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许培武摄影展“白马·升月”

时间: 2014.1.22

2005年岁末,我在广州主题公园“世界大观”拍了一幅民间马戏团照片,称得上摄影作品后,我以马为拍摄主题,孜孜不倦,以致在马年得以举办影展,或是我早年学习画马情怀的一脉相承。

我在2009年出版的《龙马精神》影集写到:“以马为主题的照片占了重要部分,”可以追溯到早年画马的情怀,还在读高中一年级时,在粤北山城的一家书店购得一本《徐悲鸿素描》,如获之宝,临摹其中作品,一笔一画,但求形似。记忆最深的是悲鸿先生早年习作《马夫与白马》,画里叼着烟斗的老者,一手搭在马背,一手贴着马颚,双眼仰视马头,神情间流露出主人对白马的呵护,白马俯首目视下方,神情忧郁。他们背后的密林影影绰绰。

继初学素描之后,我尝试学习临摹油画,与马相关的画作中有英国画家康斯太布尔,法国画家柯罗的作品。

1987年离开粤北,历经辗转直至成为职业摄影师,对马的绘画情怀,渐渐融入到照片里。2002年,我在平遥接受法国记者阿勉卡尼托(Armelle Canitrot)的采访,对方问我哪位摄影师是我喜欢的?“捷克的约瑟夫寇德卡”,我如是回答,--一位严格遵循人本主义的摄影者。在我收集的寇德卡《罗马》、《捷克1968》、《流放》的摄影集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流放》影集里,1974年作者在法国拍摄的一幅流浪马戏者照片。我且给这幅照片命题《荒野上的三位嬉戏者》:一个荒草坡地的三个男子,一卧地、一弯腰、一抛球,如若无所事事,以小游戏为乐,表情不一,身体语言颇有戏剧效果。照片的特别之处,还在于草坡边缘的一匹静立的黑马,补充了失衡的画面,这种画面元素丰富,若即若离,可遇不可摆。2005年岁末,我去拍摄民间马戏团,面对马戏演员牵着若卧若跪骏马的一瞬,我按下快门,我希望我的照片像寇德卡一样充满戏剧效果。在此后拍马的照片历程中,仍对此照片印象深刻。

2007年夏天,我到了广东阳江海边,逾遇5匹在海边小歇的蒙古马,任凭潮起潮落,五马闭目养神,一年后,我故地从游,再去探访马群,已不见马的踪影。海边开餐馆的人告诉我,一场台风到来,马群中有一匹被卷入海中,台风过后,主人伤感带着马队离去。

2008年春,我到川西,在四姑娘山密林见到白马,仿若日本画家东山魁夷画作“森林白马”之再现。

2008年夏一日黄昏,在英国布里斯托一乡村庄园,我与几匹骏马对视追逐,直至日暮。

2009年秋,我从广东到达云南边陲丙中洛,沿怒江大峡谷,穿行昔日茶马古道,在西藏秘境,见到奔跑在滔滔江水之上,悬崖峭壁山间小路的五匹马。

2011年夏我漫游欧洲,在古罗马斗兽场,佛罗伦萨百花大教堂、斯图加特奔驰汽车博物馆,拍摄了不同环境下的马,让我最快意的是在法国南部阿尔勒--伟大画家凡高画出大量传世杰作的地方,阿尔勒郊外古堡的绿草地上漫步的白马,此刻,夕阳西下,皓月初升,我拍下--白马、升月。

以后的日子,我再赴呼伦贝尔大草原,从阿尔山、海拉尔、直到室韦河谷,追逐马踪。

2013年两度入臧,专程到林芝鲁郎牧场,在雪域高原的烟雨拍摄五马图。

—— 许培武《马与影》

展览时间:2014.01.18—2014.02.28
展览地点:扉艺廊 (广州市越秀区农林下路五号亿达大厦G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