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深度丨未竟之论:中国影像艺术三十年研讨会纪要

时间: 2017.9.11

一、概述

2017年8月28日-30日,为期三天的“批评理论前沿:2017察尔湖论坛——中国影像艺术三十年”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察尔湖风景区举办。此次研讨会由陶咏白、贾方舟联合发起,孙振华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小彦担任学术主持。学术委员包括朱青生、殷双喜、王端廷、佟玉洁、何桂彦、冀少峰。

始于2014年的“批评理论前沿”论坛已在湖北神农架成功举办了三届,分别对“中国行为艺术三十年”、“中国女性艺术三十年”、“中国装置艺术三十年”进行了梳理和学术研讨。该系列论坛是以批评家的视角,去讨论中国当代艺术的实践。鉴于影像艺术在当代艺术领域的广泛度和重要性,2017年,中国艺术批评基金会在察尔湖开发有限公司、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的支持下,聚焦“中国影像艺术三十年”,亦逐步完善这一系列研讨会所涵盖的当代艺术主要形态。

本次研讨会所讨论的是广义上的“影像”,包括摄影、录像、新媒体艺术等发端于摄影术的艺术实践,而非狭义的video(动态影像)。所讨论的艺术家,是持续使用影像这一语言作为职业创作媒介的,而非偶发或客串使用影像的艺术家。

在今天,影像即世界。作为视觉时代最主要的视觉产物,影像已无所不在地塑造信息的传播,人们的思考与生活方式。置于中国情境下,从八十年代“纪实摄影”开始酝酿发酵,到九十年代蔚为大观,在填补历史空白的同时,也走到反思的拐点。与此相对应,一种被命名为“观念摄影”的实践,慢慢成为极具潜力的创作媒介,经由创作者对影像的挪用、重构而产生的观念表达,影像创作越来越趋像于一种观看、语言与传播的实验。与静态影像——“纪实摄影”和“观念摄影”几乎同时出现的是动态影像——独立纪录片和录像艺术,冠以“独立”之名,更强调的是创作者的个人立场与文化价值。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拍照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催生出一种全民生产与消费影像的时代症候,影像不再是观看世界的媒介,影像就是当今世界。以影像为媒介的观看和创作进入“科技雕塑社会”的全新阶段,面对迅猛迭代的技术环境所构筑的沉浸式奇观社会,试图厘清影像艺术在中国的前世与今生,困境与未来,意义重大。

二、专题报告

本次研讨会的专题报告持续一天半左右时间,十三位中青年学者分别对摄影的基本理论、摄影的历史、影像的专题性问题、影像实践个案、影像教学进行了专题发言。

1、摄影的基本理论

关于摄影的基本理论,中央美术学院的殷双喜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王端廷教授以及中山大学的冯原教授三位学者的发言多有涉及。

殷双喜教授带来主题为《影像艺术中的时间与历史》的发言。他援引波德莱尔对于现代性的定义“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类比影像艺术亦如此。如何从短暂的瞬间获得转变,进入永恒和历史,成为考量影像创作的价值标准。在影像爆炸的时代,人人都能生产影像,艺术影像与日常影像是否存在界限?他提出选择即界定,因而影像是一种符号意义的赋予与发布,这种选择的标准也成为本次研讨会值得探讨的话题之一。随后,殷双喜谈到摄影与绘画的关系,摄影术的发明成为20世纪写实绘画走向衰落的原因,使得现代绘画走向一种对内心的探索而非记录与再现。然而影像从一开始出现就在向绘画学习,进而能在高度写实中传达一种高度的抽象。当艺术走向后现代,影像也处于“后影像”时期,影像艺术的创新更多依赖技术的不断更新,但技术的变革不能掩盖我们在艺术表达中对“内心”的追求。反观今天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声光电作品,青年艺术家在技术敏感和技术利用的优势之下,还能带给人什么?当下影像跟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也存在从古典、精英向大众、日常转换的困境,即对一种稳定价值观的忽视。如何从一瞬间转换为历史,仍是一个影像创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王端廷教授的演讲主题为《一念之间:作为观念艺术的中国当代摄影、影像和数字艺术概述》,这是王端廷作为策展人为2015年3月到6月在湖北合美术馆举办的“茅塞顿开:中德观念艺术比较研究展”写下的长文。除了介绍观念艺术的范畴及其在中国的兴起过程,他着重笔墨概述了当代摄影、影像和数字艺术这三种相对新兴的观念艺术形式在中国的产生、发展过程及特征。他运用当代艺术史的眼光对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剖析,宏观目前影像艺术与数字艺术的发展水平及可能性,并思考其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冯原教授的演讲《合影与影序——影像世界的视觉社会学》,更像是对影像作为一种语言所展开的“语法分析”。他讲述了影像言说的符号编码以及影像观看的不确定性,我们如何理解瞬间的意义?作为一种时间切片,影像的意义在于人的阐释,观看即解释。冯原在传播学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像的叙事域与图像域,解读了影像的三个程序以及拍摄的三个程序,并得出影像的社会学意义——镜头塑造社会。最后,他谈到本次发言的核心——何为影序?这是一种合影经济学,影序的语法是由合影的对象关系所决定的,自有一套矢量计算和符号学判断的方法。

2、摄影的历史

关于摄影的历史,来自中山大学的杨小彦教授与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蔡萌副教授都做了专论和细致梳理。

杨小彦教授所做的《摄影进入中国》讲演,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一幅摄影术进入中国百年来的历史图景。早期摄影随着殖民主义进入中国,留下很多19世纪中国民间、城市的生活影像,杨小彦以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及在历史脉络之下的夹叙夹议,把近年来中西方学者关于摄影发生的观点及评论逐一带过。他开篇即以郎静山为例,通过早期中国对摄影的价值判定——不入画品,进入郎静山的意义。他讲述民国摄影艺术家反西方(民国东西方交融之文化困境)、反摄影(抵消影像之瞬间性)的文化现象,进而提出一个更重要的议题:在中国,镜头如何构建意义?此外,杨小彦还谈及自己颇感兴趣的“摄影的物性”,对影纹这一摄影的物理属性进行了分析。

蔡萌带来《纪实与摄影:中国当代摄影的交替推进》的发言,从宏观的角度呈现了一部中国摄影史。以晚清摄影、民国摄影和新中国以来的摄影(又分为“十七年”摄影、文革摄影、新时期摄影)为时间线索,对每一时期的代表艺术家及其作品进行了概览。此外,蔡萌也谈及“何为纪实摄影”、“何为观念摄影”的概念界定,以及近年来在摄影领域的策展实践。

3、摄影的专题性问题研究

北京大学的朱青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的李笑男副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副研究员佟玉洁、中山大学博士郑梓煜、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葛秀支从不同维度对影像或反影像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朱青生教授近年来在研究著述之余,潜心于观念艺术创作。本次发言《反影像》即是基于自我艺术实践的一种经验反思。他谈到他在1994年到2004年十年间创作的一批影像作品《滚!》,灵感来自1994年欧洲局部战争中,一位德国战地记者被击中,摄像机滚落下来后镜头定格在路边的草和通往远处的路,朱青生开始对这种“失控”的镜头产生兴趣,并由此对过往所接收到的媒体信息产生怀疑,这些经过剪辑和筛选的图像反映出人类被权力、资本控制和操作的景观社会,对此,朱青生用影像实践的方式进行对抗。此外,朱青生还谈到很多利用影像形式进行创作,却无法归类为影像艺术的“第三种艺术”,传统的摄影或录像艺术更注重内容,而越来越多艺术家的创作可能仅仅借助影像的手段,更看重生产的过程、背后的观念以及展示的方式,这类边界打开的跨媒介作品很难进行归类。

与朱青生的“反影像”理论具有类似讨论范畴的是青年学者郑梓煜对于当下青年艺术家“反摄影”实践的观察。郑梓煜的发言基于他的一个展览计划“釜底抽薪:中国影像艺术中的‘反摄影’实践”,他列举十余位艺术家,突出他们“反摄影”和“反物象”的立场,着力点在于对摄影的“突破”而非“守护”。这些艺术家的创作与影像有或多或少的关联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照相机、镜头、感光过程等摄影的基本要素,而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材料和媒介,形成独特的个人语言。我们无法定义这是否属于摄影创作,但“是什么”值得研究者进一步考量。

两位学者的发言内容掀起了与会学者激烈讨论的第一个高潮,这些跨媒介甚或跨学科的“影像”艺术创作,关乎摄影的定义、边界及其语言标准的界定等本质性问题,从而引发了学者们长时间的竞相热议。

此外,几位女性学者也分别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了演讲。佟玉洁以近年来流行的“自拍”现象作为切入点,从自拍的关键词“自我成像”分析其所包含的大叙事与小叙事,进而谈到“角色的介入”与“角色的超越”。佟玉洁列举辛迪·舍曼和中国艺术家杨文萍的创作实践,讲述不同的自我成像中呈现出来的创作叙事。

李笑男发表了《创伤的回返与变形——中国当代影像艺术中的“重复”及其语言衍生》的演讲,从对1988年以来影像艺术实践的研究转向从影像内部语言中进行探索,李笑男近年来的关注点进入更细节的层面。通过观察多位艺术家的影像实践,她发现了在很多创作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特征——重复、循环与创伤表达。她从心理层面的进行了分析:强迫性重复是创伤的症候,为了修复创伤,艺术家会在作品中不断表现重复和循环,而重复衍生出来的语言还包括恋物、碎片化,以及陌生化——遇见另一个自己的怪异。

葛秀支带来《敏感的身体——西方女性艺术身体研究》,身体在后现代摄影中成为重要的议题,因此讨论影像中对身体的“观看”不失为一个有意思的角度,在细数身体的含义、作为最美消费品的身体,身体的功用性美丽,身体的社会模式之后,葛秀支并未对“身体”与本次研讨会主题“影像”之间的相关性做过多的阐述。

4、影像个案研究

美术批评家贾方舟先生题为《米开朗基罗的情诗:耿雪的影像作品》和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翟晶题为《权力的谱系:姚清妹与陈滢如的影像艺术》的发言内容都专注于影像艺术实践的个案。

贾方舟为在座学者介绍了青年艺术家耿雪的作品《米开朗基罗的情诗》,作品以影像的方式呈现,记录的是用泥土塑造一个人从诞生到死亡的全过程,艺术家耿雪用双手推砌和揉捏,逐渐塑出一个平躺的男人形象,按部就班的学院雕塑工作流程如同一个标准的教学片,然而影像字幕却是米开朗基罗写给同性恋人的情诗,文字与画面内容相互呼应。她给予泥土中的人以“力”和“气”,赋予他生命,又亲手冷静地截切掉他的头和四肢,盖上白布,喷水保湿。充满宗教感的音乐和带有某种神明昭示的炽烈情诗让观者产生撕心裂肺之感,爱与欲望、柔情与暴力形成强烈的内在冲突。

翟晶所通过两位女艺术家姚清妹与陈滢如的作品,分析和解读了影像艺术背后的权力谱系,姚清妹是生活在巴黎的浙江籍艺术家,她的作品主要反映了对权力的解构和滑稽的讽刺,台湾艺术家陈滢如的权力三重奏则是从神秘学的角度介入到对权力的观看。

5、影像教学研究

来自鲁迅美术学院的摄影系主任刘立宏教授做了《传承与突破:摄影专业教学的三个阶段》的报告,介绍了鲁美摄影系的教学历史,将本次影像研讨会的视角从理论、批评的层面拓展到教学研究。作为全国美术院校中首创图片摄影系的引领者,从最初比较传统的图片摄影、影视摄影教学,到逐渐增加摄影观念及表达方式的研究,再到05年至今的阶段,更加强调影像创作中的跨媒介运用,鲁美摄影系走过了三个阶段共三十年的历程。

三、研讨议题

在每一阶段专题报告之后的提问讨论时间,与会学者对“反影像”与“反摄影”、“影像艺术的概念与边界”、“影像创作的语言标准”、“纪实摄影”与“观念摄影”、“当代艺术语境中的影像艺术”等问题就已形成了激烈交锋的局面。在此基础上,主持人孙振华和与会专家学者一起提出自己对影像艺术最感兴趣的问题,最终形成十个议题,在会议后半程的现场研讨环节进行深入讨论。

这十大议题包括:1、由摄影引发出来的影像艺术发展到今天,其基本定义、类别、特征和边界的问题。2、摄影与录像艺术的本体语言和技术基础。3、如何从当代艺术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影像艺术30年的发展,当代艺术与影像艺术的关系如何?4、在影像艺术发生代际转化的今天,影像批评的知识背景、话语方式、学理和方法论如何与之相适应?5、当代影像艺术的批评标准是什么?6、对影像艺术未来发展和趋势预测,在高新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影像艺术未来前景如何?7、视觉文化研究和影像艺术研究的关系。8、影像艺术所涉及的伦理问题,拍摄与被拍摄者之间的伦理问题。9、30年来,中国影像艺术的基本范式、路径、潮流和发展阶段。10、2000年中国影像生存环境的变化、影像艺术的展览制度、收藏和国际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学者们在十个议题中挑选了1、2、3、4、9这五个议题方向进行了相对充分的讨论,使得很多久未形成定论的影像内部的学术问题有了一个基本的轮廓。尤其就第一个问题“影像艺术的基本定义、类别、特征和边界”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讨论,在积极发表了很多确定与不确定的分析之后,影像艺术是否能够被定义?学者们又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及质疑。

四,未竟之论

由于筹备时间较短,与会人员数量、背景、结构不完整,加之会议时间的限定,本次研讨会留下许多未竟事宜。学者们不畏打破常规,而是以一种比较严谨的学术态度,尊重未竟的讨论,计划在之后充分准备的条件下择期再举办一次研讨,并完成评选。

从研讨会所聚焦的影像艺术的类别来看,本次讨论未能涵盖所有的类别——摄影、录像、新媒体等,而是基本形成以“平面摄影”为主的讨论范畴,并尽可能对其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所触及。对于已经进行过比较充分讨论的五个议题,还有一些模糊不清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厘清。对于剩余的五个同样重要的议题,有待进一步展开讨论。而此次研讨会最为重要的一个决议,则是暂不进行“三十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三十件影像艺术作品”的评选,待学术委员会成员将中国影像艺术的相关提名资料进行充分的筛选,对三十年来的所有类别的影像艺术作品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全面扫描后,再举行更有说服力的评选。

据悉,“影像艺术三十年”系列研讨会全部结束后,学术委员会还将计划把与会嘉宾提交的论文、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影像艺术大事记、会议纪要和图片、中国影像艺术三十年来最有影响力的30件作品等内容结集出版为《中国影像艺术》理论与批评文集。对于影像这一门新生又日新月异变化的艺术门类,未来具有宽广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也许正如与会学者殷双喜所说:本次研讨所进行的这些工作还只是一个开始。

文/朱莉
图/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