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刘庆和:一项介入苏州的“浮现”计划

时间: 2010.5.30

在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已经成为我们今天的生活主题,追求日新月异的催生心态,让腾飞的现实正在以快捷的速度朝偏远和相对落后的地带辐射着。更多的具有说服力的数字表明,政策的推行和计划的实施,是围绕着把经济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当作形象工程来推动,从而竖立起榜样。让世界看中国是我们今天的集体期望。作为一个身处于这个社会转型阶段的生活中的人,刘庆和以他对待自己多年来水墨艺术实践的敏感和超越,同样怀着他多思的心态,静默地看待着今天都市化进程和传统文化继承、保护和发展的问题。让我惊讶且感兴趣的是,刘庆和这次恰恰是选择了像苏州这样一个典型的具有鲜明传统文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都市,作为他继续强调都市化文化思考并制造语言氛围的表现性主题。他把潜在于都市发展积极亢奋的豪华景观下面,文化发展和价值角度的关联和人的生存境地等诸多问题,以他一贯地调侃、诙谐甚至冷漠的方式向世人宣泄着他个人的感受。思考在继续,他的感受在这里得到升华,这是他的苏州计划最值得关注的。

作为一位非常关注当代观念的艺术家,刘庆和并没有只局限于水墨范畴思考艺术问题,而是敏锐洞察到艺术边界面临的挑战,大胆跳离自身的艺术限度,试图从跨文化角度重新思考和界定当代艺术的议题,即媒介如何生成,媒介与条件和环境构成怎样的关系,它们的结合又释放出什么样信息,等等。于是,刘庆和将这些思考带入他在本色美术馆(苏州)的艺术实验项目,这与其说是艺术家的个展,倒不如说是他的介入性艺术计划。介入性艺术意指艺术家对空间、条件、语境和作品相联问题的判断、分析、修改、干预和诠释的观念表达。正是从这一视点出发,刘庆和在语境分析和空间处理上着意把四件作品(“你好,苏州”、“残垣”、“浮现”和“江山”)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如果说由木头制作的作品小桥,具有守望与梦想的双重指涉意义,既有回望过去,反省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又有瞭望未来,憧憬美好的人生和理想,那么用金属丝网制作的砖块垒砌而成的“残垣”恰好暗示或提醒着我们要陷入失去其文化之根的困境,让人只能从旅游景点中领略到传统遗存的悲伤挽歌,同时又折射出现代性和都市化在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巨大摧毁力量。在中国,很多城市都在追求相同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经济增长数字,城市发展正是由于现代性和都市化的驱动从而使城市传统文化的韵味几乎荡然无存,取而代之是缺乏科学规划、协调和保护的破坏和攫取,从而导致了处处耸立的雷同于香港或新加坡式的楼寓,处处建设的充满虚构、假象和人工的景观。如果说“浮现”由十几个漂浮在水上的戏水者和影像投射于水面的潜泳的人组成,这与其说营造的是“真实”的空间和“心理”的空间,倒不如说是艺术家以观念的方法整合了雕塑、现成品、水池、浮萍和灯光的要素,生动再现了一种真假难辨的情景,同时也反讽和提醒了人在被过度设计的物质表面征服后丧失自身审美判断力的同时,却迷恋于那种人工造景和虚假真实这一事实,那么由金属丝网制成的雕塑装置“江山”和由碎块镜子组成的破碎墙面,组成了一个宏大而醒目的衬托背景,与其它作品之间微妙呼应,更加渲染了某种不确定性和脆弱性的氛围。然而,艺术家又是如何把水池里外的作品衔接起来呢?刘庆和从语境中联想到了作为江南水乡苏州的“水”的元素,水又与“浮”的密切相关,于是,他发现和利用了作品与现场之间的衔接媒介“水”,并巧妙利用了发光的材料,将之做成大面积水滴状流淌的水,从墙角和地面辐射状地流入空间中心的水池中,把支离破碎的物质和意象统摄在一起,形成了虚假与真实、现实与历史的关键纽带,加上对灯光和帷幕的应用营造出了某种神秘气氛,并强化了作品的戏剧性和诗意化。因此,刘庆和在整个作品有机结合和现场改造的过程中观念地建构了一种由“真实的虚假”与“虚假的真实”构成的超真实(Hyper-Reality)语言,蕴涵了对生活与传统、现场与语境、真实与虚构的哲理分析。

在这个苏州艺术计划中,刘庆和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有其独到的思考,司空见惯的铁丝和不锈钢被艺术家做了重新介定,即把材料从传统功能中抽离出来,置换成了视觉与客体之间的对立和统一,也就是说,由具有空气感和半透明的铁丝编织而成的“残垣”和“江山”及不锈钢塑造的流淌的水给人们区分诸如坚硬与柔软、固态与流动、真实与虚假的既定经验造成了某种视觉错位。他机智地把握住了排斥与包容的美学方法,让材料灵活地服从于观念、语言、内容与形式的表现。当然,无论作品是何种形态,刘庆和都非常重视人物作为整个作品核心这一事实,所以,他强调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具体采用了塑与绘结合的方法,他主观地将女孩与女人处理成了混合体或两面性的特征:稚嫩与成熟并存,她们的表情和体态表现出某种异常和诡异,或天真,或受惊,或质疑,或忧虑,或冷漠。而簇拥于女性中的少数的孤独男人与女性的关系无疑显得暧昧和纠缠不清。

实际上,刘庆和的苏州“浮现”计划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诗学中的隐喻美学,它并不是那么直接的逻辑化的再现,而是借用别的事物或对象通过含蓄的暗示来加以生动的视觉表现,因此,他的作品“你好,苏州”、 “残垣”、“浮现”、 “江山”是经过对苏州历史和现实语境的转译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视觉语言。正像刘庆和诠释的那样,“思想漂浮于水上,水下只能是你的假想。水上景观和水下的影像甚至包括空中的云雨,肢解了现实中完美的风景,以此占据了真实的空间和心灵上的空间。沉浸在这美好祥和又有些诡异的气氛中,心情舒畅还是精神抑郁,那就只能看每个人自我的心理素质了。”因此,刘庆和正是将传统隐喻和现代观念、雕塑装置和舞台戏剧、现实语境和现场空间进行了有机结合,才辨证地提出了观念思考和现实批判之径,从而建构了一种基于历史记忆、虚假真实、审美判断的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作者:黄笃
2010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