知情、知艺、知辩”的“三知”理念,即文化要知情、技艺要知艺、发展要知辩,意在大学与社区之间建立非遗传承的互动模式。给予传承人群以文化尊重和文化自信,使其建立成为文化知情者与持有者的意识,回归社区的活态文化传承。同时,也坚持以社区的社会发展需求为主体,鼓励发挥传承人的个体才能和潜能,为社区非遗传承的可持续寻找适应社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在大学与社区之间,建立互动、交流、共生、发展的途径。2016年4月,在云南昆明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各高校项目负责人及文化专管部门管理人员培训”会上,“三知”经验得到广泛认同,并成为研培计划推广的重要价值理念。
基于往期培训的成功经验,鉴于出现的问题与不足,第三期“研修班”将继续推进项目化培训模式的改进与深化,建设长期有效的研培机制。在以“三知”为培训基础原则的前提下,探索培训工作的“常态化、互动化、职业化”的“三化”教学模式:
第一、“常态化”,让非遗培训走出孤立于常规教学之外的项目化的边缘处境,进入学校日常教学主体,形成合情合理的可持续的教育教学周期;
第二、“互动化”,非遗培训教学课程,不是单向的学院知识学习,而是非遗知识体系与学院知识体系的互动传播与学习,互动共生,让传承更加传统,让传承更具活力;
第三、“职业化”,根据非遗传承类型的职业化需求培养人才,避免培训的单一“美术化”倾向,非遗传承是匠艺传承的职业,需要有匠艺的职业操守和技艺修行,提升传承人对非遗文化传统的认知与文化持有水平,拓宽传人文化艺术视野,增强文化传承的秉持与创造能力,使其成为社区文化传承发展的带头人。
本期研培项目将致力于构建“三化”的工作模式,让研培教育进入大学主体教育体系中,逐渐形成长期有效地可持续的教育机制。
二、五大课程模块:建立有匹配性、针对性与互惠性的可持续教学模式
在不同非遗类型的研培中,考虑到培训高校与所培训非遗传人技艺方面的匹配性,在文化理念上关注与尊重传统,在艺术专业和创作教学上,为不同社区的传承人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安排合情合理的课程内容,为培训带来有效有力的互动影响。同时,研培工作是大学和非遗传人的互动学习实践,研培的过程,也是一个双向文化互惠的过程。短期培训项目是紧张和短暂的,这需要有一个可持续的价值视野来看待研培的后续发展,大学应该走进社区非遗活态文化的大课堂,这将在后续的可持续实践中带来更积极有效的社会影响。
第三期“研修班”的培训周期为4周,创作周期为3个月,分别划分为文化遗产通识课、非遗互动、艺术实践、创意创作、展览研讨等五大模块,通过周期性的研习、研修、学习、交流与创作,以实现预期的培训目标与理想,最终通过结业展览的方式呈现出来。
一、文化遗产通识课模块。以“三知”为前提,通过一系列文化讲座,使传承人需充分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掌握自身非遗门类地域性文化的挖掘方法,做文化的“知情”人;
二、非遗互动模块。传人进入各专业工作室,参与到相关领域的专业课程,以传承人的身份参与教学。与专业导师交流,就技艺传承、非遗发展以及创意创作等问题进行研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示范、交流、指导;与不同专业的学生近距离交流、共同学习,在互动过程中,寻找非遗与现代生活结合的创意点。
三、艺术实践模块。传承人在各专业工作室参与到课堂实践,接受一定程度的专业教育,获取艺术与设计的感性认识和基本知识,与大学生一起参与艺术创作当中,感受艺术与设计的基本思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增进对学院教育的认知,并与自身所接受的传统传授方式进行对比,真正认知学院教育与传统传承方式之间的异同,力求在非遗传承方式方面产生深刻的认知与领悟。
四、创意创作模块。结合学习与交流经验,学习艺术创作与产品开发的创作方法,提出创作方案,与导师交流并讨论具体实施办法和作品呈现方式。学员回到家乡,拜访前辈与大师,学习并增进传统技艺,调查并收集并了解家乡的非遗,根据社区需求与个人意愿确定创意方案的想法,由导师指导并确定创作主题和方案后,完成制作环节,进入创作阶段。
五、展览研讨模块。为传承人提供足够的创作时间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展览场地,提高展览的规范性与文化内涵。定于2016年9月中旬,在中央美术学院集中展览传承人的创作成果展览,结业展览主要包括家乡的非遗、传统作品以及创新作品等三个板块。
为了推动大学与社区、学院教育与非遗传承之间的关联、互动与互益,在已有的研培思路与模式基础上,本期研培工作将继续拓展与开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以往的培训只针对传承人,本次研培活动将会让大学生参与进来,与传承人“一对一”参与互动;第二、传承人进入各专业工作室,带学生进入社区;第三、非遗传人培训活动的成果展示,由原本单一的结业展览转变为更开放的更具影响力的“大学非遗艺术节”,同时,召开“大学与社区非遗传承论坛”。
三、文化遗产通识课程概述
2016年5月,第三届“非遗保护与现代生活—中青年非遗传承人高级研修班”开班,本期“研修班”的特点在于简化不必要的仪式过程,让培训教学走向常态化、专业化。3日上午,简短开班仪式后,下午,在乔晓光教授主持下,小组导师萧立教授、赵斌教授、卓凡教授与冯阳老师,与本期传承人学员以及各不同专业的学生和助教,围坐在一起,围绕非遗传承、保护与发展的问题,展开直接、具体而热烈的讨论。随后,本周开设了一些列文化遗产通识课程,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讲座。
适逢五四青年节,由著名人类学家、北京大学蔡华教授开启了本期研修班的第一讲文化遗产通识课,蔡教授以云南的纳人亲属制度结构与婚姻家庭为案例,阐述了文化的定义以及对“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反思。蔡教授以纳人的亲属与婚姻制度为例,解释“文化”是观念与信仰体系的存在,“物质文化”的概念不可能存在,物质的本身不构成“文化遗产”,而是物质本身被人为塑造出来的符号所意味的某种观念,真正属于“文化遗产”有价值的方面是传承人思想中的观念与想法。在社会当中,当有文化遗产需要继承的时候,其实已经是大规模存在于生活方式当中,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制度,那么,哪些生活方式需要保留,哪些观念性的文化遗产需要废除与抛弃,是本民族自身的问题,也是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事情,如何存在与发展也是需要讨论的事情。蔡教授认为,文化遗产的最好保护就是“创造”。
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先生以《价值、理念、方法——手上的记忆》为主题做报告。李先生多年来一直从事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工作,主持多项重大的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工作,对于全国各区域不同特点的民间文化艺术都有深入的涉猎与认知。本次演讲,围绕“非遗”“是什么,干什么?”两个本质问题,结合丰富的文化案例,来理解非遗保护的价值与重要意义。进而思考文化保护与现代教育的关联,倡导标准化与多样性的和谐,促进以“非正规”教育状态展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培训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期待的良好开端。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赵斌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非遗传承保护与我的留日体验》。赵教授在日本求学十余年,潜心研习漆工艺,谙熟文化历史,积累丰富的阅历与见闻。此次讲座梳理了日本“无形文化财”制度与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经验,并通过各方面的案例,呈现了日本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也展现了基于传统的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状况,并介绍了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漆艺研究中心的教学理念、专业特点与优秀的实践案例。
研培项目课程主持、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教授的讲座题目为《守护与延续•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与研究》,分为人类遗产与全球化与作为非物质文化的中国剪纸两个部分。首先、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两个重要文件,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文化意义,展现全世界范围内遗产保护的典型案例,分析当代中国在非遗保护领域遭遇的问题和机遇。再者,结合中央美术学院七十余年所做的以剪纸作为文化物种的基础研究,梳理纸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历程,分析各地域的活态文化习俗与剪纸风格特点,并与世界各地的剪纸艺术进行比对。同时,针对非遗传承与发展问题,提出了有建设性的理念与建议。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文化遗产学系主任陈捷教授以“中国传统建筑营造中的彩画技艺”为主题进行讲座。陈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艺术与佛教美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等,长期从事建筑营造技艺的田野考察,从理论到实践都有极深的造诣。本次讲座围绕传统建筑的彩画技艺,从历史、风格、流派、样式、技艺、颜料、工艺等诸方面进行全面、具体的介绍与讲述,以“彩画技艺”为案例,揭示出传统手工艺从文化到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的本质特征,呈现出手工造物的伟大传统。
四、项目组与专业工作室介绍
项目总顾问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导师
项目主持
王晓琳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助理、教务处长
项目统筹
刘巍
中央美术学院教学资源管理中心主任
项目助理:裴诗贇
课程主持
乔晓光
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导师
课程助教:董永俊、苏欢、邹丰阳、张冬萍
小组导师
木雕组
萧立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硕士导师
小组助教:史祥彬、侯苏倩
漆艺组
赵斌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
小组助教:薛延年、刘戈凌
玉雕组
卓凡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
小组助教:钱亮、卢伟平
珐琅组
冯阳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家居产品设计系传统造物研究方向导师
小组助教:孙祎童、翟畅
五、工作室课程理念
木雕组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木雕工作室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大师交流的一周,即开始每位学员所要创作之构思,选择十位在读本科或研究生,一对一与学员结成双人组合,共同开始结合每位学员以往的特点进行现代精神与生活的创作构思(此过程以学员为主,学生为辅)。
漆艺组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漆艺研究中心
以“中国文化的原点,未来生活的新提案”为课题,根据中青年传承人介绍本流派漆器传承情况、创新发展想法及急需解决问题,具体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围绕“家乡”的漆器如何走入现代生活,现代设计如何“照亮”传统漆艺与发展;如何通过地域漆器形态的再设计,材料、制作工艺原真性研究,发掘非遗创作灵感,提升中青年传承人的艺术造物水平及原产地漆器的品质,做好非遗的“原真技艺”与“文化记忆”两方面的知情与交接的专业实践。
玉雕组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卓凡玉雕工作室
本课程主要针对非遗保护和现代生活的双重需求来设置的。
基于对中国玉雕文化未来的发展所做出的判断,传承人和院校专家互相学习共同进步,通过对玉雕艺术的找寻、探索、思考与实践,实现从文化的实践者到文化的持有者的转型。在课程中秉持美院“尽精微、致广大”精神,坚持对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建设,在文化传承与创作实践中。课程分“找寻、琢磨、探索、延展”等部分。
珐琅组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家居产品设计系传统造物工作室
本课程旨在对景泰蓝工艺的溯源与传承。分为以下三个部分实施。逐本溯源:通过参观博物馆,梳理出景泰蓝工艺的本源,让学员真正体会到传统手工艺的价值与精神所在;尊物重道:学员在导师的引导下尝试以艺术、工艺、设计等不同手段介入到创新的模式中,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新的创作方法,达到创造性传承的目的;以人为本:以现代生活方式为前提,通过和院内导师共同交流及思考,找到传统工艺作品与当代生活语境下的最佳结合点,为可持续性发展探索出新的方向。
文/董永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