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她山之石”,则可以生发出富有“言外之意”的艺术实验——2023年12月25日至2024年1月24日,由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嘉德艺术中心主办,浙江省理想国际慈善基金会协办,北京集创北方科技有限公司公益支持的展览“她山之石”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二层展厅盛大亮相。由刘芳菲、寇勤任出品人,王玥、胡丹洁任总策划的本次大型展览,汇集50余位活跃在艺术界的女性艺术家创作的百余件绘画、雕塑、装置、摄影、数字影像等不同媒介作品,共同营造出一场趣意盎然而且富有“言外之意”的艺术实验。
开幕当天,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靳尚谊,原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油画家闫平,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嘉德艺术中心总经理寇勤,雅昌文化集团副董事长何曼玲,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李曙光,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宁强,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靳军,理想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理想国际慈善基金会创始人陈立强,北京集创北方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张晋花,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克举,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周青、马菁汝、康剑飞、姜杰,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江苏省青年商会执行会长周林峰,江苏省陶瓷大师范泽锋,北京方圆美术馆馆长贾新伟,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王玥,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理事吴湘宁,嘉德艺术中心副总经理王彤、夏璐及策展团队、参展艺术家代表等嘉宾共襄盛举,并共同欣赏了艺术家王一才创作、首次展出的作品《尘世》。
“她山之石”展览现场
“她”维度:一个可被感知的舞台
“展览主题‘她山之石’,引自《诗经·小雅·鹤鸣》中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她’代‘他’,既表明了展览中的女性创作者身份,又产生了语意和指向的转换”,在展览总策划胡丹洁看来,它为展览关注未来、超越性别议题、探讨融媒体时代视觉艺术与文学的多元互动关系的立意提供了语境。展览的四位策展人程小牧、张宇凌、赵欣昕、胡丹洁进而重新审视与梳理相关主题,找寻连结历史、当下与未来的四种可能。
“从走出家庭、寻求平权到重建主体,今天的女性是否会重新发现她本身所象征的‘家’的意义?”策展人程小牧构建的“她者家园”单元中,任莉莉的系列作品以通感联觉的方式模糊了主体与自然、感知与推理的边界,将“海洋”和“母体”的意象融为一体,如同这两个词语在法语中完全相同的读音。刘雨佳视频作品《三江源头故事集》中的女巫医掌握着从泛灵时代隐秘传承的草药与治愈的奥秘,这些幽暗的知识避开科学理性普照一切的强光而幸存下来,象征着人类精神的另一面。在“她者家园”中,观众会发现一种女性目光之下具体而微的创造,探寻成长与记忆、身体与劳作的隐秘秩序,想象一种超越区分与等级的共同生活。
“她山之石”展览现场
在“眼中的她”单元中,策展人张宇凌邀请了6位女性艺术家,通过她们“眼中的她”,重启一条关乎“积极凝视”的路线:刘书言用硅胶、石膏、铜丝、定格动画与音频……请你体验最表浅最深刻,阻挡目光和引诱目光的的都是皮肤;在8分33秒的视频《WHO》里,陈昭辰撕下自己“面子”上的自己,与观者相互“凝视”的究竟是“Who”?七幺则在基础瑜伽和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对舞中,看到了另一种萨满;刘麟瑶探查每个当代人都需要的身心‘疗愈”,激发了怎样的视觉景观……在张宇凌看来,“积极凝视,就是试着解放‘凝视’这个人类美学和精神活动的基本动作”,让任何性别身份的人都有通过凝视交流能量的可能。因而,她和艺术家们向公众提出所有人都可以探寻的问题:“当你将凝神观察的对象定义为一个‘她’的时候,你究竟看到了什么?你究竟如何表达?”
刘书言,《映》,240×400(根据摆放形式不同尺寸不定),硅胶、石膏、铜丝、玫瑰刺、定格动画、音频等,2018陈昭辰,《WHO》,行为影像,2022“虚线的火焰”这个词让人联想到隐秘情绪的起伏、不充分的燃烧、能量的干扰以及精神世界里有所保留的温度……在这个单元中,郭盈光的装置《你说你喜欢白的》由数量庞大的白色肥皂组成巨大的洛可可风格吊灯;范婧以《团体运动》等油画作品,恣意表达着她与世界之间的“相互投射”……“艺术家们或多或少地将文学作为观念来源、共情参照或表达方式,她们以个体经验为入口,探索着时间、情感关系、社会文化等等在身体与精神上的烙印”,“虚线的火焰”单元策展人赵欣昕与艺术家们想要捕捉的,“正是艺术家们在显现与隐藏之间切换的自我轮廓,她们内在世界的外显和对外部世界的接收与内化”。
郭盈光,《你说你喜欢白的》,200×200×190cm,香皂、钢,2022
范婧,《团体运动》,112×180cm,布面油画,2023
“生生-异-世-界”这个看似被打乱的汉语词字“组合”,在单元策展人胡丹洁那里却恰恰打开了“连通高维的生命通道”。科技的“进步”看似一场虚幻,并未给人类带来究竟的解决方案,艺术家透过“总的透视”,构建出超越二元逻辑的新叙事,她们思考的话题关于生命、宇宙、时空,暗含了宇宙生命相互关联、实为一体的观念,并通过策展的“异”相,将异端重新阐释为知识的再生。在这个汇集艺术家与艺术作品最多的展览单元中,首先由一幅17米长的大型LED屏幕展开了一个由33位数字艺术家作品组成的生生不息的创造之境。陈哲的《星骨仪》系列受启于古人的观象方法,融合了人的颅缝构造与古今中外的天文仪器,借由人的身体与理性两种度量衡实现了我们对宇宙的观看。公益组织柴山税的互动体验空间《休止间》由4个章节组成,此次展览展出第一章节“日月轮”。围绕日常生活节律中熟悉到容易被忽略的日月轮转,通过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引导观众发觉时空观念轮转的力量。“生生-异-世-界”单元试图营造一个全新的现实、一个窥视未知的窗口、一座跨越边界的桥梁……在胡丹洁看来,“她山之石”因而能够挑战、颠覆诸如“自我/他者、理性/感性、男性/女性、意识/身体、图像/文字、生物/机器、实体/虚拟”等二元论所划分的边界,为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打开当代艺术的藩篱。
陈哲,《星骨仪:颅日晷》,43×35×35(h) cm,黄铜,玻璃透镜,2022-2023田思聪,《阴阳》,1分20秒,数字影像,2019王一才,《尘世》,5分54秒,4k影像,双通道,彩色,2023
在四位策展人与众多艺术家的碰撞之中,百余件艺术作品在打破次元维度的基础上,将人、空间和物体融为一体,成为一个可被感知的舞台——“她山之石”,就成为了一次趣意盎然而且富有“言外之意”的尝试。
“她”视角:生成新的话语和力量
“她山之石”,不仅是一个全部由女性艺术家参加的大型群展,其策划者团队也全都是活跃于文化领域的女性代表——展览起源于中国美协副主席、油画家闫平与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展览总策划王玥的一次对话。
在对话中,闫平与王玥都发现,很多有才华、在校期间表现极佳的女学生后来没能继续做艺术;而艺术家作为创作者,需要的是更广阔的视野和相对松弛的自我空间,这些在面临家庭和现实问题时比较容易被挤压。展览因此应运而生——“我们想要为中国的女性艺术家群体提供更多被研究和展示的机会”,王玥介绍,于是她与刘芳菲、胡丹洁“一拍即合”,后来又邀请到程小牧、张宇凌、赵欣昕三位策展人,共同组成了一个全部由女性策展人、学者构成的策划团队。
“她山之石”展览现场“艺术是一场又一场的对话,是艺术家与生活、与世界的对话,是作品与观众的对话,是沉思与实践的对话,是打通内外的对话。”作为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闫平在开幕式上表示,这个由“对话”生发出来的展览中呈现的艺术作品,从艺术的立意到艺术语言,都彰显出当下这个时代兼容并蓄的多元特性,今日艺术富有生机的魅力,以及当代艺术作为思考媒介所呈现出的深刻意涵:“‘她山之石’,让我们看到女性内在力量的蓬勃生机,更让我们对艺术的未来充满期待。”
对参展艺术家宋婷而言,“她山之石”是思考的起点,是超越边界试图向远望、向内看、向深处求索的可能,“我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她山之石’,那会是我和我们的桥梁”,她说。
作为展览出品和策划团队名单中唯一的男性,嘉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嘉德艺术中心总经理寇勤笑言看到名单的第一感觉“很孤独”,但是筹备和策划的过程“很幸福”:“‘她山之石’展览敏锐的策划构思,呈现出艺术家们的宽广眼界和新颖的表达方式——我们非常高兴能够和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合作本次展览。”
“她山之石”展览现场
王玥介绍,“她山之石”这个关注女性创作者视角但又能够超越探讨传统女性主题和性别议题的展览,希冀以当下的历史节点为切入口,以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重新审视女性创作中的传统议题,从而生成新的话语和力量。“作为一家经北京市民政局批准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始终以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为宗旨,为推动当下的艺术发展、培养人才做着不懈的努力”,她表示,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尤其重视将展览作为文化艺术教育的平台,将契合时代精神、有社会价值的作品带给更加广泛的观众。而“她山之石”展览,正是这样一次有益的尝试。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她山之石
展览时间:2023年12月25日至2024年1月24日
展览地点:嘉德艺术中心二层展厅
图文资料由主办方提供
作品图片版权归艺术家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