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讲座丨陆建德:艺术家和他们的时代——从石黑一雄的《浮世画家》谈起

时间: 2017.12.16

2017年12月13日晚6点半,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大讲堂:语言与文明”系列讲座第六期“艺术家和他们的时代——从石黑一雄的《浮世画家》谈起”在中央美术学院7号楼红椅子报告厅举行。讲座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杂志主编、研究员陆建德先生担任主讲,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军先生担任主持。

陆建德先生出生于杭州,复旦大学毕业后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2010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主编、原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自我的风景》和《海潮大声起木铎》等。本场讲座中,陆建德先生以作家石黑一雄的小说《浮世画家》为切入点,与观众探讨了艺术家和时代之间复杂的关系。

石黑一雄是英籍日裔小说家,1954年生于日本长崎,5岁时随其父前往英国定居,他的特殊身份使得他对日本和东亚文化有着特别的关注。《浮世画家》曾获得英国及爱尔兰图书协会颁发的惠特布雷德小说奖,并进入英国及英联邦地区最大文学奖布克奖提名名单。小说描述了主人公小野对于二战时期日本的回忆以及他作为一位军国主义画家在战争前后的心路历程。《浮世画家》涉及了艺术家与时代的关系,陆建德先生认为,艺术家与时代的关系这时而亲密,时而紧张。

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17世纪—19世纪)兴起的日本传统版画,注重线条、色彩,具有平面感与装饰性;19世纪末浮世绘传入欧洲之后对欧洲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莫奈、高更、梵高等众多杰出的欧洲艺术家作品中均可看到浮世绘的影子;而到了20世纪20、30年代,随着日本国门的打开,欧洲注重明暗、体积的艺术对日本的传统艺术产生了冲击。一批保守、传统的画家主张维护和坚持纯粹的日本风格。而当时正值日本军国主义当道,艺术的传统派被日本军国主义所利用,变成了排外性的艺术狂潮和军国主义的宣传内容。

小说主人公小野当时也被卷入了这一场时代的“阴谋”之中,用狭隘的政治正确看待艺术,背离了艺术的宗旨。在小野的回忆中,他不断地为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寻找借口以求心灵的排解,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显然没有摆脱时代为他谱写的命运曲。正如陆建德先生所言,时代与艺术的关系是复杂的,那么紧随时代的艺术一定是好艺术吗?

讲座中,陆建德教授举了20世纪30年代德国反对“颓废艺术”,很多艺术家在所谓的正确观念的引导下,走向了偏差道路的例子,以及苏联时期艺术程式化的例子,向观众阐释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二者都是在强有力的时代背景之下,紧跟时代之声而产生的艺术,但从本体出发,二者都有悖艺术本质与宗旨。陆建德先生谈到:“当时代的共性占据了压倒性的地位时,艺术家往往处于劣势,时代会对个人的创造性形成影响。会形成一个大部分人所认同的程式(convention)。”程式化的艺术在各个国家的历史时期中屡见不鲜,例如中国自古以来就用“梅、兰、竹、菊”来表现文人高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就是一种程式化的体现;再如中国的六七十年代,大部分的艺术创作中人物都是刚毅、正直、充满能量感的式样,画面构图大多以英雄人物的放大为准则,这是程式化的表现,带有很强烈的时代印记。

陆建德先生认为,当时代的声音过于有力,形成了程式化时,反而不利于艺术的发展和创新,这时则需要个人的声音。从这个角度讲,新文化运动是值得肯定的,它提倡发出个人的声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鲁迅先生是一个“个人无治主义者”,他不拘束于传统,成就了新的文学。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研究院,陆建德先生在讲座中谈到:中国的现代文学绝不守成,而是开放自己,也接受他者,文学与美术是共通的,在美术方面,中国也应该做出同样的思考。

所幸的是,在中国的美术界,向来不缺敢于与时代之声对抗、敢于与程式化对抗的声音。20世纪中国有许多艺术家到国外去学习,在文化的交融中开放新天地,成为了对中国艺术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力的重要艺术家。不同的文化交流所迸发的创造力要远远大于简单的重复,《浮世画家》主人公小野对守护日本纯粹性的焦虑反而将他引入歧途。因此,陆建德先生认为,我们也要对自己有所认识和了解,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辉煌的绘画传统。在不同的文明中都会出现“反叛”,中国也是这样的,我们谈中国的艺术、文化必须把它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而非一成不变地守着传统,但也不是一味求新求变,有许多的优秀文化和艺术并非“纯粹”。

艺术家与时代的关系特别复杂,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下创作,在反映时代的同时希望突出个性,于是时代与个人之间形成一种张力,这种张力会给艺术带来创新的契机。陆建德先生的讲座“艺术家和他们的时代——从石黑一雄的《浮世画家》谈起”在短短几个小时的讲座之中与观众分享了艺术家与时代关系的宏大命题,并非为了给这一命题作出一个准确回答,而是为现场观众以及艺术家们带来了思考的契机,也为之提供思考的方向。

文丨钟钰炜
图丨胡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