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新书丨夏学兵与《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雕塑研究》

时间: 2020.11.5

《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雕塑研究》

作者:夏学兵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9年12月, 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雕塑研究》一书,作者夏学兵先生。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吕品昌教授和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鹏教授分别作序,给予高度评价。专著出版后受到了学界的一致好评。

夏学兵先生以民国的景德镇陶瓷雕塑为研究对象,利用社会学、风格分析和形式分析等方法,梳理陶瓷雕塑的渊源与流变,陶瓷雕塑风格、材料、造型和技术对后来的影响,关注陶瓷雕塑家迁徙、师承、地位和作坊运作等社会学方面的问题,剖析在西化背景下陶瓷雕塑变化的内在动因与规律。

正如张鹏先生在序言中所说:“自宋元以来,有关景德镇陶瓷得到比较多的关注与研究,从历史发展、地域空间、窑器起源、品类蒐集、烧造窑址、名家佳作,乃至工艺技术和审美文化,上自礼器法物,下至瓦盆上缶,可谓洋洋大观。而数百年来的学术研究或在同一命题开掘深细,或正反学说破立并举,因而对于今天的学者来说亟待转换视角,开拓视野,寻找突破点。而能有所突破,需要研究者兼具专业的眼光和史家的视野。”

作者在研究中始终把景德镇陶瓷雕塑的发展变迁和大量的史料相结合,从材料出发、以史实为依据,借鉴了西方艺术史、社会史和风格分析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立体的、全方位民国景德镇陶瓷雕塑的社会。借助对民间陶瓷雕塑社会的精微观察,为研究民间陶瓷雕塑艺术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作者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处在现代风潮下“变”与“不变”的两股暗流在景德镇交汇引起的波澜,由此引出民间雕塑艺术传统的恒久性和景德镇陶瓷雕塑传统的生命力

全书目录

导言

一 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 学术史回顾

第一章 传统与现代——承传变异中的民国景德镇陶瓷雕塑

第一节 传统雕塑在清末的概况与价值再认识

第二节 景德镇陶瓷雕塑在中国雕塑谱系中的责任与担当

第二章 造物观念下的景德镇陶瓷雕塑

第一节 地有气——材料与地域

第二节 工有巧——技术与工艺

第三节 形有美——审美与文化嬗变

第三章 业态机制转化与身份疏离下的民国景德镇陶瓷雕塑

第一节 官、帮互治下的陶瓷雕塑

第二节 身份与地位

第四章 妙手琢器——陶瓷雕塑家

第一节 “何派”效应始末

第二节 走进来的传统标杆——游长子、 陈山东再考

第三节 本土的坚守者—“范振华”、曾龙升、蔡金台、徐顺元

第四节 “取经者”——潘玉书

第五节 瓷雕画意——陈国治、王炳荣、黎勉亭

第六节 “曾派”余晖——曾山东、何水根、刘祖燃、蔡敬标

第五章 全球视野下的陶瓷雕塑流播

第一节 市场、新需求与新观念

第二节 博览会机制对景德镇和陶瓷雕塑的影响

第三节 工业化潮流下陶瓷雕塑的手工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详情介绍

讨论艺术风格的变化,其中社会变迁、时代趣味和人员迁徙等都会影响风格的形成,因而研究风格是一个系统的观察体系,分析特定时代的民间艺术风格的形成,更离不开整体的检视,它既涉及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话题,又触及民俗趣味。人类学家内德菲尔德认为大小传统之间的单向交叉影响对于小传统的民间文化影响尤为明显。以小传统来分析民间陶瓷雕塑艺术,影响景德镇陶瓷雕塑风格形成的要素诸多,它的承传起因总体上呈现以下5个方面的谱系脉络。

pic_006.jpg

文昌帝君(明代),何朝宗款

一、宋元湖田窑陶瓷雕塑

宋元时期,景德镇陶瓷雕塑形成了青白色系的捏塑和模具结合瓷雕风格,并逐步建立起以湖田窑为核心的陶瓷雕塑风格体系。该体系向前溯源,其发端于北宋北方窑口的成熟时期,宋庭南迁以后在景德镇汇集了大量的北方工匠,从而形成了以景德镇湖田窑为中心的南方青白瓷雕塑造型风格体系。

pic_007.png

青白釉鹤鹿仙人像,南宋,江西潘阳县出土

所以说,景德镇瓷器到了明代以后发展成为天下窑器集大成者,和吸取前代其它各地窑口的特点有很大的关联,这种交流不仅是技术造型上的借鉴,还有人员交流互动、材料的借鉴与创新。陶瓷雕塑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也是基于此种交流下的产物。

二、明代德化“何派”风格 

在明代,福建德化形成以何朝宗“何派”风格为代表的建白瓷雕造型。其瓷胎白中泛黄,质如脂玉造型细腻的风格和景德镇湖田窑瓷雕视觉效果并不一致,造型方式也有差别,熊钢如认为两者造型的风格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熊先生认为何朝宗借鉴了湖田窑影青瓷雕塑技法和造型风格,发挥德化建白瓷质材料的特点,创造出一套更为适合德化瓷质的雕塑表现技法,使得德化窑瓷雕风格在明以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的造型风格不仅是后来临习的范本,也影响了后来的景德镇和佛山石湾瓷雕。

pic_008.jpg(晚明或清早期,17世纪)德化窑白瓷观音

从何朝宗发端到清代的苏学金、许友义等,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何派”陶瓷雕塑风格在德化传承有序传递脉络。“何派”风格从万历后向外辐射,其流播路径和明清两代的陶瓷雕塑艺人迁徙有关。梳理相关的陶瓷文献,我们从中可以找到相关的回应,像明后期的郑三兄弟,清末的游长子和陈山东,包括现在景德镇临习德化瓷雕的现象,“何派”风格瓷雕一直是陶瓷雕塑学习的范本。

pic_009.jpg

游长子寿星瓷雕,民国时期

三、丰城木雕和“范振华号”

晚清到民国时期,丰城木雕名号“范振华”,以第一代木雕家范绪藩为肇始,其子范流镛为第二代,至范庆云该风格体系日渐式微。经过范氏家族三代的努力,将中国南方民间木雕浮、镂、圆、漏、透等雕刻技法同漆艺结合,形成了木雕神像和装饰特征明显的家族式作坊风格。以新建县松湖镇向外辐射,将“范振华”作坊的影响从南方推向全国。丰城和新建从事雕刻的艺人也大多在其作坊风格影响下的学徒,多数丰城出身的景德镇陶瓷雕塑家早期在家乡都有从事木雕的经历,丰城木雕传统由木雕艺人的迁徙影响了晚清至民国的景德镇陶瓷雕塑。

四、游长子,魏洪泰,曾龙升,蔡金台

德化“何派”风格的传播影响和瓷雕家个体的作用密不可分。1913年游长子初来景德镇,他和景德镇瓷雕家魏洪泰、曾龙升、蔡金台等的关系就像抛向水中的石子激荡起的涟漪效应,在景德镇形成了和德化传统交相辉映的局面。

pic_010.jpg

达摩试剑瓷雕,曾龙升作

晚清到民国,从游长子到曾龙升、蔡金台,德化“何派”风格传递通过这样的递嬗关系,在景德镇逐渐形成了本地的陶瓷雕塑风格。无论是地域的集体风格还是艺术家个人风格,陶瓷雕塑家就是传播技术和观念的主体,我们必须承认艺术风格的主体不仅是艺术家,也有每个个体风格形成的统一集合体。

五、何水根,曾山东,刘祖燃,蔡敬标

曾山东、何水根、刘祖燃三位陶瓷雕塑家成长期在民国,而主要艺术成就则是在新中国,他们年轻时都师从曾龙昇学习雕塑。从他们作品的风格可以看出已经受现代雕塑教育的影响,人物处理注重解剖、体块和比例,塑造方式也不同于宋元景德镇湖田窑的传统,捏塑造型已经在雕塑技法中逐渐消减,几乎是被石膏印坯方式取代。题材更为多样化、生活化、趣味化和民俗化,儒道释题材在传统的基础上更为拓宽。装饰技术更为成熟,手法多样化、色彩浓艳多为纯色、多采用满饰民间趣味浓烈。他们的风格也影响了后来的刘远长、熊刚如、张育贤等。以上陶瓷雕塑艺术家是“曾派”风格发展的延续。

pic_011.jpg

飞天瓷雕(现代)刘远长 中国陶瓷博物馆藏

综上所述,我们从中可以找到一条清晰的发展谱系,宋代北方瓷区在一定的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宋以后陶瓷器物的趣味与观念,景德镇瓷雕在宋代就吸取了北方瓷塑的特点并和高岭土材料相结合,为后来建立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制瓷范本奠定了基础,湖田窑瓷雕风格也成为影响其它瓷区的样式。民国景德镇陶瓷雕塑的风格和传统的关系,以德化“何派”风格为链接,上承宋元,下接明清和民国,使得民国景德镇陶瓷雕塑谱系承传有序。

专家序言(一)

文/吕品昌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

从远古抟土造人、埏埴为器肇始,中国陶瓷雕塑艺术传统源远流长,有大量具有东方气派、民族风格的陶瓷雕塑艺术作品,像秦始皇兵马俑、洛阳唐三彩、景德镇宋元湖田窑陶瓷雕塑、明代德化“何派”瓷雕等都是中国本土雕塑艺术的优秀代表。

pic_012.jpg(唐代,8世纪早期)贴塑唐三彩陶马

其中景德镇的陶瓷雕瓷塑自宋以来就形成了独特的造型与审美价值,元代瓷塑、明代青花装饰瓷雕、德化瓷塑、晚清到民国时期的景德镇陶瓷雕塑形成了承传有序的地域风格,且历经千年长盛不衰。其造型特征和审美研究是历代雕塑艺术家和美术理论家研究关注的对象。

过去,由于陶瓷雕塑艺人出身民间社会地位低下,陶瓷雕塑教育都为口授相传的师徒制,陶瓷雕塑作品存在作者姓名少、年代信息不全、作品风格难以界定等问题,造成不利于陶瓷雕塑知识传播和文献积累的憾缺。在当下以主流精英创作和流行文化研究为主导学术圈,研究者能把微弱的光亮聚焦在民间艺术,照亮民间陶瓷雕塑领域长期存在着历史遗存丰富、创作实践活跃,陶瓷雕塑历史和理论研究的灰暗地带,这在当下的雕塑教学和研究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pic_013.jpg(元代,14世纪中期)景德镇青花梅瓶

近现代景德镇陶瓷雕塑是处在现代化和西化语境下的民间艺术样式,观察它的传承与嬗变,既具有梳理当代中国陶瓷雕塑源流的价值,同时也具有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下的范式意义。在本书中夏学兵以民国的景德镇陶瓷雕塑为研究对象,梳理陶瓷雕塑的渊源与流变,陶瓷雕塑风格、材料、造型和技术对后来的影响,关注陶瓷雕塑家迁徙、师承、地位和作坊等社会学方面的问题,剖析在西化时代背景下陶瓷雕塑变化的内在动因与规律。其中有景德镇陶瓷雕塑风格流派的梳理,像宋元的传统、明代德化的“何派”影响问题,景德镇本土的“曾派”等等。

pic_014.jpg明 何朝宗款德化窑白釉达摩立像 故宫博物院

同时,作者也注意到材料、技术(模具、装饰)在景德镇长久累积而形成的材料观念、技术观念,这些观念直到今天还影响制瓷人的思路、思想。显然,作者在书中对陶瓷雕塑造型、鉴藏审美、陶瓷雕塑风格研究都注意到了材料技术观念在陶瓷雕塑演变中的痕迹表征。在论文的叙述中,作者的主旨和意图不仅仅是为了阐述景德镇在民国社会文化转型中的陶瓷雕塑、艺术家、社会环境及技术等问题,他把目光投向本土的景德镇陶瓷雕塑艺术,对我们将如何理性地审视民间艺术、萃取传统艺术营养,重拾文化自信,这在当下的示范意义要大于历史叙述的本身。

pic_015.jpg

民国 曾龙升造粉彩罗汉像

学兵在民国时期景德镇的陶瓷雕塑研究中表现出了两个自觉,问题意识的自觉和方法论的自觉。他注意到了民间传统文化观念的历史整体“长时段性效应”与精英文化趣味的阶段性问题;关注民间雕塑艺人的社会地位和精英趣味的社会学“区隔”问题;景德镇陶瓷雕塑的模具和装饰在现代化过程中技术革新对传统技术的影响问题;陶瓷雕塑艺人本土化和迁徙问题,像对德化“何派”的考证,丰城行帮和劳动力的转化与迁徙,这些问题背后隐匿的社会因素与陶瓷雕塑主体、风格等显性特征是共存的,在以往诸多陶瓷雕塑的研究中往往被忽略,作者敏锐的看到了它们的价值。在研究方法和论证的具体问题上,作者在研究中始终把景德镇陶瓷雕塑的发展变迁和大量的史料相结合,从材料出发、以史实为依据,借鉴了西方艺术史、社会史和风格分析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立体的、全方位民国景德镇陶瓷雕塑的社会。借助对民间陶瓷雕塑社会的精微观察,为研究民间陶瓷雕塑艺术提供一种新的可能。作者在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处在现代风潮下“变”与“不变”的两股暗流在景德镇交融引起的波澜,由此引出民间雕塑艺术传统的恒久性和景德镇陶瓷雕塑传统的生命力。

今天,学兵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过修订终于出版了,作为他的博士生导师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并祝他在以后的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道路上坚忍精进,取得更大的成就。

专家序言(二)

文/张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社长主任、研究员

正如夏学兵在导言中所说:“既要努力回溯陶瓷雕塑的过去,又要直面当时社会及历史的复杂性。”全书分为五章,涉及了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雕塑的方方面面,他力图拓宽相关学问的规模范畴,以期带来新思考、新研究和新收获。第一章将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雕塑的诸多面相与发展价值,置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文化坐标中,既要关注分析传统的来源与生成脉络,也要着眼融通多元文化与艺术元素的浓厚积累,从而釐定它的文化意义和责任担当。

pic_016.png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狮枕,宋代

第二章则以专业的眼光透视方土效灵、人工表异的诸类作品,从地有气、形有美、工有巧的艺术本体剖析活色生香的造物观念。第三章从官、帮互治与身份地位,到多维控制与城乡混合的机制娓娓道来,逐渐廓清一个生存发展的视界与场域,以回应景德镇“五方杂处,器走天下”的文化表征。第四章是在前述“物”与“制”的基础上,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引领出场,从何派的效应、走进来的传统标杆、本土的坚守到中西融合的代际传递,所谓一沙一世界,钩沉、私淑、追溯、遥接,融会贯通、至勤至切于个案研究的精雕细刻。从文献记载、文物流传到田野口述的隽永情感,在史学发展的脉络与知识生成的蕴育中探讨道技辨析的机枢与要津。

pic_017.png

景德镇窑青白釉倒流壶,宋代

论文至此已见格局,而作者在第五章则更将研究触角延伸到全球视野,从观念交融产生的需求层次,从市场脉动促进的规模生产,从博览会影响的互动观念,从工业化潮流到手工价值的跌宕,用心体会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因缘脉络与文化变迁的升沉起伏。

夏学兵著述的贡献是基于前人实践的经验积累与历史研究的沉潜与拓展,而他更是将自己扎扎实实地嵌入其中,数十万字的田野调查,心心相印的揣摩沟通,逐步加深的知识储备,由此连带而出的相关讨论,自觉地拓展这一古老文明的横向交流和纵向发展的情境,剥离出潜藏在现象中的问题,回应论文绪言所及“从景德镇陶瓷雕塑的微观史和不衰的传统入手,将历史的细节再一次链接,”以期回答“到底什么力量支撑景德镇千年不衰的瓷器生产,它带给当下的启示是什么”,进而探讨在“变”与“不变”之中绵延不断的传统。

夏学兵身处教学研究与艺术创作的一线,深刻体会艺术发展的主旨是在复兴传统精髓中寻找再发展的契机,在继往开来的拓展中以文载道,追求理想,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精神和力量。

学问千秋事,夏学兵的研究与实践的疆域广阔,任重道远。

作者简介

pic_018.jpg夏学兵,男,汉族

教育经历:

1976年12月生于江西省广丰县

1999年毕业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专业

2009年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2016年一2019年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师从吕品昌教授、张鹏教授。

本书也是吕品昌教授、张鹏教授教学的一次成果体现。

pic_001 (1).jpg

工作经历: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雕塑学会会员

南昌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主要展览:

“形之上下” 夏学兵雕塑作品展(个展) 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作品曾参加第十、十一、十二届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大同雕塑双年展、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长等重大展览。多篇论文和作品发表在《美术研究》《新美术》《装饰》《雕塑》《美术大观》《美术》《民族艺术》《文艺研究》等艺术刊物。

作品被井冈山博物馆、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中央美术学院、 景德镇陶瓷大学、 南昌市名人雕塑园、吉安庐陵文化园 、吉安东固博物馆等博物馆机构及私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