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综述|构建新时代美术评论的中国学派——中国文艺评论(中央美术学院)基地首场研讨会召开

时间: 2022.11.2

2022年10月27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指导,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文艺评论研究中心、中国文艺评论(中央美术学院)基地共同承办的“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加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研讨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来自中央美院、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画院、《美术》杂志社、《美术研究》杂志社、北京尤伦斯美术馆等高校和艺术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等媒体人士共计5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会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中央美术学院)基地主任范迪安主持。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加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研讨会现场 

范迪安院长就本次会议的学术立意与研讨主题展开阐述,他指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结合本单位、本领域未来的发展形成新的思考,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建设和评论人才培养要立足新时代文艺评论建设,从理论研究课题、人才培养方式和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入手,形成建设规划和工作方案。本次研讨会旨在邀请专家学者共议如何构建打通壁垒与学科界限,形成综合、共享的全新人才培养机制,研商美术评论如何能从美术专业领域面向更大的社会传播,在专业领域和社会文化建设中发挥评论作用。

研讨会围绕“美术评论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美术评论的历史方位、美术评论的时代现场、美术评论的话语文脉、美术评论的方法实践”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4.JPG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中央美术学院)基地主任范迪安主持研讨会

一、中国美术评论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方向

本次研讨会中,校外专家、学者的主题发言追溯了美术评论的历史方位,分析了当下发展现状,并对美术评论及其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_45A8421.jpg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尚辉发言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尚辉在题为《美术评论纳入学院人才培养机制,提升美术评论对当代美术理论建设的学术影响力》的发言中论及美术批评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并指出了现阶段美术批评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通过回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术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尚辉指出,美术批评工作者必须不断筹备中外艺术史的知识谱系,不断增强、更新中外现当代艺术理论的知识框架与认知方式,并在这两者之间不断敏锐自己的感性审美判断力,这些要素在美术批评人才的培养中缺一不可。但是,新世纪以来博士论文写作视域以及学术期刊对论文刊作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美术批评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一方面,美术评论难以作为学术论文与学术研究范畴而常被青年学者忽略;另一方面,论文的写作体例与方法也导致青年学者不善于写短小精悍的评论文章,而常见于用史料堆砌或用材料演绎某种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由此代替自己对创作问题的思考及对中国美术创作实践的分析和判断,丧失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立场和辩证方法。中国文艺评论(中央美术学院)基地的揭牌,一方面意味着美术评论人才的培养纳入了学院人才培养的机制,另一方面意味着把美术批评人才的培养置于不断发生的中国当代美术实践高地,以此提升当代中国美术批评的水准,形成当代美术研究的文本,建构当代中国美术自主发展道路的艺术理论。

5.jpg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彭锋线上发言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彭锋在题为《当代美术评论的视野》的发言中从学习二十大报告的体会谈起,回顾了过去一个世纪的三种文化视野及其强调:国际视野强调普遍性,世界视野强调多样性,全球视野强调普遍中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彭锋提出了第四种视野,即人民视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结合形成的是人民文化,其一方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力求达成共识。与全球化是统一平台基础之上的多样文化不同,人民文化追求的是多样性之上的统一性。尽管人民的生活方式非常不同,但是对美好生活的愿望是一致的。

_45A8450.jpg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洪亮发言

北京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洪亮在题为《先研究,后发言》的发言中从美术评论的方法实践谈起,强调了展览和评论工作中前期研究的重要性。前期调查与研究构成了后续发言的所有依据,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形式,是从物到感觉这一唯物主义认识方法的具体体现,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客观规律的基本途径。吴洪亮强调,“实事求是”是评论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应该遵循的最基本原则。做评论不仅应该重视前期研究的主动性与客观性,也要怀揣真诚与严肃,切不可空洞地阐明与妄议。评论工作不应是写简单的推介材料,而应该讲有道理的话。

二、大美术学科布局与美术评论人才培养

正如范迪安院长在揭牌仪式致辞中所示,中央美术学院在百年发展中形成了今天称之为大美术的学科布局,造型艺术、设计艺术、建筑艺术与艺术人文四大学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全球美术教育中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国优势与中国特色。本次研讨会中,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各专业的专家、学科负责人等从艺术教育及各学科视角,阐述了美术评论、艺术史与评论、设计评论、建筑评论等维度的历史与现状,并为各自学科下纳入评论人才培养提出了具体设想与方案。 _45A8525.jpg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邱志杰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邱志杰围绕《提升美术评论的人才培养意识》展开发言,就美术评论专业建设谈到了具体举措。第一,在立场和导向上,增强文化自信本身意味着要用中国的价值观和立场去评论全世界的事情。如人文学院李军院长正在做的跨文化艺术史研究所示,这种体现中国立场与价值观的全球艺术史的视野是我们艺术观和美术评论的基础。第二,建立专业和学科需要注意方法论的建设。要求明确的方法意识,在惯常使用的图像学、社会学、心理学、跨文化等方法外,还要从中国传统深处去寻找发展的理论。第三,培养人才要设计体系与制度。在提升所培养人才的知识广度和思想深度之外,还应提升评论人才研究艺术家的能力,尤其是细读作品、体会作品的感受力,锤炼评论人懂作品的能力,这一点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优势。此外,要注重培养人才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的提升。包括善用各种文体来做评论,应该开始有一种本体意识和写作意识。第四,要有鲜明的时代意识,注重美术评论发表平台的改变。在传统纸媒之外,音频、语音导览、视频、短视频等各种新媒体传播方式都应成为文艺评论发生作用的渠道和平台。

8.jpg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李军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李军以《实践“感性学”》为题,从美学的概念发展谈起,回顾了从美学最初的“感性学”本意到康德“判断力”的传统。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学自身的传统面对的是一个最直接、最个别的、最主观的感知或情感问题,尽管后来的美学家因为要构建哲学体系而认为这是一种低级知识论。但李军认为,美学和艺术如果要构成一种关系,就应该要回到美学最初的时代。美术史研究首先强调的“美”就是一种感性的判断力,它必须从作品出发,这和评论的根本一样,只不过美术史研究的是过去时代的艺术。当美术史与评论发生关系时,面对的是今天的现象,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把古代带到当代,使古代成为当代生活的一部分,这一过程要求一种新的美术史意识,其强调一种“共情”而非“共利”。跨文化美术史能够流行正是因为它切中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交叉、相互影响与共同生成,当代的美术史研究就是要揭示出人类共情的基础。

9.jpg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余丁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中法)艺术与设计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余丁以《建设新时代的美术评论的央美学派,培养面向未来的美术评论人才》为题,从美术评论的视角回顾了几代美院人的努力和形成的学术特色。中央美术学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代史论家美术评论成果,其特点在于:第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坚持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精神,坚持美术创作,美术评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第二,始终关注中国当下美术创作和发展方向,以评论把握方向,以评论促进美术发展,主张美术评论工作者应该深入到美术家的创作实践,深入了解美术创作本体问题和深入了解美术家的艺术观念、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准确把握艺术风格,并形成价值判断;第三,几代先生都保持了朴素、通俗易懂的文风,让大部分人能够了解中国美术创作,扩大了美术的社会传播;第四,始终站在全球美术创作的视野,讲好中国美术创作的故事。在美术评论人才培养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目标下,余丁提出,中央美术学院应该关注人才培养方面的三个方向:坚持大美术的办学方向,引导美术评论面向更广阔的美术创作实践;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美术评论要在全球视野下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10.jpg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朱锫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教授朱锫以《有关中国当代建筑创作评论的思考》为题,谈到了东、西方建筑领域视野之分野的根本在于建造传统和文化的不同,在反思如何能从西方建筑评论的“他山之石”中吸收营养的同时,也要意识到“他山之石”无法深刻解析基于中国文化土壤上的建筑创作,且应警惕深入文化局限性的陷阱。朱锫进而分享了自己对中国当代建筑创作评论现状的几点观察:第一,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缺乏自己的建筑理论,尤其是有关建筑创作的建筑本体理论匮乏,这导致在中国近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评论;第二,建构文化是建构评论的基础,这一点被当今全世界建筑评论普遍认同,这意味着需要培养研究中国传统木构体系与当代建造体系之间关系的建筑理论和评论人才;第三,建筑评论在媒体时代面临困境。图像影像还无法真实再现空间建筑带来的真实感受,建筑评论坚守对建筑本质的追求,避免肤浅表面的价值取向在当下意义重大。朱锫认为,一方面应该从作为“他山之石”的西方的现代主义理论中获得启发、吸收营养,另一方面应该立足于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建立由此生长出来的中国本土建筑理论,从而建构和完善中国当代建筑创作形成的一种价值体系,从文化的角度上来建构更加丰满、完整的、全球的建筑评论体系。

11.jpg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邵亦杨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邵亦杨以《他山之石,艺术评论的感知力》为题,结合自身治学和国际交流经历,同样谈到了对“他山之石”的观点。西方美术史作为“他山之石”,是一块重要的领地,我们对其态度不应是放弃而应强调用自己的方式来研究它。研究西方艺术史不意味着简单地介绍或引介他人,而应在全面、深入的研究基础上实现中国自己的研究。邵亦杨继而举例说明,中国对西方艺术史论的研究视角会反之补充、影响西方人的书写视角,从而强调了文化应在交流中成长的观点。此外,邵亦杨认为还应在研究艺术史的基础上加强当代评论,增强对当代社会、文化和艺术的感知力,且应与造型学科、设计学院与建筑学院有更多的交流,以此增强中国当代艺术评论的影响力。

12.jpg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海军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海军则以《加强评论人才培养,构建中国评论体系,建设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的新优势、新特色》为题,分享了对设计评论现状分析及今后人才培养的方案。就现状来看,一直以来设计评论的介入并不充分,其体现在设计产业体系或者设计实践体系对于设计的专业工作的总介入性需求,以及专业主动介入的意义不够;另外,介入以后产生的回应(主要是使用者感受与价值)也同样不足。海军谈到,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立场的清晰方位,随后应该思考的就是设计评论的方向应该去往何处。另外,谈到设计评论的方法问题,有别于建构在美术史体系下的传统设计师写作方法体系(其更多强调经典作品、经典风格),而今天向日常生活的转向使得每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下的设计及其价值正在产生作用,以此来对设计形成阐释和理解。进而,海军谈到了设计评论体系建构和人才培养发展的具体方案:首先应建构在大美术这四大学科的基础上;其二要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程,设计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推进手段一定会在中国式的现代化立场、实践路径和实践方案中起到具体而广泛的作用;其三,要注重设计评论的前瞻意识,以未来素养指导当下行动,以未来思辨力来审视当下的行动和实践,要在行动中去建构评论体系;其四,正确理解今天的全球在地化或在地全球化影响着构建设计评论的视野。基于以上方案,海军提出,可以从三种研究类型的方向上去建构,即,关于设计的研究、为设计而研究以及通过设计做研究。

截屏2022-10-31 下午3.58.08.png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文艺评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礼宾在研讨会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文艺评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刘礼宾在题为《积极推进美术评论学科建设》的报告中回顾了“艺术批评”在中、西方的发展与学科建设历史。在我国,2011 年“艺术批评”作为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下设的二级学科内最终被确认,这使得无论从学术层面上来讲,还是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讲,“艺术批评”均可成为一个研究边界相对清晰,研究对象相对明确的高校专业设置。具体到推动艺术批评的学科建设,刘礼宾认为,尤其要注意基础文献的积累、批评观念史的梳理、批评方法论的研究,以及针对批评的理论反思等。理论的启示从来不会外在于艺术创作,而是对其有启发和引导作用。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文学艺术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软实力。构建“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话语体系”不仅是是一个理论问题,也具有极为迫切的现实意义。艺术评论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活动,也是阐释、解读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助力,是艺术作品进入艺术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三、文艺评论的写作、意识与维度

研讨会中,与会嘉宾的主题发言及报告还涉及到了文艺评论写作的现状、应该努力的方向和具备的意识,及其与创作现场、人才培养之关系等维度。

14.jpg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负责人、教授于洋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负责人、教授于洋以《通过人才培养,强化新时代美术评论的锐度、温度与纯度》为题,讨论了文艺评论如何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相契合,建构中国文艺评论、美术评论的现代化。在新时代中重拾美术评论的话语权,重塑艺术批评对于艺术生态价值的作用,首要前提是美术评论及其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紧扣社会时代的脉搏,评论家应该谈出真问题,关注真正的好作品;其次,评论家要坚守良知,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进行学术批评、艺术批评,不能被市场所裹挟,不能人云亦云。另一方面,在追求锐度的同时,也应该保持评论观点的深度,一篇好的文艺评论绝不应仅仅满足于小圈子、精英群体内部的影响,而应面对更广阔的受众;与此同时,优秀的美术评论同样应该在专业圈子里经得起推敲和考验,这就要求美术评论的本体质量要过硬,因此一篇好的美术评论不仅要求锐度和温度,也要有纯度。就美术评论而言,纯度指的是观点的深度和纵深度,指向的是观点的深度和精准度,意味着对于美术本体认知的专业度和评判的准确。于洋认为,对美术评论而言,锐度、温度和纯度是三个最为重要的价值维度,其背后对美术创作和欣赏的深化,艺术市场、生态角度的净化,艺术本体认知角度的纯化,则是当下美术评论、美术批评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15.JPG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张鹏在研讨会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张鹏在以《把文艺评论写在创作现场》为题的报告中,谈到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的《美术研究》将积极配合基地工作的建设发展和美术评论的学科建设,围绕“把文艺评论写在创作现场”的新要求展开工作:第一,创作现场是美术评论安身立命之所在,深扎创作现场才能形成独具慧眼的艺术判断与发现。《美术研究》将持续深入艺术创作的现场,密切关注艺术创作的前沿趋势;第二,创作现场是美术评论凝练语言与评价、脚踏实地发现真义之所在。置身多彩的创作现场,记录研讨呈现活泼泼的创作生态、创作规律和创新发展,也是新时代文艺繁荣发展的信心和底气;第三,创作现场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高地沃土。《美术研究》将以大美术的格局为基点,助力人才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在创作现场铸就知行合一的初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形成文化自觉自信自强。

16.JPG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兼教学部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葛玉君在研讨会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兼教学部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葛玉君在题为《把握主动性 建构新格局》的报告中谈到,在近些年美术学科、专业发展建设的现状下,“美术评论”可以从“史论”“策展”与“评论”的维度关系中展开讨论。相对于“史论”侧重于历史性研究;“策展”注重艺术现场的“当下”属性;而“评论”则一方面是对艺术现场与时代关联的梳理与研判,同时则更具有某种导向性、立场性乃至历史主动性的话语建构。此次中国文艺评论(中央美术学院)基地揭牌,其一,有助于形成三驾马车(史论、策展、评论)相促共构的新型学科架构;其次,促进建设具有美术学院以视觉为主体特征的文艺评论课程体系;第三,开展以“中国式”评论为导向的批评话语的历史主动性建构。“中国式”美术评论正是“中华传统美术批评术语”与“当下美术发展现状”及“前沿领域”的某种相互激活,具有明确的时代切入感与价值导向性。

17 2.jpg中央美术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兼人事处处长、中央美术学院文艺评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傅怡静在研讨会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兼人事处处长、中央美术学院文艺评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傅怡静在《加强美术评论人才能力培养》报告中提出,美术评论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一往情深”的感知力、“一斑窥豹”的洞察力,“一字不苟”的阐释力,这需要在美术创作的现场观看、在文艺理论的学习思辨中不断浸润,并涉猎基本的创作体验,多维度塑造、培育出独立深刻的思想能力、敏锐共情的审美能力、文质兼备的写作能力。聚焦之论要应时发声,言之有物,凿凿有据,褒之有因,贬之有理,实事求是,切中肯綮。具体到美术评论相关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傅怡静认为,亟需推进的问题是中国美术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无论是中国传统绘画批评文献的理论深耕、批评话语的历史流变,还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新的话语体系建构,都是相对薄弱的。学校课程设置里中国美术批评史目前还是缺席的。美术评论在新时代的历史契机下,走到了可以用“中国式”的美术批评话语建构本土美术批评理论体系的时候,譬如研究传统画论的诗性阐述与品评标准、中国特有的审美范畴及其人文精神的价值等等,都是通过中国美术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建立加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加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研讨会现场

最后,基地主任范迪安院长对专家的发言进行了评议总结。他表示,中国文艺评论(中央美术学院)基地将和相关专业学院一起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逐步落实、推动相关工作。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机遇,美术评论人才培养要有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要充分发挥“大美术”在美术评论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打破学科壁垒、打通学科界限,形成综合共享的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端文艺评论人才提供有效支撑。要围绕美术评论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集中攻关,建设中国美术评价体系,加强全国美术评论领军人才培养,切实发挥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在创新基础理论、引导创作实践、提高社会审美、引领价值风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繁荣发展新时代文艺事业贡献力量。

文|艺讯网、中央美术学院文艺评论研究中心

现场图|艺讯网:李迪、宣传部:宋曼青 李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