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邵大箴:辛勤、智慧的艺术探索者——林岗

时间: 2019.3.20

我结识林岗先生六十多年了,我们曾是列宾美术学院的校友,实际上他是属于我老师辈分的。1955年,我21岁从大学文学系本科一年级派往苏联列宾美术学院学习艺术史论时,已经早我们一年进入列宾美院油画系学习的林岗,28岁,已经是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是全国知名的画家,作品《群英会上的赵桂兰》获全国年画一等奖。他是1949年随解放区华北联合大学美术系并入中央美术学院的。在我们比较年轻同学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有相当革命经历的学长了。他紧张学习和认真探究艺术原理的那股劲儿,尤其他待人接物朴实真挚的感情、不图虚名的作风,对我有无形的影响。他不仅学习刻苦和创作成绩优秀,而且对艺术有较为深入的思考,对当时苏联和中国艺术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已开始持质疑态度。林岗对自然、对艺术的真诚,对油画形式语言的执迷,既反映在他的课堂作业和毕业创作中,也表现在他到大自然写生的许多绘画小品中。他把写生视为从自然、从客观物象中吸取艺术灵感和表达感情的重要手段,是一种更直接、自由、随意的创作。他在留苏期间和回国后创作的许多写生小品,可以看出面对自然他重视“写”,抒写自己的心境、心绪,与古典油画重视的“塑造”手段不同,追求淋漓舒畅的笔法和色彩,追求色调美和画面的情致,充分反映他的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现代艺术修养。

1959年回国后,林岗忙于教学和革命历史画创作,60年代初他创作的多幅革命历史画,有两点引人注目:努力表现历史的真实面貌,深入刻画人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感情,表现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尽情发挥油画语言造型结构和色调的美。他对中国油画发展方向有一以贯之的看法: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欧洲古典和现代油画的观念和经验,深入掌握油画语言的特性,尤甚要在油画色彩和调性上下苦功夫,不避难求易,不要在没有掌握油画技能的情况下,追求表面的“民族特色”。

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林岗和她的夫人厐壔的艺术追求发生了变化,从写实具像逐渐走向意象和抽象,《沙风》系列是林岗这一新艺术进程的开端。放弃“主题性”创作和具像写实语言,并不意味放弃艺术的人文精神,而是用纯粹的绘画语言,即点、线、面和色彩组合来表现对美善美的追求,使美和力蕴含在画作的品格和情趣中。林岗以遒劲的线和雄浑色彩块面的组合,以艺术语言的势和韵味,寄托对历史和现实的体悟和认知,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予人以丰富的想象和感情的熏陶。

三十多年来,林岗和厐壔不顾有些人的误解和闲言杂语,相互鼓励和研讨,沉潜在抽象艺术的探索中,不断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艺术体验中,从民族传统艺术宝库中,从国外艺术创造经验特别是现代主义艺术成果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绘画语言,艺术手法、面貌不断变化,现代感觉和个性风格也愈来愈鲜明,画面诗意化也愈来愈浓郁。他们还把自己的探索、研究心得奉献给学院的教学,为油画系第四画室的成立与发展付出很多心血。我想,在我们这样偌大的国家里,在已成型的教学体系中,少了两位杰出的具像写实的画家和教育家,多了两位抽象艺术严肃的探索者和热情的倡导者,应该加以鼓励和点赞,因为他们的辛勤劳作和创造的富有精神内容的新体艺术,他们的艺术思考和理念,有助于我们认识艺术领域的无限广阔,认识绘画表现语言应有的多样和丰富,避免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的大一统和一律化。因为,艺术语言求规范、求统一,乃是违反艺术规律和阻碍艺术前进的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