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中央美院毕业季在这个初夏如约启航,正如本年度毕业季主题“心向往之”蕴含着对新一届央美毕业生的美好祝福与衷心期待,在毕业季呈现的作品中,既包含着同学们多年学习成果的心血结晶,他们在创作中的热情与执着,更寄托着正在踏上通往未来的路口时,青年学子们对于未来的想象与展望。
记得刚入学时自己对未来的期许与向往吗?毕业之际,当青年学子们即将再次向未来启程时,艺讯网在2024年央美毕业季专题报道中,将迎来本科毕业生亲自分享他们的毕业创作理念、灵感来源、创作过程与面临的挑战,以及面对未来道路时,在此时此刻的心之所想与心之所向。
《巨婴》
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陈玫冰
Q: 介绍一下你毕业创作的灵感来源与背后思考。
陈玫冰:我就读于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的社会性艺术工作室,我比较关注社会性的议题。当我关注到社会上的“巨婴”问题时,我开始反思自己,发现自己从小到大许多事情都是被父母安排妥当,我也按部就班的执行:例如小时候我应该去上什么兴趣班、长大后应该选择文科还是理科等等,我发现原来我也是“巨婴”中的一员,我缺少了抉择的权力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于是我便围绕“巨婴”这一主题开始了创作。
“巨婴”指体型巨大的婴儿,泛指心里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常常是在一个家庭彼此反馈而共生的,孩子失去独立生活和思考的权力和能力,在父母铺好的路上一步步走着。同时,当孩子成为巨婴时,父母的责任也必不可少。
作品《巨婴》
作品利用四倍大的婴儿椅呈现,“我”像小时候一样坐在婴儿椅上,把婴儿椅作为我平日的生活区域并在婴儿椅上做着我喜欢的事情。小时候为了我们的安全,父母把我们放在安全座椅上玩耍、吃饭,对我们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们向往长大,能像大人一样不受婴儿椅上安全带的禁锢。长大成人后,有些人继续安心享受婴儿椅上舒适、安逸的生活,整天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和工作学习的能力与态度。
作品呼吁大家要有责任感,要有担当力,走出“巨婴”这个舒适圈。当你靠近作品时,会发现看不清人的全貌,只有离远了才能看清全貌,这也隐喻了某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状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作品反思我自己也反思了社会的“巨婴”问题。
作品《巨婴》在毕业展现场
Q: 开展后作品得到了怎样的反馈?
陈玫冰:许多观众认为我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会有的家长和孩子站在作品前面共同思考。开展这一周以来,令我最难忘的是一位观众在我的作品前驻足了很久,走过来跟我聊了很多,说看到作品后内心很有触动并给我讲解了许多他对此作品理解的含义,他对作品的理解几乎和我想表达的内容完全一样,我感觉作品被他读懂了,我的内心充满共情与感动。
作品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勾起了内心的柔软。“肉体好像长大了,可心灵还需要一个避风港,一个回归自己本身安全感的地方,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是一位观众对我作品的解读,我认为很有意思。与策展人陆蓉之奶奶在展览现场的合影
为作品布展和进行导览
Q: 创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如何克服的?
陈玫冰:我认为创作中最难的部分在于思考及确定创作方案。在此期间我也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瓶颈期,一遍又一遍的思考方案、修改方案,还好有老师们的帮助指导及大力支持,老师们会给予我许多不同的灵感,细心与我沟通推进方案,才促使我做出来《巨婴》这一作品,我十分感谢我的老师们。
作品巨大,安装花费了十余小时,在制作、运输、安装等环节也得到家人和工人师傅的帮助。
在这里,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志愿者朋友们,他们把自己融入作品,坐在巨婴椅上帮助我很好的诠释作品的内涵及意义,还与观众热情互动,使观众更好地理解了我的作品。
作品制作与布展过程中
桌面上放大版奶瓶的建模
Q: 本届毕业季主题是“心向往之”,刚入学时的向往是什么?毕业之际,当下心情如何?对未来有哪些期待和向往?
陈玫冰:实验艺术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专业,我在大学四年接触学习到了很多领域的知识,我的老师们都很好很好,在教学方面特别认真负责。刚入学的时候对校园的一切都充满新鲜感,但是时间过的太快了,大学四年转瞬即逝,还有一个月我即将毕业,我对大学生活十分的不舍,也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和一些期待。
希望即将毕业的毕业生们都未来可期!在各自的领域里闪闪发光!
编 | 艺讯网
图文资料由艺术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