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张鹏:跨越草原丝路的历史图景——记2015年“草原长调”中蒙两国艺术交流展览

时间: 2016.5.19

张鹏

“草原长调——中蒙当代美术交流展”和“草原长调——蒙中当代美术交流展” 于2015年10月20日至11月3日和12月1日至8日分别在北京太庙艺术馆和蒙古国国家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太庙艺术馆、蒙古国国家美术馆联袂主办,国立书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北京市总工会作为支持单位提供诸多指导建议。通过这次展览,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在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播方面的广泛深度合作,探索多方共赢的文化艺术、生产创作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中蒙两国比邻而居,共享4700多公里的漫长的边界线,睦邻友好,民心相通。“草原长调”的展题正反映了两国艺术家情感的共通和艺术追求的共鸣。展览汇聚了40余位艺术家近200件作品参展,囊括了版画、油画、雕塑、装置、丙烯、水粉、水彩和综合材料等等,通过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共同表述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讴歌,勾勒出全球化时代中蒙两国当代艺术家的精神风貌与审美情怀。它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向草原历史的窗户,也展示当代艺术家秉承草原丝路的文脉,超越地域而直指人心的精神诉求与审美理想。

“草原丝绸之路”呈网络状分布于亚欧大陆草原上,连接着华夏文明与古希腊文明,是一条游牧商贸与文化交融的大通道和大动脉。历史上生息在这一区域上的游牧民族呈波浪状向东、向西迁徙运动,如“信使”一般从一个地理单元迈入另一个地理单元,以自己的勇气与内在生命力不断地跋涉与测量,进而在人类文明的创造与交往中发挥出独特的贡献。草原丝路上的马背民族逐水草移徙,四季周而复始,在自然的技术性征服中达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它促使人们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发现世界、认识世界。在这条道路的延伸与纽带中,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相互塑造,建构人类共同的知识谱系,达到文明的共同繁荣。

这次展览的200件作品呈现于有600年历史的太庙艺术馆,为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与张力。

中国近现代以来多有表现蒙藏题材的作品问世,体现悠远恬淡的迷人景致与人文关怀。现当代中国艺术家或生于厮,或参与草原建设与采风调查,数十年对草原丝路文明与生态文化有着切身的感受与经历,体悟人与自然、个体与世界、生命与信仰的丰富意境,将研习心得融入艺术创作实践,将人格经验嵌入笔情画意,着力于中国传统文脉向现代文化形态的延伸与拓展的努力,引导了中国民族艺术风格创作的现代转型之路,为中国的学术传统增添了新的血脉。

而蒙古国艺术家,既有藏传唐卡绘画的传统形式与当代蒙古题材的表现,又长于吸收欧洲经验于民族文化属性与情怀。尤其是参展的蒙古国女画家们,在斑斓强烈的色彩对比中,在梦幻般回旋起伏的蔚蓝色调中,在多元材质与艺术语汇的呈现中,抒发出一种审美意象与情思。

油画《大汗家族》、《忽必烈汗》,壁画《一代天骄》,综合材料《护神》、《草原记忆》,水粉《天地之间》,雕塑《八思巴》等等对英雄祖先、大汗家族、历史传说的表现,值得自豪的不只是那些历史文献,更应是在各地人群长期交流、交锋下产生的以各种媒介表述的“历史记忆”。这些作品既有世界诸元素和人性诸因素的深描,更有史诗般的激情长卷和宇宙意志的象征,不仅图像了丰富的历史文献,更提供了架构精神体系的范本,而且是以艺术的语言表述的“历史记忆”和智慧的诗意,成为一种历史心性的书写。历史上,从“胡服骑射”到蒙元黄金家族,从第二敦煌黑水城遗址到草原召庙的文化遗产,从鹿石、格里芬到动物纹样的金牌、金冠饰,“马上行国”的草原文明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影响着世界文明的走向,也影响着古代文化的进程,显示了其强劲而持久的生命活力。东胡、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等民族在这片高原的角逐中次第登上历史舞台,不仅成为中国史籍中追踪和探索的重要角色,也使中国的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印刷术传播到欧洲,从而改变了世界文明的格局。正所谓“志量恢弘纳百川,遨游四海结英贤”的气派,不仅有助于不同民族彼此之了解与内外族群关系之改进,也将是历史记忆对世界的贡献。游牧文明的创造力是游牧文明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游牧生产本身在向自然挑战中产生的内在活力,以及游牧文明的创造者游牧民族在天高地阔的大自然中产生的开放意识,使得游牧文明成为一种善于吸纳学习、善于弃旧图新、善于不断创造的文明。今天我们需要从精神的高度,从世界历史的整体角度和民族学范畴去把握和理解古代文明及其艺术创造的本质意义,并重新获得精神动力的重要源泉。

油画《圣湖之晨》、《斡难河谷小路》、《圣山风景》、《放羊》、《霁》、《驼队》和《蒙古的春天》,中国画《蓝色的早晨》、《瀚海秋驼》、《牧歌》,铜版画《戈壁人家》,或绿或蓝的草原色调仿佛生活的音乐感,寄寓了当代生活的意义与灵性,化作一种旋律和一种抒发不尽、描写不完,而又简朴不过的滋味,正如“高如登苍穹之颠,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的长调和呼麦是草原的表情风尚,是来自民族记忆深处的久远回音;而草原、牛羊、蓝天、白云是这片大地上辽阔静谧、亘古不变的独特景观,亚欧草原的驼铃是最接近自然的声音,也讲述着两国人民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和艺术创作的深情与热爱,传达着蒙古族人民对自然宇宙和世界万物深层的哲学思考和体悟,蕴育了这段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表达了蒙古民族追求和谐生存发展的理念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在两国艺术家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数千年的自然和历史的沧桑巨变,更看到了对当代文明的反思。《两座山》、《远方》、《光》中遥远的地平线和故乡人们遥望的期待与扣问;雕塑《战马》斑驳苍凉的一骑如瑀瑀独行的求道者;综合材料的《舞台》使用双色调的、戏谑的艺术手法暗示对环境的拷问;石版画《女人与牛》、《狼》的沉重的历史感与现场感的记录是对现代化的追问;配合原创音乐的装置作品《我是鸟》,通过手稿、照片,以及视频的方式记录下自然的变化和反思。作为全球化时代的艺术家秉承对人类生命存在的关切,将史籍文献所呈现的历史事实,转移到它们作为“历史叙事”所再现的当代情境与情感,由着意于文献中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转而更注重边缘的和寻常的记载。透过艺术与文化的心性之旅,今天的人们对自身、对他人,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获得有反思性和反省力的历史新知,对未来我们有了更深刻的期待和愿景。

值得一提的是,在“草原长调”为题的中蒙交流展之际,两国艺术家分别在山西大同和乌兰巴托草原采风写生,重新回溯这条道路上不同文明的遭遇、碰撞、分化和融合,深深感悟祖先之伟大,在分合、盛衰、兴替、代谢中成就了文明的思维机制和文化内涵,为世界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原创设想和创造活力,既构成文化属性的源头活水,又是后代持续发展和文化复兴的精神动力。文明的流动,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的坐标系上,它都不是单向度的,无数的叠加和碰撞构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世界。今天,当我们把眼光由历史投向未来之际,在对自我身份的探究与认同时,亟需突破地域的限制,以“四海一家”的广阔胸怀,寻求草原丝路塑造未来的世界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与蒙古提出的“草原之路”计划战略对接,这是沿线国家的合唱,这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必将架起中蒙文化交流的艺术彩虹,翻开中蒙文化艺术发展的新篇章。我们有理由相信,草原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张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报《美术研究》副主编、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本文刊发于《美术》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