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5日至9月15日,艺外当代艺术中心推出首次展览《阈限性》。在这次展览中,艺外集结来自全球的6位新锐艺术家——费迪南德·德尔贝格、亚历山德拉·埃林顿、乔安娜·加莱戈、凯·加塞、爱丽丝·麦克唐纳和安德拉斯·纳吉-桑多的作品,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阈限叙事的空间。
艺外当代艺术中心“阈限性”展览现场
作为2024年在北京刚刚开设的一家艺术机构,艺外当代艺术中心由两位Z时代出生的创始人共同创立,她们均毕业于艺术史专业,分别求学于英国牛津大学与伦敦大学学院。在全球化时期,艺术家与藏家都拥有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身份认同感的当下,两位创始人期待以专业且年轻的眼光,聚焦全球范围内青年艺术家,将全球包括少数族裔新锐艺术家作品齐聚一堂,挖掘具有普世相关性主题与叙事的作品。并通过陈列展、论坛、线上科普,取代传统艺术史叙事,探索“观看艺术的其他方式”。
艺外当代艺术中心主建筑由著名建筑设计师金智虎设计,空间寄情自然与返璞归真,打破传统当代艺术推崇的“白盒子”语境
展览题目中的“阈限性”,是由法国民俗学家范·热内普(Arnold van Gennep)首次提出的概念,用以描述他所提及的“过渡仪式”(Rites of Passage)中的第二个阶段,即阈限阶段,涉及从一个状态向另一个状态的过渡,无论是在个人层面上,从幼童到成年,从疾病到健康,还是在社会文化层面上,比如从和平到战争,从匮乏到丰富等等。阈限性昭示着两个领域或阶段之间的特质,处于即将转变为新事物的边缘。从人类学角度,这一过程可能伴随着一种失落感,甚至是挫折感,因为参与者已经放弃了过去构建身份、时间或社区的方式,而尚未进入新的状态。然而,正是在阈限时期,现有的秩序和等级可以被颠倒或解体。因此,阈限性创造了一种可塑性和流动性的情境,为建立新的制度和习俗提供了可能。
艺外当代艺术中心“阈限性”展览现场
无论是个体或是空间,都不断经历着阈限阶段。例如,个体化的过程可以被视为在阈限条件下进行。正如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所主张的,“个体化始于正常社会化模式的消弭,其象征是人格的崩溃。”“是一种穿越阈限空间和时间的运动,从迷失感到一体化。”在空间意义上,任何位于一个目的地和下一个目的地之间的建筑结构,如走廊、机场、街道等,都具有阈限的特征。
艺外当代艺术中心“阈限性”展览现场
通过这次展览,艺外将阈限的概念引入到对于个体和空间的探索,将当代艺术作为一种共同语言,探索了接纳中间状态之后的影响。在个体层面上,艺术家从理论反思或个人经验中汲取,呈现了关于转变和过渡的独特叙事,通过艺术表达使本来无形的想法变得具体化。在空间层面上,建筑超越了其原初特性,转变成为一个艺术目的地与一个承载鲜活思想和故事的容器。
这样规模的国际新兴艺术家展览在中国的画廊中是前所未有的。通过这个雄心勃勃的项目,艺外希望在这个场合,不同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实践能够相互碰撞,摆脱现有的秩序和束缚,迎接一种全新的艺术解读和参与方式。阈限阶段需要社会和文化交叉叙事,首次展览本身就是一个阈限过程。对于未来所有展览与成果,艺外旨在为其设定富有动态和开放性的轨迹,不断定义和重新定义我们所正经历的二十年代及未来数十年的“当代性”。
艺外当代艺术中心“阈限性”展览现场
展览部分展出作品:
爱丽丝·麦克唐纳作品
安德拉斯·纳吉-桑多作品
费迪南德·德尔贝格
凯·加塞作品
乔安娜·加莱戈作品
亚历山德拉·埃林顿作品
参考文献:
Homans, P. (1979). Jung in Context: Modernity and the Making of a Psycho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Szakolczai, A. (2009). "Liminality and Experience: Structuring transitory situations and transformative events".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thropology. 2 (1): pp. 141–172.
Turner, V. (Dec., 1979). “Frame, Flow and Reflection: Ritual and Drama as Public Liminality”, 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 Vol. 6, No. 4: pp. 465-499.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阈限性”
参展艺术家:费迪南德·德尔贝格、亚历山德拉·埃林顿、乔安娜·加莱戈、凯·加塞、爱丽丝·麦克唐纳和安德拉斯·纳吉-桑多
展览日期:2024年6月15日—9月15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国际艺术金融创新园1号楼
编/艺讯网
图文资料来自主办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