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新书丨郑伊看与《来者是谁:13—14世纪欧洲艺术中的东方人形象》

时间: 2023.3.22

【图书信息】

作者: 郑伊看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年: 2022-11

页数: 384

定价: 168.00

丛书: 中国之于世界·跨文化艺术史文库

ISBN: 9787301333938

【内容简介】

13—14世纪欧洲艺术中出现了一个鲜为人关注的现象,在意大利绘画中出现了一些东方面孔。在中世纪人眼中,东方人形象复杂而多义,其塑造植根于同时期社会政治、宗教和文化传统之中,并随着教廷与东方的交往关系发生变化。

本书第一章梳理19 世纪末至今学界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与“东方”之关系的思考与研究,作者所聚焦的“东方人形象”问题如同一股暗流,始终涌动在这片历史汪洋之中。第二章将首先讨论东方人图像的传播与接受。一方面,西欧画师可能从东方游记、编年史纪录、中亚抄本图像等多种渠道获得有关于东方人的相貌与装束的知识。而另一方面,东方人形象上呈现出的多样变化,也透露出人们的记忆与情感。第三章至第七章是本书的核心,主要关注东方人图像本身的叙事语言与功能,以及它们如何接纳与融合新的形象。集中探索这类异族图像进入西欧社会后,在一些传统主题中扮演的不同角色。其中包括5个独立又彼此联系的个案研究,主要围绕两幅编年史插图、两组议会厅壁画、两个绘画主题,它们基本涵盖了13—14世纪欧洲绘画中东方人形象的几个基本类型,呈现出五幅不同的“肖像”。


郑伊看.jpg



【作者简介】

郑伊看,福建福州人。

201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博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艺术史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CEHTA),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从事西方美术史研究,近年主要致力于13—18世纪跨文化交流研究。

bdef6c83f73b5ec33b478753660456c.jpg【书籍文摘】

罗马还是东方

在《意大利艺苑名人传》中,瓦萨里(Giorgio Vasari,1511—1574年)提到了一种东方的“希腊风格”(Maniera greca),形容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将帝国的都城迁往东方拜占庭后,信奉希腊正教的拜占庭艺术风格。在这部西方艺术史的奠基之作中,他用“古代风格的作品”和“旧风格的作品”两个概念来区分古代艺术与拜占庭艺术:我所说的“古代风格的作品”,指的是君士坦丁之前,直到尼禄、韦伯芗、图拉真、哈德良和安东尼的时代,在科林斯、雅典、罗马等著名城市创作的作品。我所说的“旧风格的作品”,指的是自圣赛尔维斯特(St. Silvester)时代以来幸存的希腊(拜占庭)作品,这期间的艺术只能说是“涂抹画”(tinting),而非“绘描画”(painting)。我前面说过,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中陨落了,幸存下来的那些希腊画家的风格是“旧式的”而非“古代的”,他们只会勾勒人物的粗线条……用这种风格画出的人物形象很独特:两眼瞪得老大,双手向前伸出,脚尖站立。在佛罗伦萨的圣灵教堂(S. Spirito)、阿雷佐的圣朱利亚诺教堂和圣巴托罗米奥教堂等,以及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墙上,都可以见到不少这样形似魔鬼的人物画像,人们很难把他们同现实中的人联系起来。图1 拉瓦尼奥拉画师 《三博士来拜》 约1345年 阿尔比圣塞西莉亚教堂博物馆 阿尔比.bmp

在这位“艺术史之父”看来,以罗马为中心的“古代风格的作品”远胜过来自小亚细亚、埃及和叙利亚的“希腊风格”作品。在书中,他常用“造型粗俗”“呆滞”“僵硬”等词来形容后者,并认为自佛罗伦萨画派的奇马布埃(Cimabue,1240—1302年)起,意大利画家逐渐斩断了与拜占庭的旧样式之间的联系,发展出一种自然主义的风格,在佛罗伦萨的土地上唤醒了古代的精神。瓦萨里的艺术史深刻地影响了后世艺术史的写作。长久以来,欧洲学者一直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精神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东方并没有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然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考古学家与艺术史学者在探寻欧洲文明的过程中,勇敢地向这个“常识”提出了反驳,他们溯流穷源,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旅程。他们眼中的“东方”已经超出了瓦萨里笔下的“希腊风格”,而指向更加遥远的地域。例如,法国考古学家雷奥·厄泽(Léon Heuzey)将目光投向了古巴比伦南部的迦勒底艺术(l'Art Chaldéen)。他在著作《艺术的东方源泉》(Les Origines Orientales de l’art)中将迦勒底艺术视为古代艺术之摇篮,通过考察在意大利帕莱斯特里纳(Palestrina)发现的一些迦勒底青铜小塑像的残片,认为该艺术不仅影响了亚述画派,还通过腓尼基、叙利亚和小亚细亚进一步扩散,最终抵达了欧洲。路易·库拉吉德(Louis Courajod,1841—1896年)等艺术史学者或考古学家尤其关注伊斯兰文化,研究哥特式建筑与东方建筑之间呈现出的亲缘关系等问题。

图6 《通向骷髅地》 新圣母玛利亚大教堂议会厅北墙壁画 细部.bmp

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一些学者开始讨论14—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东方源流问题。他们在欧洲绘画中观察到阿拉伯文字、东方纹样和东方人物形象。自1844年起,古物研究专家安德里亚·德·朗贝里埃(Adrien de Longpérier,1816—1882年)在《考古学杂志》(Revue Archéologique)上发表了一系列文章,细致讨论了中世纪流入意大利西西里和威尼斯奢侈品市场的阿拉伯货物—细密画、镶嵌铜器、象牙、玻璃器皿、瓷器、丝织品等。他尤其关注这类异域器物上的装饰图案如何走进意大利的各门艺术中。在朗贝里埃之前的学者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释读东方文字的内容和含义,但朗贝里埃在大批量搜集与整理法国哥特艺术中出现的阿拉伯文字之后敏锐地指出,这些文字虽然形似阿拉伯文,但实际上是不可释读的。它们只是在字形上模仿了阿拉伯文字,并且在模仿的过程中,因为画师主观上的误解或改造,一些字已经发生了变形。例如,法国南部勒皮圣母院(Notre-Dame du Puy)教堂正门边框上的东方铭文,虽然在形式上模仿了伊斯兰教的圣训“万物非主,唯有真主(安拉)”(la ilaha illa allah),但实际上工匠并不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内涵,多半将之理解为一种带有东方味道的边饰。在法国中部的布鲁日等地的建筑山墙或石雕上也有类似现象,其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11世纪或12世纪初。除此之外,在一些小型器物,如圣物匣、马约里卡陶盘、日课经抄本上也能看到阿拉伯文字的装饰带。朗贝里埃尤其观察到,在15、16世纪文艺复兴艺术家曼塔尼亚、平图里乔(Pinturicchio,1454—1513年)、拉斐尔等画家的作品中,在耶稣、圣母或圣徒的衣服边饰上出现了大量变形的“阿拉伯文字”。

【编辑推荐】

20世纪以来,一些西方学者将目光转向中世纪—文艺复兴艺术中的东方源流问题。其中,欧洲艺术中的东方人形象曾获得一些学者的关注,但围绕此问题进行的深入研究并不多。近年来,在全球艺术史和跨文化艺术史的视野下,新材料和新问题不断涌现。本书从新的角度和思路出发重新讨论这个老话题,并填补这一尚存空缺的研究领域。作者通过对历史和图像的细腻考察与分析,呈现主流艺术史叙事之外隐蔽的历史切面。

内文页1.jpg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注视东方

1. 罗马还是东方

2. 重回托斯卡纳

3. 意大利绘画的东方源头

4. 裙边上的“东方文字”

5.“物”的流变

6. 东西回望

第二章 遇见异邦人

1.“弗里吉亚帽”与“鹰钩鼻”

2. 逐渐清晰的面孔

3.“东方化”的鞑靼形象

第三章 惊惧之眼

1.“他们要征服剩下的世界”

2. 鞑靼的“身体”

3. 不洁的“盛宴”

4. 图绘末世

第四章 哑者之言

1. 教皇的使节

2. 一幅不寻常的“殉教图”

3. 中心:迟疑的君王

4. 边缘:殉教者的头颅

5. 局部:黯淡的头光

6. 框外之像:角落里的“耶稣”

7. 画外之景

第五章 何为胜利

1. 议会厅壁画的三种时间

2. 一个古老图式的复兴

3. 议会厅壁画的两种动态

4. 方济各会的前奏

5. 觉醒的东方人

第六章 来自东方的王

1.“三王”是谁?

2.“三王”的随从

3. 鞑靼人在欧洲

4.“鞑靼”三王

5. 东方王国的美景

6.“长老约翰”的后裔

第七章 渎神还是承恩?

1.“为我的里衣拈阄”

2.“鞑靼君王”图式

3.“士兵分耶稣里衣”的两种构图

4. 画面中心的异邦人

5. 重叠的形象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