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查常平:当代艺术中的四类批评家

文:查常平    图:查常平    时间: 2012.9.3

批评家不同于一般的艺术鉴赏者,因为他需要通过艺术批评活动形成系统的批评理论、明确的批评观念、坚定的学术立场。系统的批评理论,来自于批评家人文学养的深度预备和对自己批评成果的不断反思总结;明确的批评观念,来自于批评家对于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时代文化特色的敏锐的直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坚定的学术立场,基于批评家的个体独立人格和为捍卫批评所敞明的真理而在的勇气。如果以此标准审视中国的当代艺术批评家群体,这样的人实在寥若晨星。当然,这并非只是批评家们的过错。

目前,中国批评家的构成,大致可以从学术背景和从事职业对象两方面加以分类考察。从学术背景看,有出自因作为艺术家的梦想破灭的批评家。他们由于始终都抱有成为艺术家的理想,在批评的时候比较强调艺术家的技术功夫,即使这种功夫的经验大多源于艺术家的自我讲述和自己浅尝辄止的实践。他们把艺术批评当成艺术创作,对艺术的学术性体会太少,甚至认为艺术本身不需要学术。他们常常从艺术的外部功能方面,着手分析艺术作品。所以,他们的文章充满的感想多余严谨的学理探究。这样的文章,善于把艺术家进行简单的归类,然后集体批发给不同的艺术机构或画廊。对于读者而言,看一篇文章,大致就能够明白他们基本的批评理念。不过,他们属于批评家中少有的执着的一群人。他们会在一个时期坚持自己初步的批评理念,即使这种理念未经过严肃的学术追问。

其次,是出自美术学专业的批评家。这里的美术学,主要是由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教育等专业构成的学问领域。在批评中,他们比较强调作品在艺术史上的上文下理关系,强调艺术创作推进艺术史的价值,强调艺术对于建构当代文化的意义。他们所说的学术,实质上是以艺术史为中心的一般文化理论。由于其视野比较狭隘(虽然比第一类批评家的视野广阔),他们对其他人文学科的知识把握相对浮浅,不少批评家写作时常常在这方面出现硬伤。所以,他们往往有意识地回避艺术作品所涉及到的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正因为对其他领域的当代学术比较陌生,他们有时候会误以为自己通过考察艺术作品提出的问题为重大的学术问题,如近日一些批评家提出的汉语批评写作的范式问题就是一例。其实,这些问题,有时早已在批评界之外的其他学术界得到了非常深入的思考与回答。当代学术界的学者们不愿介入艺术批评界的一个原因,就在这里。不过,从这样的批评家的文章中,读者的确可以学习到一些艺术史的知识和如何从艺术史、文化史的角度看待问题的方法。目前的所谓职业批评家,一般都来自这个类型。但是,中国艺术的发展与学术研究没有独立的民间基金会的支持,所以,在严格意义上,处于前现代阶段的中国大陆社会,还没有真正独立的职业批评家存在的土壤。这是为什么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批评家们纷纷转向策展人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批评始终处于较低学术层次的主要制约因素。

再次,出自其他人文学科背景的批评家。其他人文学科,指在美术学专业之外的文学、哲学、美学、宗教学、传播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就当代艺术界的整体而言,他们的人数相对太少。他们很容易牵强附会地用这些知识架构来诠释艺术家的作品。相对于上述两者,他们有时对于艺术本身的图式语言洞察力不够,对于如何在艺术史中定位艺术新作缺乏内在的理据。他们的优点,在于能够拓展理解艺术的更为广阔的域界,能够在更宏观的视野中审视当代艺术的创作、展览、传播、接受之类现象。他们不仅把艺术当作文化现象来理解,而且当作人文现象以至社会、历史现象来诠释。当然,对于艺术的历史性理解,并不仅仅关系到艺术史写作中的诸多问题,而且关系到艺术家作为人如何在历史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出自艺术机构的批评家。这样的艺术机构,如美术馆、博物馆、画廊、艺术杂志与网站等等。他们更多从艺术传播的社会学角度审视艺术现象,关注艺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由于接触作品机会较多,其中也不乏因认真研究过艺术发生的历史根据而出类拔萃的人。

这里的分类,只是基于学术研究的方便原则进行的。其实,在现实的批评生活中,各种类型常有互相交叉的情形。对于从前现代向现代转型的中国当代艺术界而言,目前最需要的是为敞明当代艺术中人生之真理、揭示当代艺术中社会之德性的批评家(2010-9-7于蓉城)。

本文发表于《上层》201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