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徐冰作品《凤凰》学术对话会

时间: 2010.3.29

今天上午十点,徐冰新作《凤凰》的学术对话会在今日美术馆1号馆的2层大厅如期举行,本次学术对话活动对公众开放,除了数百名到场的艺术学院学生及公众外,上午到场的嘉宾有李陀、欧阳江河、贾樟柯、张宝全、刘家琨等,李陀首先进行了约三十分钟的发言,主讲“《凤凰》作品的缘起及其意义”,他谈到,当下是完全不同的“新环境”,艺术也必将转折和变化,资本的全球化带来了更大的野心,更重要的是要在人的精神领域也就是文化上建立一种新秩序,《凤凰》在这种大的环境中才得以诞生,因此《凤凰》这一作品可诠释的空间非常之大。李陀先生认为,把徐冰及其作品跟现代艺术史上有着相当重要地位的两位艺术家——杜尚和博伊斯做个对话将会是相当有意思的一件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角度,即:徐冰的艺术是二十一世纪的艺术,也许是为新世纪建立的新的艺术规范。《凤凰》虽然同样是用的废品及现成品,但和西方的同类作品相比具有更强的文化象征意义,西方的现成品艺术在取消艺术和非艺术之间走得太远,使得艺术作品没有了观赏性,但李陀先生认为徐冰的作品《凤凰》在这一问题正好化解了所有矛盾:我们可以做到艺术和现实发生关系,对现实具有批判性,同时又具有可看性。这是一种“新的美”,跟博伊斯的观念艺术完全不同。而谈到《凤凰》作品的最终展示,李先生认为这是和环境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展示环境,艺术品也就失去了意义,他甚至认为,《凤凰》最终没有挂在财富中心,是对作品的一种破坏。

稍后,贾樟柯先生主要做了题为“资本和艺术:共谋中的紧张”的讲话,他认为,当前中国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资本的发展,“资本”对于我们是一个全新的现实,当代艺术家的价值往往跟资本深切相关,但资本是要颠覆我们,而不是毁灭我们,我们不能把资本阴谋化,但能智慧地与资本共谋,像徐冰一样勇敢地去面对资本,并且为之所用。在学术对话会现场,贾樟柯的观点引发了听众与学者间激烈的讨论。会场听众都踊跃发言,或表达自己的感想,或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质疑学者的言论,一时间形成了空前活跃的局面。

下午的学术对话会则主要围绕着《凤凰》作品本身进行了一些讨论。到场嘉宾有欧阳江河、李陀、尹吉男、潘公凯、李军等等。欧阳江河先生首先发言,谈话主题为“《凤凰》在艺术与现实之间构成的意义重影”,他认为徐冰为一个从未有过的东西建立一种肉身和形象,相当于给予了它生命,“凤凰”经过无数不同的人触摸,无数不同的人注目,已经具备了一种神性,人们在注视它的时候,获得生命的凤凰也在注视着人们,它的意义于是也在吸收、变化、重叠。其次,空间和环境上的展示也会带给作品《凤凰》不同的意义,最后,时间在这件作品完成的过程中扮演了第二主角的角色,成为构成这件作品意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尹吉男先生紧接着进行发言,他谈到“凤凰”实际上是高度帝王化的一种想象,而徐冰恰恰用了最底层的材料,这就形成了一种对立,很像一场革命。“凤凰”本身就是一种陈旧古老的意识形态,但作品《凤凰》本身至少承认一种冲突:有一种力量是可以靠近它的。中国的一切处在一个急剧的转折期,在这个转折期中有各种情绪以及各种痕迹会留下来。《凤凰》这件作品带来什么新东西?它似乎要摆脱一种已有的中国当代艺术成功模式,进入一种更大的文明的概念和意象,更多的去关注一个还没有消失的,正在发生的文化,跟这样一种更当代性的文化发生最密切的关联,摆脱东西方之间的差异,使我们变得不那么简单。在下午场的后半段,潘公凯和李陀进行了补充发言,徐冰则最后出场进行了讲演,他用图像学分析的方法向公众讲述了《凤凰》这一作品的诞生更像是宿命的结果,并分享了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故事。整个学术对话会严肃又不失活泼,在听众与嘉宾的轻松交流中愉快地结束了。

记者:朱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