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赵炎:跨界与开放——谈第二届CAFAM未来展

时间: 2018.2.23

2015年1月16日至3月1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的“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展览,是继2012年“亚现象•中国青年艺术生态报告”展之后的第二届CAFAM未来展。从“亚现象”到“创客创客”,虽然同样是对中国青年艺术家最新创作动向的关注,但策展主题的差异凸显出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在对当下艺术动向把握方面的倾向性转变。主题词“创客”来自英文的“Maker”(制造者),但同时又融入了“Creator”(创造者)的含义,按照策展方的说法,指的是那些无功利性的努力将各种创意变为现实的人。“创客创客”两个词合用则指代的是这样一个创造性的青年艺术家群落,与此同时也暗示着艺术跨界性的尝试,它更前卫和新潮,和新的思维和技术联系更加紧密。因此,与“亚现象”偏重于非主流、个人情调、自我独立特征等方面的主题相比,“创客创客”无疑更具有开放性,反映出今年CAFAM未来展对于青年艺术家利用新技术的创造力、艺术的综合性、跨界性和分享性方面的关注。

本次展览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共智场”、“源代码”、“云生产”、“E循环”和“未来方程式——第二届CAFAM未来展跟踪计划”,前四个部分都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参展的艺术家是新提名参加的青年艺术家。而“未来方程式——第二届CAFAM未来展跟踪计划”在798艺术区艺术工厂展出,可视为是第一届CAFAM未来展的延续,这部分艺术家是在参加过第一届CAFAM未来展之后在艺术上继续探索今年又被提名的,因而单独展出作为对这些艺术家的持续关注和支持。

“共智场”表面的意思是思维与意识的共同参与,在这里指代的是以艺术的方式处理生活与社会中那些纷繁材料时所可能生成的效果。在当前这个信息资源互换传播都极为便利和频繁的时代,大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样的材料,比如一张图像或一个事件在传播的过程中都是在不断被观看、处理、分析和阐释的,在经过这些不同的处理和传播之后,同样的图像可能会生成不同的含义,对于艺术而言,艺术的处理方式也会令平时那些习以为常的对象变得更具吸引力和可言说性,艺术的共智场所营造的正是这样一个场域,它将通过艺术改变日常认知,展示思维与认识的多种可能性。李继忠的作品《暴动历史(桌子)》通过一个现成品桌子回顾了一段历史:关于拆除爆炸装置的社会事件,艺术家通过将当下与历史凝聚在了一张桌子上,既呈现了过去的历史,也邀请当下的观众重新看待过去,从而形成了一种过去与现在的对话。罗超琼的影像作品《听说》通过一种接龙对话游戏直观地展现了信息传播的一种共智场,作品中展示的是一个女孩任意说一个名词,而旁边的男孩则随之加上形容词或修饰语从而构成语言接龙,虽然作品表面上开起来似乎是一个无意义的游戏,但却构成了对当下社会空间共智场的直接隐喻。

“源代码”本来的含义是指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的一种文本文件,在这里作为展览的一个分主题无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暗示了作品最初生成的那些基本的元素或材料;而另一方面,展示了作品在通过那些基本元素或材料完成之后又生成的那种可能引发新变化与含义的性质,也就是说,这里指向了作品此时作为新的源代码所可能产生的变化。在这个主题中展出的艺术家胡为一的作品《低级景观》是对“源代码”主题最好的诠释。在一个大皮箱中,有7个安装在轨道上的摄像头连续不断地拍摄箱子中的物品,并将得到的图像实时投影在外面的5个大屏幕上,这些图像与同时播放的背景音乐构成了有剪辑的多频影像,所拍摄的对象包括昆虫尸体、电路板、假牙、从废旧杂志报纸上剪下来的政治图片或色情图片、小工具或乐器等等。艺术家通过他的设计,一方面让观者为视频和音乐所震动,另一方面又能够通过打开的皮箱直观地看到影像所生成的那些“源代码”,事实上,艺术家的作品也正是提取了社会生活中的那些源代码,因为通过他的作品我们所看到的是关于社会生活的一个微缩景观。香港艺术家李天伦的作品《发展中的声域》展示出了对构成社会生活中声音的那些“源代码”不一样的理解,通过录制不同城市不同场合的声音,艺术家根据这些音频在该城市的地图上制作出了表现不同音频峰值的模型,通过这种方式,艺术家不仅以视觉化的方式图解了人们对于声音的理解,同时也让不同的城市有了自己的声音,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不同的地域和文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和体验。

“云生产”这个术语直接来自于新的互联网云技术,在这里是以互联网的特点来形容当下艺术生产的那种全新方式,主要指的是信息和材料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合作与分享。艺术家的创作成为了日常生活中海量信息网络的一个个小的终端,在这里可以“下载”又可以“上传”,但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交流,因为通过艺术的方式,再度“上传”的内容发生了全面的升级,为“云储存”的海量信息库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卢征远的作品《合作公社》是一种公众参与性的观念项目,作品所列出的计划是:每天由任意公众提供艺术创作的“材料”和创作的“主题”,然后由艺术家进行“来料加工”做成作品,进而由评论家(本次展览策展人)提供短评,并展示和销售。这种方式不仅将当下艺术创作来源的开放性演绎到了极致,同时也是对艺术生产方式的直接呈现,而且还将展览本身纳入到了对于艺术世界运作机制的考察之中。张增增的《无形之形/手机》提供了一种现实与虚拟的互动,通过利用体感扫描仪捕捉观众的形象,再用投影仪全息投射到空间中,从而形成观众与虚拟之物的某种互动,虽然新出现的影像并非实体,但在图像中却产生了真实的错觉。这也象征着艺术创作所生成的新维度:架设起沟通真实与虚幻之间的桥梁。

“E循环”这一版块实际上是对于当下艺术发展中资源获取与消化问题的关注。在这一版块中,强调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不应该仅仅是在艺术内部进行资源获取与消化的“体内循环”,而是应该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在艺术“体外”进行循环的方式,拓展当代艺术发展的视野和格局,从而形成一种更加宏大的艺术发展的交互循环模式。刘张铂泷的摄影作品《实验室》从表面上看所展示的似乎并非“艺术”的对象,因为他所拍摄的那些看上去冷冰冰的机械的、化学的仪器、实验室的场景等等看起来并非是艺术所要欣赏的画面。然而,艺术家在这里却正是要寻求这种专业领域之外的陌生感,他所探讨的问题是科学实验与艺术创作之间的那种关联,严格的分析与处理、剖析眼前的现实并根据自己的逻辑进行重构,这种跨界的尝试能够为我们理解艺术与科学带来双向的启发。伍韶劲的作品《银河铁路》是一系列视频装置,观众通过观看这些从飞驰而过的火车车窗中拍摄的图像,能够产生一种空间的错位感,如同自己置身于火车车厢之中,随着火车飞驰前进面前的景物随即退去。然而,作品同时还带来了关于艺术创作的一个更为重要的隐喻:即艺术空间的错位,观者所处的空间与影像中所呈现的空间是对艺术与艺术之外领域的象征,这就意味着所谓的艺术空间实际上也是处在不断的转化之中,如同观者只有在内外空间的转换之间才能体会到自我的存在一样,艺术也只有在不同领域的跨界中才会具有创造性的活力。

在“未来方程式”这一部分中,与之前几个部分的艺术家作品倾向于开放性、技术性和虚拟探索略有不同的是,这一板块中大部分艺术家的作品更加侧重的是探讨历史与当代的转化和链接。比如:耿雪和裴丽的作品都是试图在传统手工艺与当代影像技术之间建立起新的联系,而叶甫纳、倪有鱼、邬建安、杨心广等艺术家的作品中都有对传统文化资源和艺术资源进行当代转换的尝试,他们的作品体现了当代艺术创作中从传统与历史出发的另一种创作路径。

整体而言,第二届CAFAM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国青年艺术的现实表征”是试图对当下艺术创作新动向的一次总结和引导,说总结是因为这次展览的评选机制不同于上一届由美术馆馆长、策展人和批评家个人提名,转而采用邀请曾经做过青年艺术家项目的近百家艺术机构进行提名,这就构成了对当下青年艺术创作的一种田野式考察,也基本能够反映出近两年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状况和水平;而引导就在于此次展览的主题设定所强调的是艺术创作的跨界与开放,鼓励艺术家从不同的领域介入、思考艺术并从事艺术创作,为当代艺术提供新的启发和刺激,形成艺术创作的“共智场”。通过此次展览我们还是能够捕捉到目前青年艺术家创作的一些基本情况,一方面,随着新一代80后、90后艺术家的成长,当代艺术创作的从业者群体也在不断地完成着知识更新,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艺术家和非艺术专业出生的艺术家数量在增加,他们的实践都为当代艺术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而另一方面,尽管展览中并不是每个艺术家都如展览主题所设定的那么前卫和新潮,但与之前几年的情况相比,目前总体趋势是艺术家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方式更加多元和自然了,而看待艺术的视角也比之前更加丰富和大胆了。虽然展览仅仅是当下艺术创作的一个简单表征,但或许当展览被呈现出来之时,它也已经转化为了艺术创作新的“源代码”,鼓励和启发艺术家在这个“共智场”之中碰撞和交流生成新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