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某位艺术家为大师我以为除他的作品杰出之外,他的人品,为人处事,他的修养,他的生活亦都能对其所处的时代及后世带来影响,给人以启示。看画如同读书,看大师们的好画,好作品如同读好书,读于己益有的书。上大学前,在校学习中及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我是通过书籍,画册,印刷品向大师们学习的。再后有了面对原作的机会与条件,为了追寻大师的作品与他们的生活足迹我全世界的去旅行寻觅。十几二十年来我到过这个世界许多国家的城镇与乡村,于我的理由就是为着到那里去看某个博物馆,甚或只是为了一睹某一件杰作的光彩。除了读作品,大师们的启示还来自于有关他们的文字,生平传记,日记书信,他们的故居,工作室,他们曾经生活在其中的环境及留存下来的旧影,照片影像能给予更直观的时代感受。大师们给予的启示不仅是学问,还有怎样做人,“人如其画,画如其人”的老话是有道理的。影响过我的大师有太多了,只要他的作品和为人能使我感动,感悟,他就加影响了我。这里有我喜欢其作品的大师也有那些我并不怎么喜欢其作品的大师。然而大师们对生活,对艺术的态度,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日常所作所为同样对我有深刻的影响与启示。以下大师们的排列顺序并不代表对我影响的大小与先后,是随机而择的。
马蒂斯
我喜欢时不时的翻看一下马蒂斯的画册,他的作品真的能在劳累时带给我些许轻松。在1980年代我对中国民间美术感兴趣的同时也喜欢上他的作品。给我以深刻启示并引起我对他作品反复思考的是后来见到他剪纸作品的原作,这是一幅巨型的剪纸作品有292x396公分,收藏在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里。面对原作我吃惊的发现在印刷品上绝然看不出的许多秘密。整幅剪纸的每一个造型,并不是如前所想由一整块纸剪成,而是由许多不规则并大小不等的纸块拼贴而成,不同的色彩也不是纸张固有的,而是人工调色后再手工涂画上去的。更让我吃惊的是每一个造型并不是用颜色涂满一大块纸后再剪碎它再拼贴,而是对用于拼贴的每一小块纸单独逐一涂色。这样整幅作品中在每一个造型的色块里会呈现出色彩细微的深浅,厚薄,加之手工留痕丰富的变化。接下来每一个造型,每一个小纸块在拼接时是叠加而成又造成了画面的起伏不平使作品产生厚度。马蒂斯为什么会这样去制作他的剪纸作品呢?除开使画面丰富有变化,富于肌理之外,我想这一切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平面的剪纸作品具有空间感。正是这一点,使他的剪纸与中国民间剪纸有了根本不同。我们的民间剪纸是寓教的作品,里面包含了道德说教及传说故事。马蒂斯的剪纸要我们看作品本身,是为视觉带来愉悦和享受。
达利
2008夏在纽约遇到在现代美术馆举办的达利大展,早前也曾见过几次他作品较为集中的展出,我最喜欢的他的作品尺幅都不大,有些可以说是袖珍型的小画。他许多小尺寸的画里面却有辽阔的大空间,画的精细入微好看的过瘾,可以与伊斯兰的细密画比美。我以为他适合画小尺幅的画,尽管他是超现实主义的大师。后来达利受时代艺术风气之影响,也搞些尺幅巨大之作,但终不免显得空洞。我到访过他在西班牙那座由一个剧场改建而成的达利博物馆,里面收藏有许多达利张牙舞爪的大作品,相比之下还是早年那些中小尺幅作品耐看,好看。后来的作品有太多的形式感,卖弄的表演性多了一点。艺术还是应本分的去做,虚张声势后人都看得出。
哥雅
哥雅是我喜欢的大师,也是我敬重的大师,他对人生,人性有深刻思考与体会,他画的好。他的画,画得我行我素不守规矩。我曾听到有人对他作品的微词,他有许多人物肖像画得的确有些别扭,人物形象不美,有些甚至近乎丑陋,但衣着华贵,一看就知被画之人非显亦贵,甚至还有帝王。但我以为哥雅的不同是,虽是接受显贵们订件,却敢如实画来不去修饰乔装,这不是大师么?他对死亡、人类末日亦有深刻体会,应是与他个人的生活经验有关。他的画用笔轻松随意用松散画出了准确,看似随意却处处严密。哥雅的许多画作上的许多细节用笔已是绝妙的表现主义了。而他的那些面对死亡、面临世界末日的作品亦有很强的观念性。美术史上貌似针锋相对的各路艺术风格都是各自有其历史上的传承源由的,不会凭空而来。
佛洛依德
他用直接写生的方法来画他的那些人体。有本画册专门汇集了弗洛伊德工作室的照片,有环境、有他作画时的情景也有他的模特儿们。让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他的那些模特儿们的照片。不论男女从照片上看似乎与我们平日所见的人体并没有什么大不同,不见模特儿的躯体上青筋暴出,血管喷张,肌肉紧绷的样子。弗洛伊德依他的感觉,在写生时加了他的主观意念在作品中。他将人体上的许多细节放大夸张了,形体转折画的生硬,拉长或缩短变形了肢体和器官的比例。其所画之人已远离了生活中的真实,在画完的作品上那些模特儿的躯体都已变成为弗洛伊德式的躯体造型。在他的分析加工下所画之人的躯体在具象的外表下,已有了抽象和观念的内涵,他的画因此具有了精神性。记得当上个世纪80年代,我第一次从国外艺术期刊上见到他的作品时,拿给一些人看,多人看后都并不以为然,认为与美院众人一直所画的人体写生没有什么不同。今天也许大家都应该知道他的人体写生与我们长年所画的人体写生不同之处了。
佛兰西斯.培根
在我探索个人绘画语言的过程中,培根是心中榜样式的一个大师。在1980年代末的那些年里,他的画册是我手边随时可取的读物。他的绘画在传统具象与现代抽象绘画之间找到了一条介乎于两者其间的结合点,创造出一种新的表现样式。他的画面构思、制作、人物造型刻画、笔触的表现,直至背景的处理等等,都对我那时绘画语言的探索有深刻的影响。我的“静物——桶”系列的画面处理可以看作是受他的作品启发而产生的结果。但他对我影响至深的是画之外的故事。他那著名的狭小简陋且杂乱的工作室与起居室,让我不能相信,如此了得的一个当代大师在那里生活工作了几十年!我曾在巴黎购得一册他的工作室环境的图片集,在北京不时翻看一下,会让我心静许多,减去许多人在都市时会产生的不必要的欲念。另一个让我想不到的故事发生在法国的阿尔,那是梵高在普罗旺斯地区疯狂作画一年的充满阳光的小城。培根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画过一系列梵高的肖像,表现的是梵高身背画具行走在阿尔烈日下的乡间小路上,画中的形象已接近消失,笔法狂草,近乎抽象表现主义。2002年我第一次去阿尔,在城里的当地一间小型博物馆中看到一幅照片才知培根曾不止一次造访阿尔,沿着梵高当年行走过的小道去寻觅。培根也会为了他的作品,为了画好梵高肖像不远千里追寻到阿尔来体验生活么?这完全出乎我的想像!这对于我来说无疑就是毕业后没有止境的教育。
透纳
非常喜欢透纳的那些雨雾朦胧、日出、日落、狂风暴雨的风景画,那近乎于抽象的光与色,灿烂辉煌又极尽微妙的变化,让人心动。他画的云,海造型构图奇险诡异,他极善用光来营造画面的气氛,微妙的灰色过渡,由亮至暗,由暖至冷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了光与色的运动,给我们一种神圣感。2008年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透纳的大型回顾展作品数量多,尺幅巨大。转年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再见到他的一个大展,一时得见这么多的作品,可谓大饱眼福。然而给我印象最深或最受教育的是在展览上展出的他为上课教学而画的透视图。透纳长期在美术学院教授透视学而非绘画。然而正因为他对透视学的深入研究,他才能将他的风景画画得如此之精彩,他利用色彩的各种变化,加之光的作用,可谓是色彩的透视,光的透视,给他的画带来了巨大深远的空间。这是一个教师与一个艺术家在学术研究方向上与艺术创作上的完美的统一,也是他带给我们这些在学院里教学的教师们的启示。
库尔贝
他是一个艺术家又是一个革命者。2010年在法兰克福看了他的一个回顾展,展出的作品有许多未曾见过,有素描,有油画,有风景,有静物,当然还有人物可见他题材的多样性。展厅明亮光线很好,还允许在很近的距离细细地观看,看画上绘制的细节技法。他的画作多是从深色底子至浅色层层逐渐叠加而塑造成型,渐显式的画法,善用刀来画自如好看。他的风景画的画面结构多显示受塞尚风格影响。而几幅素描与油画人物肖像又显出他对巴尔丢撕的影响,可见一个艺术家与其他前后的同道之人互相间的影响,在风格技法上的前后与传承。他的几幅巨作重要作品,如“画室”,“葬礼”等观看多次,不过画作因巨大高挂在墙上光线不足,细节看不清,看的只是气魄。
德拉克洛瓦
他的那些巨制已见过多次了,《自由领导人民前进》《希阿岛的屠杀》等尺幅巨大场面也大。但给我印象至深的是他为一幅大画所作的一幅油画小稿,在那幅小稿中,那个背对观者的裸体女人的头颅是被砍掉的,画面上头已与躯体已经分开飞到一旁,颈中鲜血溅出。在之后完成的大画上没有这般的血腥,女人保持了完整的躯体,德拉克洛瓦在这幅画中表现了末日与死亡。人的生命总是要死亡的,但人在惧怕死的同时,又在内心渴望鲜血与屠杀,血腥的气味会使人如野兽般的兴奋发狂。艺术家在画中将想象,渴望变为可视的真实展现,
塞尚
他的水彩画先用铅笔轻轻勾出大致轮廓,在画面上定好位置,然后用透明水彩薄薄一层层覆盖,笔触交错而有变化,工作的过程也一目了然。重要的是他的笔触有自己的个性,并笔笔恰到好处落笔在形体转折处,从容不迫的在研究分析对象。他的画用笔有如音乐般流畅有节奏,画面结构又如建筑般结实不可动摇。他在画一种对客观的认识,用色彩和造型优美的表达出一种观念,他的作品是理性与感性用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
提香
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一幅提香所绘venus与theluteplayer,这幅画还有几幅变体我亦在不同的美术馆中见过。我曾多次反复观赏这幅大画,细观之下有些发现引起一番思考。画中维纳斯为全裸的造形,她的左右一对乳房似乎并不在解剖透视上对称,乳房的大小比例也不一。维纳斯的体态在人体结构造型上也没有肢体的动作感。那回头看的男子所处的位置与维纳斯位置关系亦不合理。维纳斯身下的衬布造型构图也十分怪异,她双脚下的空间也是令人费解。这无疑是幅杰作,但依所受学院写实之教育,面对此画自会产生疑问。是大师出了问题还是我们所受的教育有问题?也许可以这样认识,大师的注意力并不在准确的描绘一个女人体和一个真实合理的环境,而是放在了个人内在的情趣与欲望的表达上。透视与真实的合理性不过是为了表达的辅助手段。倒是近代以来,我们的教育受苏俄及政治的作用,对如何理解写实对具象的含义有了很大曲解,过分注意了真实的比例,解剖和透视简单化了写实绘画。也可以认为我们的写实具象绘画,在公众的需求下变的过分的物质与真实及世俗。
俄罗斯巡回画派
我的欧洲文化修养艺术知识是从苏俄文学、巡回画派的绘画开始获取的。少年时读了大量的俄罗斯文学名著,俄罗斯巡回画派也是知道最早的欧洲绘画。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那时我也只能接受到来自苏俄的艺术信息。在学习绘画初始看到巡回画派的印刷品常常还是黑白无色的。那时在我的心中巡回画派这一群画家就是不可及的大山了。1993年初,出访俄罗斯,那也是我自习画以来第一次看到大量西方油画原作,当然同时也看到了巡回画派几乎所有重要画家的重要作品。到访时正值寒冬,大雪纷飞的莫斯科奇冷,但博物馆里却十分温暖。看到那些我早已翻看过无数次印刷品的原作时,第一感觉是十分亲切,虽是第一次见到这些画作的真实面容,却如同是老友重逢。在到达莫斯科刚下火车的那一刻,就感觉似乎时光倒流回到了一种熟悉的记忆中去了。当在博物馆里平静下来后细细看画,原作的力度比想像的要弱了许多,思索探求之所以的原因,我以为是俄罗斯巡回画派这代人的油画技法传自法国印象派的直接外光写生技法,但他们不象印象派画家那么纯粹的画画,他们在艺术技艺之外又要求作品赋于过多的社会责任,加入了复杂的故事性、情节性。如何处理作品的内容,时代责任与艺术技艺之间的关系?这使他们顾此失彼。引起我思考艺术与时代的关系这个问题。
金农与罗聘
自认国学底子不好,对中国文化及绘画传统所知甚少,亦乏研究,近年来打算补上这一课。2009年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巧遇金农与罗聘大展,得见两位众多画作齐聚异国他乡。静心品读比较之下罗聘笔墨似浮于纸上亦有浮动之感,而金农的笔墨近观似力透于纸背稳如山,这也是两人性格迥然。两人的画作多装饰趣味,布局讲究,多对角斜构图求奇险,似西洋画的构成。二人生活于乱世,而二人的画作亦淡雅,犹如身处世外桃源与世无争,自得心静。观画之余不禁又让我想起艺术家与其生存于世的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与众多西方大师的为人处世之道一样避之于现实世俗,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上都看不到时代的直接印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多年来是理不清的问题,众人各有各的解读至今仍是如此。其实博物馆就是现代都市中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我们得以避之尘世,自得心静。我在纽约这个世界大都市里相遇两位中国文人雅士与他们独处一二小时不是如躲进了桃花源么?
黄宾虹
在某年在广东美术馆得见汇集他众多作品的一个展览,他的画幅一般并不大墨迹斑斑点点层层叠加,好看且过瘾。也是从有法到无法之状态。听传说黄老先生之所以能如此自信,源自他晚年有眼疾视力不清所故,看不清画面然会点偏,但又有深厚之功力,不至乱了章法。在有法无法之间自成一格,不知是否?若是果真如此倒是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在艺术创作风格的形成上画家的生理状态及心理状态的影响与作用。
波提切利
他的绘画风格雅致唯美,美中带有些忧郁,这给我早期创作具有唯美倾向的藏女系列画以极大影响。那个时期我曾有许多画的创作是在心理想着他的作品中完成的。一个几百年前的欧洲艺术家用他的作品深刻地影响一个东方的艺术青年,这是艺术的力量么?他的壁画作品“年轻的女人和四女神”的大幅印刷品就一直摆放在书房中陪伴着我,每日得见。说到线造型,他的作品让我体会到了一个艺术家,是如何通过人的躯体造型来传达情感的,他作品中的人体外轮廓线的优美造型,深深影响了我的审美观。他的巨作“春”、“维纳斯的诞生”中女神的身体和飘起的美发是用金线勾画的,细细的长线极具美感也极具表现力,展示高超的绘画功力。我们注意观赏沿着躯体的轮廓线边缘的变化它是活的,散发着美感表达出人体的表情。仅此一点便已展示了一个大师无可企及的高超技艺。
伦博朗
他的名作“戴金盔的人”原作我看见过,后来听说是别人画的属冒名。那个时代也有市场有赝品么?还是有人
只是为了艺术风格的倾心呢?2010年的夏天,我来到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埃尔米塔什博物馆,二十几天里我几乎每天按时出入这里,将金碧辉煌的宫殿当作了画室,面对面地“浪子回头”这幅伦勃朗不朽的巨制。这幅画从1993年第一次见到它便没再淡忘过,再见到这幅画给我的震动犹如当年。通过临摹我只想有可能去接近、体会大师当年工作的心态。他创作这幅画时应该是极静的心情,安静应是必须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画得出父子间的情感。如上帝般的父亲的宽容、慈祥与如迷途羔羊般的浪子回归后的温顺。给我的启示是,这幅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伦勃朗暮年宽广的胸怀与内心世界的宁静,这正是作者本人在生命晚年的人生体验与自我写照。只有具备了如此的情怀才有可能创作出如此不朽的巨作。因为我只能在闭馆日和开馆前得以进入这所宫殿临摹,二十多天与巨作的相守也是寂静的很近乎独处,我以为我体会到了我期望体会到的那份创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