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2024央美毕业季丨曹亚敏:从榨油厂的故事中,提取生活的温度

2024年5月1日,中央美院毕业季在这个初夏如约启航,正如本年度毕业季主题“心向往之”蕴含着对新一届央美毕业生的美好祝福与衷心期待,在毕业季呈现的作品中,既包含着同学们多年学习成果的心血结晶,他们在创作中的热情与执着,更寄托着正在踏上通往未来的路口时,青年学子们对于未来的想象与展望。

记得刚入学时自己对未来的期许与向往吗?毕业之际,当青年学子们即将再次向未来启程时,艺讯网在2024年央美毕业季专题报道中,每期将邀请毕业生亲自分享他们的毕业创作理念、灵感来源、创作过程与面临的挑战,以及面对未来道路时,在此时此刻的心之所想与心之所向

《2024·亚忠木榨油坊

油画系-曹亚敏.bmp油画系-曹亚敏

Q: 介绍一下你毕业创作的灵感来源与背后思考。

曹亚敏:木榨油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门传统手工技艺,也是停留在我童年里的一个温暖的回忆。我通过这件毕业作品《2024•亚忠木榨油坊》想要讲述的是人性的温暖,以及传递这种温暖的一个内在的力量。

这个温暖包含物理状态的温暖和超越物理状态之上的人性的温暖。物理状态的温暖是指油坊在劳作运转中自身空间所产生的热度,人性的温暖是指我童年时所曾受到的关怀。记忆中的榨油坊是很有温度的场景,我小时候在南方的冰雪天徒步上学,衣服鞋子被雪水浸湿,非常冷,就去学校旁边的油坊取暖,那里面的叔叔伯伯都很善待我,帮我烘干鞋子,还将我的手提火笼里添满火炽,这份关爱与温暖一直停留在我的记忆里。就榨油本身的过程来说,它需要热度、需要强度、需要浓烈的浓缩,将固体压榨成液态,就为提取那一点点精华。这不仅是物理上的变化,还有心理上承受和接纳它的过程,非常有意思,这也是我要追寻和表达的东西。1《2024·亚忠木榨油坊》,布面油画,240×220cm,2024年1.bmp

2《2024·亚忠木榨油坊》,布面油画,240×220cm,2024年2.bmp

3《2024·亚忠木榨油坊》,布面油画,240×220cm,2024年3.bmp

4《2024·亚忠木榨油坊》,布面油画,240×220cm,2024年4.bmp

5《2024·亚忠木榨油坊》,布面油画,240×220cm,2024年5.bmp《2024·亚忠木榨油坊》,布面油画,240×220cm,2024年

我们现在身处一个短平快高速发展的塑胶时代,有AI等各种科技的速成与合成,而木榨油是一个极其古老传统甚至原始的简单生硬的方式,但它掺和进去的是人的体力和汗水,那些油是手工一锤一锤榨出来的,一滴一滴淌出来的,是一个通过压榨与锤炼提取精华的过程。它来得很缓慢,却很珍贵,每一滴油都很纯粹,在这过程里有一种质的升华的体验。我想,这与艺术家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提炼与加工,创造出好作品,其过程是一样的。1.bmp

2.bmp

3.bmp

4.bmp《2024·亚忠木榨油坊》,布面油画,240×220cm,2024年

Q: 开展后,作品收到了怎样的反馈?

曹亚敏:在展览中我的作品受到比较高的关注度,观众热情的与我分享他们的观感。有人对我的画面进行专业的视觉解读与分析,有人从直观上表达出他们对画面的感受和想法。也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坚持要写生,说这一点跟很多人画画的方式已经不一样了,因为去现场吃住画两个多月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这些反馈的声音包括:首先是说我的作品画面能给人带来现场的气息,很鲜活、很打动人,无论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电影分镜头的叙事感,看到这些画,就好像电影画面那样一幕一幕从眼前闪过。年长的观众说这张画能打动他的原因之一是内容离得特别亲近,虽然看过西方油画里很多表现人民日常生活的作品,但这是一个中国的传统木榨油作坊,承载着他们那一代人的回忆。其次是拓宽了观众对艺术题材的认知,很多人说从没见过画榨油坊题材的油画,没想到可以画这个。同时也拓宽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因为很多年轻的观众在此之前从未关注和接触过木榨油这门传统手工艺。 1.bmp

2.bmp《2024·亚忠木榨油坊》,布面油画,240×220cm,2024年

有人说画面调性古朴,像非遗的状态。有人说画面有笔触的表现力,虽然是具象的绘画,但用笔和用线都比较大气大胆,并没有抠细节,而是注重整个画面场景的氛围感,在画面上能感受到时间的流动。也有人从色彩上分析,说画面冷暖对比强烈,这些能反映榨油工人生活的场景应该是相对艰苦的,画面中的冷色的地板和墙面使人感受到这一点,但画面中的暖色调,比如油的特写和稻草的暖颜色,又让人感觉到温暖。 

“我觉得画中的榨油工人是喜欢他们的工作状态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劳作能给他们的家人带来安保和温暖,这是让我感动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普通的劳作,但是你把它记录下来,捕捉到那一刻他们工作的状态,带到我们观者眼前。甚至是画中人内心的情感都能从画面中传递出来,我能感觉到画面中的人在干这件事情的时候的专注和他内心的充实。金黄的稻草寓意他们有产出且给家人带来保障,他们虽然工作辛苦,但过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生活。”

“跟徐悲鸿《愚公移山》里的男人体有相似之处,没有刻意追求写实的风格,带有徐悲鸿先生说的’拙气’在里面,非常有表现力,让人想到一群男人在作坊里面挥洒汗水,充满了原始的男人体魅力,画中的人物形象给人一种不畏艰难、开天辟地的精神和力量美。这种男性力量美也是当下社会所稀缺的。” 3.bmp

4.bmp《2024·亚忠木榨油坊》,布面油画,240×220cm,2024年

“作品频繁出现的裸露的男人肢体,以及作者的女性视角。让人想起西方美术史上因经常出现表现女性裸体形象而产生’男性凝视’的课题,这个女性作者去画这样一个充满男人气息的场景非常令人在意,像是一个反转,可以称作’女性凝视’。”

“钟表这张比较独特,有图形学的意义,跟手工榨油似乎联系并不十分密切,画中有结实的男人体劳作的动态美,还有这种雾气腾腾的劳作场景,而钟表那张是一些电闸是现代化机械的产物。从电影视角来说,它是一个空镜头,是现代化和传统手艺的一种对比,与下排中间这张动态似钟摆的人形成联系,似乎在寻问我们在现代科技进步之后,这些传统的技艺还有没有存留下来的价值,价值在哪里?”。 5.bmp

6.bmp

7.bmp

8.bmp

展览现场

展览期间我还听见一对父子的对话。孩子漫不经心的问:“这是画的什么东西呀!”父亲低沉的回答:“这是画的榨油工人,你爸爸以前就干过这个。” 然后孩子的目光立刻从散漫变得专注起来,表情也收敛了。那一刻,我很感动。

Q: 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是如何克服的?

曹亚敏:我是去亚忠木榨油坊的现场进行创作的,从今年2月8日去到4月16日回,我在现场待了68天,一共画了28张。这其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包括生活中的困难和创作上的困难,比如天气冷身体不适、找不到合适的模特搜集素材、画不出想要的效果等。但我很幸运和感恩总会遇到帮助我的人,油坊负责人汪红华大姐帮我解决了生活上的问题,我的导师石煜教授一直在创作上给我远程指引,让我得以顺利的完成毕业创作。1.bmp

2.bmp

3.bmp创作过程

在创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不知如何才能恰如其分表达心中之意。我的研究方向是“意象油画研究”,老师经常说艺术要表达的是画外之意,什么是意象,象是表,意是里,形象是表现的外在,内在的意是一种力量的集结感,是一种精神的凝练和精神力度的结晶。比如梵高的稻田乌鸦,作品中的物象谁都能画,但他在人文意义上创造了一种人类精神价值的绝唱,当他的色彩、空间、笔触是那样特殊的状态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恰如其分的传递出那个“意”,而我又该如何运用我手上的画笔和颜料描绘眼前油坊的“象”而传达出我要的“意”呢?而且这个“意”还得是具有审美价值的美学意图。

我就在油坊待着,一直在体验和寻找心中的答案。我听见油坊工人用石头撞击木榨发出沉闷的声音,像一种心律过缓的心跳,长长的纤绳从屋梁上悬垂下来,随着石头的撞击而摇摆,似乎诉说着这种传承了上千年的古老技艺在今天还在摇摆着像一个大钟的那种感觉。我看见墙上落满灰尘的钟表,当工人们收工离开后,指针也逐渐消失在暮色里,我感到了时间的流逝,一天的流逝,一个工人劳作一生的流逝(有一位老工人刚好过世了),一门技艺一千年的流逝,可我待在油坊的每一瞬间又是真实的,我记忆中温暖的瞬间也是真实的,我希望自己能通过画布上的图像,在这不断流逝的时间里抓住一些真实的瞬间,来表达精神和情感上的永恒。4.bmp

5.bmp创作过程

Q: 本届毕业季主题是“心向往之”,还记得刚入学时的向往吗?毕业之际,当下的心情如何?对未来有哪些期待和向往?

曹亚敏:我非常喜欢本届毕业季主题“心向往之”,因为这句话对于我来说具有个人意义。当初报考前我不够自信,认为中央美院对于我来说是“高山仰止”,但老师鼓励我“高山仰止”的后面还有“景行行止”和“心向往之”,这令我得以勇敢报读并顺利毕业。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我受益颇丰,得到了导师的悉心教导,收获了真挚的同学情意,并理清了自己未来想要追求的生活方式,坚定了自己所要寻找的艺术方向。中央美术学院是一所包容性很强的学校,我很珍惜并感激这三年的学习生涯。1.bmp

2.bmp

3.bmp

校园生活记录

毕业之后我向往追求一种真实自在的状态,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艺术创作上我希望找到的是对真实生活的表达,是提取生活的原汁原味,而非追求某种形式感,这种真实也许有偏执,也许有偏差,也许有错误和问题,但这就是生活,是真实的生活,而不是虚伪的、虚假的、装出一套样子来演给别人看的。就像我选择的木榨油坊的这个创作题材,它不是流行语言里的装饰品,它有些生梗、有些粗糙,但却是最真实的呈现,它不做作,是真情实感的去体验一种生活内核之后的有品质的表达与发声。

研究生展海报.bmp

编 | 艺讯网

图片资料由艺术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