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3]《孙中山像与民国公共空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视频展播

文:刘礼宾    图:刘礼宾    时间: 2011.9.16

专题主持:刘礼宾

雕塑进入“公共空间”(public space)是现代雕塑的重要特征。一方面,这与现代城市的兴起有直接关系。古代雕塑多是“墓葬”、“庙宇”的附属品,现代雕塑成为城市民众的观看的对象,进入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国民政府成立之后,社会精英人士对城市发展曾有诸多设想,例如“首都(南京)建设计划”以及“大上海计划”。尽管这些设想未能全部付诸实施,但也为公共雕塑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雕塑作品以视觉形式反映了流行的意识形态。雕像的塑造往往与当时政府的宣传政策、治国方针、政治倾向、经济政策有关。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许多雕塑家都创作过以孙中山为题材的雕塑,立于南京、上海、武汉、广州、成都、北京等地。无论从作品所表现的对象,还是从作品所放置的位置来看,难以把这些雕塑仅视为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与民国政府各阶段的政府政策均有一定关系。

至此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谨以此作为纪念!惟愿立体、生动的视觉效果,能去除时间的隔阂,激活民国历史的生动性、鲜活性,在缅怀先行者的所思和所行中,正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