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中央美院毕业季在这个初夏如约启航,正如本年度毕业季主题“心向往之”蕴含着对新一届央美毕业生的美好祝福与衷心期待,在毕业季呈现的作品中,既包含着同学们多年学习成果的心血结晶,他们在创作中的热情与执着,更寄托着正在踏上通往未来的路口时,青年学子们对于未来的想象与展望。
记得刚入学时自己对未来的期许与向往吗?毕业之际,当青年学子们即将再次向未来启程时,艺讯网在2024年央美毕业季专题报道中,每期将邀请毕业生亲自分享他们的毕业创作理念、灵感来源、创作过程与面临的挑战,以及面对未来道路时,在此时此刻的心之所想与心之所向。
《我们什么都想看》
研究生院-杨延远
Q: 介绍一下你毕业创作的灵感来源与背后思考。
杨延远:婴儿、鲸鱼、神经元、银河、肯尼亚草原、红色的晚霞……这些文字给我们带来各种意象,我们使用语言和文字,来对应这个世界。如果要教一个婴儿说话,需要将语言和实物对应来让他“理解”: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人工智能也是如此。作为人类发明的众多工具之一,它的“思维方式”打上了很深的人类烙印。随着视频铺天盖地的传播,我们在今天可以看到无数丰富的影像。在视觉性为主的时代,我们什么都想看,我们想要看到一切。我想让人工智能来复制这些视频,以此来看到我们训练出来的工具如何“理解”和“对应”这个世界。
作品以短视频平台上大量的视频素材作为原始材料,用尽量准确的描述语对应每一个画面,再让人工智能通过这些文字来生成类似的影像。比如:俯视一个深不见底的水潭,水是蓝色的,水里有一头鲸鱼和一艘白色的小船(Overhead view of a bottomless blue abyss with a whale and a white boat in the water.)。
作品中短视频影像与对应的人工智能生成影像
通过将大量生成的影像和原始影像并置,我们将会看到,在无限丰富和变动的自然面前,人类训练出来的人工智能工具,和现实之间的差异。作品意图展现的是语言和图像世界背后的关系:人通过对事物的命名想象和抽象化让事物存在,同时也加速了它们的消失。人工智能生成影像的背后,是人类认知的世界运行逻辑,作品展示了这种人类语言工具的局限性和可能性,也就是人类自身的创造力和局限性。
作品中短视频影像与对应的人工智能生成影像
Q: 开展后作品得到了怎样的反馈?
杨延远:作品展出后,有很多现场观众和我交流互动,我认为他们的想法也非常有趣和值得思考。比如有人会认为人工智能已经非常强大,甚至生成的影像超过了原始影像。有的人对人工智能比较排斥,认为它“没有灵魂”。有的观众认为:作为一个人类发明的工具,我们无需担心害怕,工具是为了提高我们的效率,但是并不能取代人。
展览期间有很多小朋友参观,他们本能地会用手滑动手机,这种下意识的动作似乎已经写入了他们的基因之中。有时候观众并不能一下看到作品背后的意图,认为这40台手机是在直播。我认为手机和短视频这种材料很当下,由于它们过于日常,甚至会让作品看起来并不那么“艺术”。但是,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件好事:一件看起来不像当代艺术作品的作品似乎更符合我在今天的表达。
作品在展览现场
作者进行现场导览
Q: 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是如何克服的?
杨延远:搜集40部智能手机并不算困难,被我们淘汰掉的二手手机大量存在。较为棘手的地方在于:需要原始视频和人工智能生成的视频一秒不差地同步播放,观众才能看到这件作品的核心意图,为搜集到的手机写同步程序花去了不少的时间,也淘汰了很多不能使用的手机。由于我并不精通程序编写,只好求助专业的程序员——这些理性脑发达的人的帮助。
作品测试阶段
杨延远与程序员王伯锐在测试后台
在生成AI影像的过程中,有点像赌博,我需要不断调整描述语的准确性:有时候并不是文字越多越复杂越好。并且,经常是一个镜头需要生成几次甚至几十次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有点像和AI赌博,有惊吓也有惊喜。
生成过程截图
Q: 本届毕业季主题是“心向往之”,刚入学时的向往是什么?毕业之际,当下心情如何?对未来有哪些期待和向往?
杨延远:2021年博士入学,3年的时间发生了很多事,又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外部世界大的变动会引发个人生活的剧烈变化,我们都生活在其中。对于未来,只能想象,回头看看历史或许会有所启发。但是,更重要的是如何过好今天。
2021年入学报到与同门在导师苏新平课堂上
理论导师李军和同门师友课后合影
编 | 艺讯网
图文资料由艺术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