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胡一川年表

时间: 2020.12.9

1910年

胡一川(原名胡以撰)四月十六日生于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务滋楼。

1917年 八岁

入私塾读书,受曾祖叔公影响从小喜欢画画。

1920年 十岁

母亲的鼠疫病逝。

1921年  十一岁

到印尼,上小学时曾跟上海美专毕业的陈承惠老师外出写生,爱上油画。

1925年  十五岁

回国考入厦门集美学校。被推举为学校学生会副主席,荷属学生会主席。

1926年  十六岁

亲耳聆听鲁迅先生关于“傻子精神”“青年人也要关心世事”的演讲,深受影响。

在师范部学习时从张书旂习画。

1929年 十九岁

考入杭州国立艺术院。

从法国画家克罗多学素描、油画;从吴大羽学水彩;从潘天寿学国画。

1930年  二十岁

参加改组后的中国最早的左翼美术团体“一八艺社”,任组织委员。

作为发起人之一,在上海参加了左翼美术家联盟,执行委员。在鲁迅先生倡导下开始木刻创作活动,创作了木刻《饥民》等。同年冬加入共青团。

1931年 二十一岁

组织“一八艺社习作展览”在上海展出。 《饥民》《流离》等五幅木刻作品参展。鲁迅先生为“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作序。

同年创作《失业工人》等作品。

1932年 二十二岁

第一幅套色木刻《闸北风景》和《到前线去》、《失业工人》、《恐惧》等木刻作品参加“第一次全国木刻展览会”、 “春地美术研究所展览会”、“MK木刻研究会展览”、“援助东北义勇军联合画展”为援助东北义勇军义卖的作品,被鲁迅先生购买收藏。

1933年 二十三岁

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工联”,编辑《工人画报》。为中国互济会刻制《一步加一鞭》、《吊飞机》、《老虎凳》、《放河灯》等十幅木刻传单。

同年7月被捕。曾与邓中夏同监,深受到邓中夏烈士的革命教育。在监狱领导罢饭斗争被钉脚镣。在狱中创作木刻连环画《大兴纱厂》。

1936年 二十七岁

虎标永安堂担保获释,出狱后,在厦门《星光日报》任木刻记者。在厦门美专教木刻,组织成立“海流木刻研究会”。创作木刻连环画《饥饿线上》和《汗滴鹭江堤》等木刻作品。

1937年 二十七岁

七七事变后,奔赴延安。为“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发起人之一,任候补执行委员。创作《组织起来》、《消灭汉奸》、《芦沟桥抗战》等木刻作品。

任“延安抗战剧团”副团长赴国统区宣传抗日救亡。

1938年 二十八岁

任延安鲁艺美术部木刻课教员,组织木刻研究班,在延安鼓楼下出版木刻壁报。被选为“中华木刻作家协会筹备会”委员。创作木刻《魔手下的壮丁》、《敌机到处轰炸》、《游击队》等作品。

同年组织“鲁艺木刻工作团”任团长,赴敌后方以木刻开展抗战宣传。创作木刻连环画《太行山下》等。

1939年 二十九岁

任新华日报华北分馆木刻记者,创作木刻插图、版头,编辑出版《敌后方木刻》画刊。到前方敌后采访,创作《攻打王家山碉堡》、《夜袭》、《芦沟桥战斗》《长乐村战斗》、《破坏交通》、《抢收》等木刻连环画。

1940年 三十岁

创办木刻工厂,大量创作生产宣传抗战的水印套色新年画、宣传画。受到彭德怀副总司令写信嘉奖。

创作水印木刻新年画《军民合作》、《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十大任务》等。

参加“太行山区文艺工作干部大会”(即前方文艺座谈会)。

写有《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简史》、《鲁艺木刻工作团的工作经验教训》等文。

1941年 三十一岁

回延安,作《鲁艺木刻工作团在敌后》工作汇报,举办“鲁艺木刻工作团在敌后创作展”,部分作品送苏联展出,现存莫斯科东方博物馆。

任鲁艺美术系党支部书记,被选为延安美协理事。

1942年 三十二岁

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写“谈美术上的提高与普及工作”一文。

创作油印套色木刻《挖洞》、《轰炸》等。

1943年 三十三岁

创作油印套色木刻《牛犋变工队》、《不许敌人通过》。

编绘《扎工队》木刻连环图。

1944年 三十四岁

在延安与黄君珊结婚。

创作套色木刻《掘壕沟》、《胜利归来》等。发表《关于年画》一文。

1945年 三十五岁

离开延安。

到张家口华北联大三部(文艺学院)工作,任总支组织委员。

1946年 三十六岁

到冀中等地收集土改素材,创作大量速写,创作套色木刻《挖洞》、《巡堤》、《攻城》等作品和创作大幅宣传画《建设民主繁荣的张家口》。

1947年 三十七岁

带领华北联大干部学生参加土改工作。创作《清风店战役》等速写。

1948年 三十八岁

创作第一幅油画《攻城》。任华北大学第三部美术科副主任。

1949年 三十九岁

任天津美术工作队队长,以军代表名义接管天津美术馆,创作《迅速恢复交通》等宣传画。油画《攻城》在天津、北京参展。创作油画《开滦矿工》。

同年率领华大美术科与徐悲鸿北平艺专合并组建中央美术学院,任党组书记、教授。参加中华全国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全国委员(历任)。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常务委员(以后改称中国美术家协会)历任常务理事。

1950年 四十岁

创作大型革命历史油画《开镣》。并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艺术展览会”先后在北京、苏联、东欧展出。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953年 四十三岁

被中央文化部委派南下组建中南美专。任党委书记、校长。

 1954年 四十四岁

为创作反映经济建设的油画《见矿》到黄石尖林山铁矿体验生活收集素材。

1955年 四十六岁

创作大型油画《龙门峡水电站》。

作品参加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

1956年 四十六岁

为创作《红军过雪山》革命历史画,深入夹金山一带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创作油画《大雪山》、《偏桥——红军走过的地方》、《奉节码头》、《万县桥》、《岷江放木》、《藏族姑娘》等。

1957年 四十七岁

被聘为世界青年联欢节美术作品评选委员。赴苏联、波兰访问。创作油画《格但斯克造船厂》、《波兰少女》、《战后风景》等作品。

中南美术专科学校迁校到广州,改名为“广州美术学院”任院长兼党委第一书记。任广东省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创作革命历史油画《红军过雪山》。

1960年 五十岁

赴苏联访问写生,创作《列宁住过的草棚》、《农村小景》、《列宁墓》、《巴库风景》等二十二幅风景油画。

1961年 五十一岁

创作大型革命历史油画《前夜》,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赴广东新会、台山、湛江、福建等地写生,创作油画风景《奇石》、《龙潭水电站》、《广海村景》、《闽江一角》等作品。

发表《回忆鲁艺木刻工作团在敌后》一文。

1962年 五十二岁

赴海南岛、广西、井岗山等地区写生,创作《井岗神州》、《朱砂冲》、《榆林港》、《黎族青年头像》、《尖峰岭木场》、《围洲岛》等油画作品。发表“鲁迅与左翼美术运动”一文。

1963年 五十三岁

创作大型主题油画《落网》,创作油画《南澳岛》等风景油画作品。

1965年 五十五岁

“文艺小整风”结束后带队到广东阳春岗美公社参加“四清”运动,曾为公社礼堂画毛主席像。

1974年 六十四岁

文革后落实政策,在广东省人民艺术学院担任后勤工作。创作大幅革命历史油画《挖地道》。赴潮汕地区,创作《汕头风光》、《妈屿口》等风景油画作品。

1975年 六十五岁

赴海南岛写生,创作《海南铁矿》等油画作品。

1977年 六十七岁

广州美术学院复校,任院长。

任广东省文联常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广东分会副主席。

创作大型革命历史油画《转战前夕》。

1978年 六十八岁

发表“回忆鲁迅先生与一八艺社”一文。

1980年 七十岁

当选广东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任人大常务委员。

赴广东中山、台山、开平侨乡福建厦门福州等地写生,创作油画《炮楼》、《小榄》、《古寨门》、《厦鼓轮渡》等作品。

1981年 七十一岁

创作大型革命历史油画《铁窗下》。

赴粤北老区、河北等地写生,创作《双峰寨》、《红工煤矿》、《北戴河》、《山海关》、《石门》、《故宫一角》等作品。

在《一八艺社纪念集》发表“回忆夏朋”一文。

以文化部艺术教育考察团成员身份赴英国考察美术教育。

1982年 七十二岁

赴广东四望嶂煤矿写生,创作油画《斜井》、《青年矿工像》等作品。

赴华东地区浙江、上海、江苏、黄山等地写生,创作《柯桥风景》、《冶春园》、《东海岸》、《黄山夕照》、《西湖风帆》等三十三幅油画作品。

1983年 七十三岁

赴福建家乡等地写生,创作《我的故乡》、《龙岩富铁》、《闽西探宝》、《芦下坝水电站》等油画作品。

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胡一川油画风景选》画册。

发表“思想、生活、技巧”一文。

创作油画《南海油田》、《特区建设工地》。

同年在广州第一次举办《胡一川作品展》。

1984年 七十四岁

《胡一川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天津展出。

中国文化部、中国美协、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祝贺胡一川同志从事美术工作五十五周年”庆祝活动。

赴江西创作《梅岭》、《忘归岩》等油画作品。

获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贡献奖。

1985年 七十五岁

赴西南地区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写生,创作《桂林风景》、《象鼻山》、《黄果树瀑布》、《贵州花溪》《白族姑娘》、等油画作品。

《胡一川画展》在武汉、南京、上海等展出。

被聘为全国美协顾问。

1986年 七十六岁

胡一川画展在福州、厦门、龙岩、永定、汕头、深圳等地展出。

赴西北地区甘肃、新疆等地写生,创作《刘家峡水电站》《腊子口》《金川镍矿》

《敦煌莫高窟》、《西魏彩塑像》、《塞外驼铃》《新疆老人像》《天山》《天池》等油画作品。

1987年 七十七岁

任全国美协、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协、广东画院顾问。

获日本日中艺术交流中心颁发的版画贡献金奖。书法《神州无处不飘香》获南朝鲜颁发的亚运会美术大展金奖。

1988年 七十八岁

发表“回忆鲁迅先生与‘一八艺社’”和“回忆夏朋”文章

油画《我的故乡》参加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广州美术学院美术作品展览》。

1989年 七十九岁

广州美术学院举办《庆贺胡一川同志从艺六十年》画展。

创作油画《湛江堵海》

1990年 八十岁

油画《西湖风帆》获第二届中国体育美术展览荣誉奖。

《西魏彩塑像》获90中国首界油画精品展园丁奖。

1991年 八十一岁

在纪念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版画六十周年颁奖大会,获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邮电部发行的纪念邮资信封上《到前线去》被选为邮资图标。

为《版画纪程鲁迅藏中国现代木刻全集》作序。

1992年 八十二岁

赴延安参加“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研讨会,题写书法《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发表“革命的文艺灯塔永放光芒”一文,

接受上海电视台《延安之声》节目组在延安专访。

大型油画《转战前夕》参加广东《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画展》。

1993年 八十三岁

赴印度尼西亚探亲。为印尼万隆会议中心题写《万隆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回来后创作油画《万隆火山》。

被授予广州美术学院终身教授。

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为毛主席纪念堂创作书法《创千秋伟业 开一代新风》;

为抚顺雷锋纪念馆创作书法《无私奉献气吞山河》;

为南京周恩来纪念馆创作书法《傲骨含梅》;

为长沙第一师范创作书法《根深叶茂源源流长》;

为冰心纪念馆创作书法《撒向人间爱与美》;

为孙中山纪念活动创作书法《海峡两岸情深》《炎黄子孙爱国爱乡》;

在广州艺术家画廊举办《胡一川书法作品展》。

《胡一川画展》在广州群众艺术馆、佛山展出。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胡一川画集》。

发表“忆彭德怀同志的一封信”一文。

赴大亚湾核电站收集素材,创作油画《大亚湾核电站》。

1994年 八十四岁

创作大型主题油画《见矿》。

广州美术学院举办“胡一川从艺六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及《胡一川画展》。

创作书法《重要者胆 可贵者魂》;

油画《东海岸》入选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中国当代油画艺术》。

1995年 八十五岁

《到前线去》等十九幅抗战时期作品参加抗战胜利五十周年《抗日战争时期美术作品展》。

油画《挖地道》等作品参加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广州美术学院作品展》。

在《美术》杂志发表“我的意见”一文。

1996年 八十六岁

广州美术学院校刊《美术学报》第十九期出版《胡一川艺术研究专辑》。

油画《南海油田》入选广东美术馆作品集《主流的召唤》。

获广东省第五届鲁迅文艺奖美术奖。

为广东美协团拜会创作书法《大胆取舍以一当十》

1997年 八十七岁

赴上海参加中国迎接香港回归美术作品大展,油画《龙岩富铁》参展。

创作书法《欢呼香港回归祖国》送香港特区政府。

广州美术学院、广州美术馆共同决定筹办“胡一川从艺70周年大型艺术展”,出版胡一川大型画册,文集。

1999年 八十九岁

广东省委宣传部批准广东美术界四个单位联合举办的“胡一川从艺70周年系列活动”,出版《胡一川油画集》《胡一川版画集》《胡一川研究文集》《胡一川文集》(包括手稿、书信、日记)并拨款支持。

新华社香港分社答复委托香港中国文化城有限公司筹划在香港举办《胡一川艺术展》。

《牛犋变工队》等多幅木刻作品入选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明朗的天1937-1949解放区版画》。

2000年 九十岁

任“20世纪中国油画展”组委会顾问和艺术委员会顾问。油画《开镣》《南海油田》等入选“20世纪中国油画展”。

子女为胡一川出版《胡一川油画》大型画集。广州美术学院举行《胡一川油画》大型画册首发式。

“胡一川从艺70周年系列活动”筹备工作在紧张进行中。

2000年7月14日

胡一川在广州病逝,享年九十岁。广东省委组织部批准誉胡一川为无产阶级革命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