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市场自90年代的10多年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从画廊、艺术博览会和艺术品拍卖的市场结构,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中国艺术博览会自1993年开始在广州举办之后,至今已举办了十多次,而且各大城市纷纷举办艺术博览会,已经形成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大艺术博览会的品牌格局;各种不同规模的拍卖会数不胜数;全国画店、画廊有3000余家。中国艺术品的市场成交额,每年能够达到上百亿元。这是一个庞大而充满诱惑力的产业,但这个艺术市场的发展却是迅猛而非常规的。由于作为二级市场的艺术博览会和艺术品拍卖行均由一些大的公司掌控,政府的监控在这一级市场中容易实施,这造成中国艺术品的二级市场显得相对规范和更为繁荣。而作为一级市场主体的画廊业却长期处于发育不全及混乱状态,从目前情况来看,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二级市场的发展速度,并阻碍了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进程。
众所周知,一些国际知名的艺术博览会本来就是画廊业的盛会,而中国的艺术博览会从始至终都没法杜绝画家个人参展。因此首届中国画廊国际博览会既是中国第一次国际性的画廊业的盛会,也是作为二级市场的经营者为规范艺术市场所采取的无奈之举。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业,从90年代初以来,虽然有1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目前能够与国际画廊业操作接轨的画廊却少而又少——北京的画廊中,只有四合苑、红门、翰墨等等几个为数不多的商业画廊;而上海的300多家商业画廊中,也只有香格纳、东海堂、华氏等20多家画廊业绩和操作都比较突出。其他地区的仍然是画店为主的“自由市场”经济状态,这样的市场既没有规划又缺乏管理。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中国画廊业的发展状况:一是今年三月在美国纽约举办的“军火库2004”展,来自全球各地的200多家画廊参加了这个展览,全部展出这些画廊代理的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国参展的只有两家——北京的四合苑画廊和上海的香格纳画廊;二是今年五月在瑞士巴塞尔举办的一年一度的“艺术博览会”,全球参展画廊300余家,全世界有6万多收藏家参加了这一盛会,中国参展的画廊也只是上述这两家。中国的画廊业不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勇气,缺少的是实力:据粗略计算,今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五天的参展及活动费用合人民币80万元,而“军火库2004”展的花销也大抵如此,中国参展的这两家画廊,其投资人也还都是海外人士,这一事实表明中国的画廊业虽然经过10年的发展有了一些成绩,但距离国际的基本水平还差得很远。
显然,一种市场发展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的水平,就艺术市场而言,国际艺术市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7世纪,而画廊业的发展则是从19世纪末开始,至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业规范和艺术市场管理体系。同时,艺术市场的发展也与一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与状况密切相关。中国艺术市场发展仅仅只有10年时间,因此有意识地建构既与国际接轨又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管理体系,树立行业规范,成为了迫在眉捷的任务。据统计,目前我国艺术市场的从业人员约75万人,几乎都没有经过艺术市场和管理培训,这使得这个行业只能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而这恰恰与艺术市场作为高端市场和特殊产业的要求格格不入。因此,强化艺术管理,树立行业规范,提升行业水平是目前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强化对中国艺术市场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二是提高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水平的前提是有一批高素质的管理队伍,目前,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都高等院校已经相继开办了文化艺术管理专业,相信在今后的5年内,将有一批受过专业训练的管理者进入这一行业,并给中国艺术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