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夏小万、Julia Steiner双个展将于麦勒画廊展出

时间: 2014.8.29

麦勒画廊北京部将于9月6日举办中国艺术家夏小万的同名个展,以及瑞士艺术家Julia Steiner个展“净空-深声”。

不少观众也许对夏小万的“空间绘画”并不陌生,而在此次展览中,我们将具有三维特质的“空间绘画”与相关的素描作品在展厅中并置呈现,展现出艺术家对于绘画的理解与探索。

在较早的创作中,铅笔素描是夏小万艺术实践的主要媒介之一。为了使得作品与空间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也基于艺术家早期便萌发的借助玻璃切片进行绘画创作的想法,自2003年以后,夏小万便开始了从二维绘画到三维绘画的转变。立体感极强的玻璃绘画突破了平面绘画的边界,在将形象量化的同时,仍保持了图像“虚幻”的属性。在此次展览中,艺术家甄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四类空间绘画,以及创作实践中与其相关的纸上手稿,为观众提供了艺术家由二维绘画转向空间绘画的线索及路径。

在展厅的最中央,观众所看到的是释迦牟尼与耶稣形象的合体,此作品是艺术家在“造像系列”里的代表作。在形象上,艺术家以诙谐的方式将东方人间与西方人间的至尊形象合二为一,也影射着在文化层面上,东西方文化的本质与区别。另外,以既有形象为基础,艺术家主观臆造出各种各样的形,创造出一系列悬浮的怪诞异形,也在展览中有所体现。

人形是夏小万在创作实践中长期研究的一个主题,水中双人体(2012,特种铅笔,26片6 mm玻璃,82 x 60.5 cm (玻璃尺寸), 67.8 x 83.5 x 51 cm (外框尺寸))展现了艺术家对于人形主题的长期研究与探索。通过观照相关素描作品,观众可以体会到艺术家对于人体造型的反复揣摩与压榨,从而达到似是而非、亦真亦假的视觉效果。

绘画过程中超多元素的叠加是夏小万在绘画实践中感兴趣的一点。虽然多层次的叠加在二维绘画中就有所体现,然而空间绘画将叠加的效果发挥到极致。艺术家将达芬奇多层次的胡须与其关于机械、解剖学的手迹手稿相叠加,复杂的元素丰富了造型的各种可能。

除了人形,风景作品也是夏小万着重探讨的一个主题。艺术家在风景画中探索了空间的问题,与中国绘画艺术史的经典作品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在展览中,我们将艺术家参照宋经典山水的作品古山水之范宽临流独坐图(2014,特种铅笔,20片6 mm玻璃,81.5 x 57.5 cm (玻璃尺寸), 88 x 59 x 47 cm (外框尺寸))逐片进行拆解,让观众得以从另一个角度观看艺术家的三维绘画。

策展人卢迎华谈Julia Steiner的个展中提到: 中国艺术界的很多人对Julia Steiner这个名字可能还比较陌生,但是这位常居巴塞尔的瑞士艺术家对中国却相当熟悉。利用两次麦勒画廊北京部的艺术家驻地计划,她花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在中国游历和工作。那么她为什么会来中国呢?这起初是因为当Julia Steiner开始在纸上进行创作、并在家乡瑞士展出自己的水粉画时,她得到的一大反馈就是很多欧洲人都认为她受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Steiner开始阅读道家经典,通过老子和庄子来钻研道家思想。随着阅读的深入,她终于决定亲自来中国看看。

用拼贴的技巧来创作绘画和装置作品,以及对空间的实际状态和艺术氛围产生某种本能的、感官的、美学的回应,已经成为Steiner 艺术实践的系统方法。她用来作画的纸和每一幅绘画的创作过程就像是一个连接点,把她如何见证、体验一个空间或一种状态与如何表达这样一种经验这二者联系了起来。她描绘了各种情境和人物,以及情境、景观与场景的片段。创作绘画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回忆与表达个人陷入情境中的过程,无论这个情境是一片黑暗还是一片空虚。就像艺术家本人所描述的,这种体验就好比是在绘画中行走。

在她创作于2005年左右的早期绘画中,涌现出的主题通常是各种事物的结合:她的观察、她听到的声音、她看到的场景、她听到或读到的句子以及她在空间中感受到的氛围。这些都是激发她去创作的灵感,随后她便会去尝试寻找某个意象,从而把她的灵感在纸上具象地呈现出来。这个意象一般来说都不是什么清晰和具体的图形,而更多的是一种对意象是什么和它应该是什么的感觉。于是Steiner作品中的那些意象就更偏向于想象而非实际,但另一方面却又深深地植根于她所体验到的现实。有别于直接描绘事物的本来面貌,比如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树上栖息,或是马儿的奔跑,Julia Steiner着手去做的只是在自己的绘画中把这样一种感受呈现给观众。

到目前为止,Steiner还一直在创作黑白的绘画。她大部分的画作尺寸都很大,在其中白色总是比黑色更加显著,更有表现力,所以它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观众眼中的焦点。在某种程度上,Steiner是要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出虚实,这个创作过程其实是被她对现实的经验与记忆、被属于她个人的现实所启发,更具体地说,是被她走过的小径、她去过的地方、她听到的声音以及她看到的场景所启发。这既是私人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Steiner没有从理论著述或是艺术史先例中寻找借鉴。我曾经问过她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已经数次来到中国进行创作和调研,那么你有没有同意家乡观众的这个观点,即你的绘画作品和中国传统绘画之间到底有没有一些相似或联系。她回答我说实际上在她刚到中国时,她就发现这种关于中国绘画的笼统概念,以及她的绘画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在形式上的比较,都是无足轻重的。

在为本次麦勒画廊北京个展准备装置作品的过程中,Julia Steiner将3500公斤的湿黏土带进了展厅,并花了7天时间在一个宽3.2米、长4.1米、高28厘米的木制基座上利用其进行创作,此基座就是专门用来托起这个用黏土制作的雕塑的。她还在展厅的墙上完成了特定空间创作的绘画,地上的雕塑作品与之形成呼应和关照关系。与她的绘画相似,这个装置作品要求艺术家与其相伴,花时间去观察它、塑造它、感受它、制作它,然后与它保持距离,最后再回到它身边。在作品进行两周的风干以后,艺术家将用光滑的丙烯酸涂料去粉刷雕塑。在展览期间,这个庞大而抽象的景观将会继续风干,然后经历裂开、形状的改变,直到最后成为空间中一个有生命的存在。与她的绘画一脉相承,使用黏土进行创作这一新的方向不仅给Steiner本人、同时也给观众们赋予了一种属于个人的感受,从而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去体验艺术家的变化所产生的密度与能量。

展览时间:2014年9月6日–10月19日
展览地点:麦勒画廊•北京

图片提供/麦勒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