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武器:彦涵革命战争时期艺术作品展”10幅作品图文介绍

时间: 2012.6.4

保卫家乡1940年套色木刻20×24cm
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1940年春节期间,彦涵在武乡县发现,年画是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于是他就产生了一种用旧年画的形式加入新内容的想法。他采用传统木板年画的彩色套印方法,创作出一批反映抗战的“新年画”作品。当时的木刻团员还有胡一川、罗公柳等,团员们仅用了二十余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从敌占区买纸、学习年画水印技术到构思、创作和印制的过程。印好的几千张新年画在几天之间被解放区民众全部买去,取得重大政治宣传效果,得到了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的亲笔信表扬嘉奖。

随后彦涵又进一步发展了左右对称的“新门画”。颜色大红大绿,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人物形象和服饰,也非常淳朴、真实,令人耳目一新。《保卫家乡》和《春耕大吉》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出来的“新门画”作品。现今,从版画史的角度出发,彦涵所创作的“新年画”和“新门画”已经成为了世界版画史上的代表作品。但是在当年,围绕着新门画《保卫家乡》中妇女的小脚问题,曾在鲁艺分校有过争论。有人认为这是落后的表现,彦涵却认为,艺术要尊重历史,这样才有价值。当时他说:“连小脚妇女都踊跃投入到保卫自己家乡的战斗中,这难道不正是中华民族抗战必胜的写照吗?”

“新门画”《保卫家乡》后来由爱国人士李公朴带到了重庆,抗战期间以《新华日报》的名义又在重庆举办的“新年画展”上展出。1959年7月,李公朴夫人张曼筠将此画捐献给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

军民合作抗战胜利1944年套色木刻20.5×28.5cm
现藏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中国美术馆

彦涵从“洋学堂”到“新年画”,借鉴了民间艺术的精华,使他从过去学院派的体系中产生了一次风格上的飞跃。彦涵创作“新年画”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他在太行山时期的创作,代表作品是“新门画”《保卫家乡》和“新年画”《身在曹营心在汉》。第二个阶段是他从前方回到延安以后创作的,代表作品是“新门画”《军民合作 抗战胜利》。第三个阶段是在1948年的解放战争期间创作的“新年画”,代表作品是《开展民兵爆破运动》和《移民到陕北》。

1944年,彦涵在延安创作出了他的经典“新门画”《军民合作 抗战胜利》。作品在保持传统“门神画”程式化风格的同时,又以大胆的想象力进行了“形象置换”,呈现出了“解放区版画”中“新年画”这一艺术流派的经典特征。新思想的介入,加之艺术形式上的“置换”,与西方现代艺术的一些观念不谋而合,所以在世界版画史中也占有一定地位,成为了国际版画界研究中国现代木刻时必然提到的经典作品。

冬学1944年木刻19.5×14.5cm
私人收藏

1943年,延安掀起了扫盲运动,与歌剧《夫妻识字》同期出现的,是彦涵创作的木刻《冬学》。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不识字的农民由干部带领下在窑洞里学习文化的情景。

彭德怀将军在前线1941年木刻17.5×14cm
现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彦涵对彭德怀副总司令一向充满敬意,他曾与彭德怀一起打过篮球,对彭总的言谈举止印象很深。1941年,彦涵根据徐肖冰拍摄的新闻照片创作了木刻《彭德怀将军在前线》。这幅木刻是他到太行山之后创作出来的早期作品。从这幅木刻中可以看出,彦涵具有学院派的写实基础,虽然他在技法上依然受到苏联版画的影响,但他所运用的精细的排线刻法,把彭德怀深入抗战最前线、运筹帷幄、横刀立马的将帅风度表现得栩栩如生。此作品完成后,应彭夫人浦安修的要求,送给了彭德怀一幅,他看后非常满意,并签名留念。同时八路军左权参谋长也收藏一幅,1942年左权牺牲,此画作为他的遗物被保存。

木刻《彭德怀将军在前线》曾获得晋察鲁豫编曲文艺一等奖,原版毁于日军的“大扫荡”中。

审问1948年木刻12.5×14cm
现藏中国美术馆

1948年,彦涵在河北获鹿县的大河村领导“土改”运动。在此期间,农民发现地主有窝藏地契和财产的行为,于是村委会就开始连夜提审地主。彦涵在旁听审问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地上有一块废弃的小木板,于是就捡起来在上面勾画起现场的速写。后来经过加工处理,把已经十分破落装束的地主复原成了长袍马褂,使之具有了典型的对比意义,完成了木刻《审问》。作品的历史意义在于,彦涵运用艺术手法,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这两个对立阶级的关系颠倒了过来,成为中国革命结束中国剥削制度的象征。这幅作品画幅虽小,但是通过单纯简练的表现手法充分表达了主题。

豆选1948年木刻    37×29cm
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中国美术馆

《豆选》是彦涵“解放区木刻”中最为经典的一幅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农民反封建、追求民主权利的意识。《豆选》的取材直接来自于河北获鹿县大河村的“土改”运动。在选举的活动中,彦涵注意到农民普遍存在不识字的现象,这种在被选举人身后放置碗,让选举人在碗里丢豆子的原始方式所进行的民主选举,深刻地揭示出了中国农村的巨大变革,彦涵抓住了这一独特的历史瞬间而创作出了木刻《豆选》。作品在真实描绘的情况下融入了典型情节,他在画面中安排了一个妇女弯下身去捡起一颗掉落在地上的豆子,由此反映出农民对于自己民主权利的珍视。创作《豆选》也与彦涵自身始终不渝的政治追求有关,他曾经这样说过:“我一生都酷爱民主。”

解放后,彦涵又将木刻《豆选》改画成了油画,后悬挂于全国政协礼堂。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1943年木刻18×23cm
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莫斯科东方博物馆、法国两次大展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

1938年,彦涵随八路军东渡黄河奔赴山西抗日前线。在太行山的四年里,他直接经历了战争中最严酷的阶段。1943年,彦涵从太行山回到延安,但是他的精神世界依然还停留在前方的战斗中,不能忘记那些在“反扫荡”中牺牲的同志。为了纪念这些牺牲的战友,彦涵决定创作一幅具有英雄主义气概的作品。于是他凭借一种爆发式的情感冲动,在草图中勾画了一个金字塔式的构图,在画面的顶端是一个已经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八路军战士,他仍然在老百姓的支持下继续顽强作战,作品由此也引申出了人民战争的政治主题。《当敌人搜山的时候》是彦涵解放区木刻的代表作品,它包含着“质朴”的风格和激越的“英雄主义”精神,除此之外,还蕴藏着一种“浪漫主义”的审美意识。

木刻《当敌人搜山的时候》已成为了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并且作为伟大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象征而多次被用作这个时段历史与研究著作的封面插图。世界上许多重要的博物馆都收藏有这幅作品,如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莫斯科东方博物馆、法国两次大展博物馆、大英博物馆和中国美术馆等。

来了亲人八路军1943年木刻20.5×26.5cm
现藏中国美术馆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取得了暂时的优势,又在华北战场展开了新的攻势。在日军发动“大扫荡”的过程中,对当地军民采取了极其残酷的“三光政策”,许多村庄被焚毁,粮食被抢走,老百姓被屠杀,妇女遭到奸淫。“扫荡”过后,为了安抚当地百姓,八路军组织了宣慰团挨村进行抚慰工作。在武乡县的一个山村里,彦涵就遇到了这样一位老大娘,她唯一当民兵的儿子被敌人捉住后,被鬼子头朝下塞进茅坑,然后用石头砸死,老大娘悲痛得哭瞎了眼睛。宣慰团到来之际,她对八路军战士说:“我虽然看不见你们,但是摸摸你们的脸也好。”她抚摸着小战士的脸庞,那种极度痛苦的表情使彦涵刻骨铭心。
事后,彦涵创作了木刻《来了亲人八路军》,一群穷苦的百姓围着一个八路军女干部,问长问短,如见亲人。其中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大娘,伸手在她肩头轻轻抚摸,流泪的脸上露出笑容。深刻地表现了人民与子弟兵之间的血肉感情。

狼牙山五壮士1944年木刻9.5×13.5cm
现藏莫斯科东方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

在日军的大扫荡中,他所领导的仅十几个人的木刻工场就牺牲了四位同志,其中包括两位不愿当俘虏而跳崖的战友。回到延安,当彦涵得知狼牙山五壮士跳崖的事迹后,即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又得知五壮士中幸存者葛振林和宋学义正在延安党校学习,彦涵便立即和华山去采访了两位英雄。由华山编写脚本,彦涵创作了十六幅木刻连环画《狼牙山五壮士》。此木刻连环画完成后又由周恩来副主席带到重庆,送给了美国记者带回美国,由美国《生活》杂志出版了有着蓝色封面的英文袖珍版本,并由美军观察组又带回到了延安。此连环画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像,一共再版过六次。

现今《狼牙山五壮士》的原木刻版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列为革命文物。

开展民兵爆破运动1948年套色木刻23.5×17cm
现藏大英博物馆、中国美术馆

1948年,彦涵创作了“新年画”《开展民兵爆破运动》。作品借鉴了传统民间年画的形式,又以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民兵埋地雷的战斗生活。彦涵在前线经常接触民兵,埋地雷的事情彦涵在1942年5月“大扫荡”的突围中就亲历过多次。据当时的民兵介绍,所埋的地雷有真有假,地雷有的埋在路上,有的悬挂在树上,还有的设在水里,这种变幻莫测的战术使得敌人防不胜防,地雷战对于牵制和打击敌人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民兵题材的关注,使彦涵战争时期的作品从本质上带有极大的人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