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作者: [英]迈克尔·卡米尔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中世纪艺术的边际
原作名: Image on the Edge: The Margins of Medieval Art
译者: 潘桑桑 译 / 李军 审校∕译序
出版年: 2023-3
页数: 220
定价: 8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眼睛与心灵:艺术史新视野译丛
ISBN: 9787301334263
【内容简介】
《边缘图像:中世纪艺术的边际》(Image on the Edge: The Margins of Medieval Art)是首部从历史和批评的角度探讨中世纪边缘艺术的专著。对中世纪的人们而言,边缘是双关、倒错和转化之地,是社会对立和心理冲突上演的场所。无论是常常出现在祈祷书页边的放肆无礼的丑角,还是教堂外墙上颇具嘲弄意味的滴水兽,都不在约定俗成的中心之内,而是身居边缘地带,孕育着反抗中世纪社会束缚的力量。
迈克尔·卡米尔(Michael Camille)在分析了宗教主题和世俗抄本页面边缘的图像如何掩盖、模仿或以其他方式质疑文本的权威性之后,深入探讨了修道院、大教堂、宫廷和城市等数种主要的社会空间的边缘地带。通过关注“边缘性”在中世纪文化中的作用方式,卡米尔向我们展示了中世纪边缘艺术中创新的真正来源,揭示了充满颠覆意味的这类艺术形式是如何保持与中心的潜在关联,并借此维系既定的思想观念和霸权体系的。
【作者简介】
迈克尔·卡米尔,美国芝加哥大学玛丽·L.布洛克讲座教授,被誉为“自迈耶·夏皮罗以来西方中世纪艺术史界最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智力形象”。主要著作包括《哥特式偶像:中世纪艺术中的意识形态和图像制作》《哥特式艺术:辉煌的视像》《巴黎圣母院的滴水兽:中世纪崇拜与现代性的怪兽》等,《边缘图像:中世纪艺术的边际》是他的第二部著作,也是最重要的代表作。
【译者简介】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艺术学博士。从事13—14世纪欧亚大陆内部的跨文化艺术交流、中世纪艺术史与伊斯兰艺术史的教学与研究。
【目录】
译序丨致谢丨前言
第一章 制造边缘 圣言边缘处的世界 / 注解与边缘艺术的起源 / 范本与反范本/ 含义与蜗牛 / 男性生殖器、祷告与双关语 / 自然主义和唯名主义 / 怀孕的页面
第二章 在修道院的边缘处 上帝的杂技演员:圣贝尔纳和游方艺人 / 阅读荒谬 / 奥奈的矛盾动物
第三章 在大教堂的边缘处 滴水兽之口 / 鲁昂的想象力反叛 / 雕花椅背凸板和屁股
第四章 在宫廷的边缘处 罗曼传奇的奇观 / 典雅的粪便 / 主人与仆役
第五章 在城市的边缘处 中世纪巴黎城中的乞丐与妓女 / 狂欢节、喧闹游行与中心的丑闻 / 边缘处的艺术家们
第六章 边缘的终结 错觉与商品化
参考文献丨译后记
【迈克尔·卡米尔:前言】
我可以借助一个圣贝尔纳(St Bernard)式的问题作为全书的开篇:这些侵入中世纪建筑、雕刻和插图抄本边缘处的图像—姿态淫猥的猿猴、口衔尾巴的恶龙、大腹便便的人群、弹奏竖琴的驴子、亲吻屁股的牧师和翻筋斗的杂耍艺人—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是,我更感兴趣的是,它们如何将自己伪装成毫无意义的样子,好像热衷于颂扬万物的“流变”(becoming)而非“静止”(being)。以上问题,我只能通过书中研究之后的文本形态来提供解答。然而,通过对文学批评、精神分析、符号学、人类学以及艺术史等方法论进行的异质杂糅,我有意使我的研究方法显得颇为怪诞,就像它的研究对象那般异乎寻常。阿诺尔德·范热内普(Arnold Van Gennep)是首批论述边缘问题的人类学家之一,正如他所指出的那样:“阈限的属性在本质上就是模糊的,因为它们会从正常地确立文化空间之性状和位置的分类系统中逃逸或滑脱。”
模仿“哺乳圣母”的猿猴和修女,选自《兰斯洛特传奇》,14世纪初
在开篇第一章中,我检视了边缘所属的文化空间,并探讨了它在13世纪时如何借助这些怪异物的组合而被建构和生成。早前,哥特式手抄本页边处的图像已经获得了研究,主要出自莉莲·兰道尔之手。但是,除了关注特定母题(经常以孤立的细节形式被复制)的含义之外,我会集中探讨它们在所处的整幅书页、整篇文本、整个物象或空间内发挥的具体功能。
在接下来的几个章节中,我重点关注了中世纪社会中特定权力场所(包括修道院、大教堂、宫廷和城市)的边缘地带。尽管这些空间受到僧侣、牧师、领主和市民等特定群体的控制,但它们并不仅仅服务于某一类受众。它们是对抗上演的舞台,是个体时常跨越社会边界的场所。例如,在一所修道院或大教堂中,我们能在其边饰处发现,那些被镌刻在石头上凸显出来的戒律似乎强化了其意欲限制的各种欲望。在一个宫廷化的社会中,貌似神圣性的骑士精神所倡导的一套阶级道德会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些肉体冲动合法化,并借助罗曼传奇等新文学类型完成对它们的理想化表达。因而,边缘更像是一种娱乐方式,或是一种征服下层社会民众的手段。
在论述中世纪城市的章节中,我集中讨论了城市边缘处被压抑的下层民众(诸如乞丐和妓女)的视觉表现手法。同时,它提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对于更多在城市环境中进行创作并在边缘处绘制自画像的中世纪艺术家来说,他们能否满足于仅仅“玩笑式”的颠覆?边缘是否像许多人所主张的那样,代表着艺术家自我意识到的自主性的开端?最后,我会简述哥特式艺术中页边图像绘制传统的衰落,这一现象恰巧与15世纪抄本绘画中错觉空间的兴起相吻合。
“圣奥古斯丁不同意”,选自《诗篇》注解集,12世纪末
虽然针对边缘艺术的研究恰逢其时,考虑到当前中心和边缘、“高级”和“低级”文化,以及“他者”或少数派在艺术史等精英学科中所占据位置的争论日益激烈,我们必须谨慎地使用此类后现代的术语来讨论中世纪的边缘问题。在中世纪,“边缘的”(marginal)一词首先适用于书写文本的书页。在13世纪,边缘艺术的大繁荣现象必须与阅读方式的变化、识字能力的提高和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文本记录的增加联系起来。作为一种补充,页边处书写的文本或绘制的图像增加了一重额外的维度,它们能够注解、戏仿、革新或挑战文本的权威性,同时又从不彻底地否定它。我将要指出的是,为了保证自身的持续存在,中心是依赖于边缘的。为此,我希望这部著作能够激发读者丰富的阐释、补充和置疑,如果有可能的话,甚至对那些渴望在页边处留下自己图像的读者而言,不妨也赐下一两条表示异议的涂鸦。
【潘桑柔:后记】
这是一部意在打破人们对中世纪艺术、思想和社会文化的单一印象的著作,篇幅短小,但力量感十足。在圣光、钟声和赞美诗笼罩的中心之外,作者迈克尔·卡米尔借助手抄本、宪章文献、雕刻、象牙镜、椅背凸板等媒介,引领读者深入修道院、大教堂、宫廷和城市等“中世纪社会中特定权力场所的边缘地带”,探讨图像再现的特定阶层(游方艺人、乞丐、妓女、仆从)的身体、生育、排泄以及节庆等主题,解构了苏联文艺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提出的“神圣—世俗”截然对立的二元观念,重新揭示出“中心”与“边缘”不乏冲突但相依共存的对话关系。
模仿弥撒礼的山羊主教和绵羊教士,圣彼得教堂,法国圣通日的奥奈,12世纪上半叶
作为自迈耶·夏皮罗之后最具创见和影响力的中世纪艺术史家,本书作者、芝加哥大学教授迈克尔·卡米尔不幸于44岁英年早逝,但这部著作依旧能够充分地反映出他将人类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理论融入中世纪艺术史研究的雄心与努力。针对全书的核心概念——“边缘”,卡米尔借鉴了人类学家阿诺尔德·范热内普提出的“阈限理论”,将仪式结构的不同层次与个体的流动状态转化为对图文关系和社会权力体系的分析。“边缘”被提升为一种影响深远的中世纪文化形态,它游离于上帝、君主、教皇、骑士和市民主导的主流文化和社会空间之外,成为充满对抗、矛盾乃至倒错的隐秘之处。正如罗马式教堂门廊处不乏戏谑的动物朝圣者、地图边界处赤身裸体的食肉族群和描绘长满男子生殖器的树木的女画师,那里蕴含着一股强大的挑战力量,同时又颇为矛盾地顺从于中心的控制。
为倾心的淑女献上粪便,选自《时祷书》,约1300年
最重要的是,卡米尔强调了此类中世纪视觉材料的多义性,集中体现为他对手抄本文本的解读(或者更确切地称之为一种“合理的误读”),为读者理解骑士与蜗牛、臀部中箭者和吃下粪便的女子等种种诙谐、怪异乃至污秽的边缘图像提供了相对合理的立足点,突破了以莉莲·兰道尔为代表的“以图释图”的单一视角。与此同时,这种视角也潜在地限定了边缘图像的开端与终结:它源于12世纪以来人们读写能力的提升和阅读行为的变化,文本从被大声朗读转变为无声默看和静心沉思;终于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叶以来以透视法为代表的“文艺复兴艺术中的空间变革现象”,文本与图像逐步被限定为两个毫无关联的领域,从而将中心与边缘的讨论进一步延伸到“早期现代时期”(Early Modern Period)。
正如灵活多变的边缘图像,卡米尔的行文同样充满了多义性,令人读后颇有灵光乍现之感,但多重意义的并置与叠加也给中文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译者不得不反复斟酌,并在页面边缘处作注补充,以便读者理解。
本书的翻译始于2016年,译者导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李军教授将本书推荐给译者细读,书中的观点也深刻地影响到译者在硕、博士6年学习期间对13—14世纪西欧与伊斯兰抄本的学习与研究。为此,译者深深地感激李军教授数年间的倾心指导,也感谢在“午夜与家”讨论课上分享和交流阅读感悟的师友们。最后,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谭艳女士一直以来的辛勤工作,使得这部小书能够以更好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2022年8月1日夜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