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畅
2014年从央美附中毕业,同年考入中央美院,次年进入雕塑系,当了四年班长,做过学生会主席,喜欢雕塑,rap,健身和篮球,从2016年开始担任中央美院男子篮球队队长。获得2015——2019学年三等奖学金,2015和2017学年潘绍棠奖学金,2017年周大福奖学金,2019年衣恋优秀毕业创作奖学金。
《石记》
先说说毕业创作吧,选规则大体量方石料,取古人刻碑记事之意,每天从小我出发,做日记刻下,拓印在纸上,第二天打磨掉,保留下打磨掉的石粉。最后,剩余方石与石粉并置,拓纸和工作视频一起呈现,引发对时间,对“过去”的思考。打磨下的石粉是工作量,是时间的固态呈现,让虚化的时间,历史可触摸,一次次刻下的文字被打磨,也是存在和消失的思辨。
首先,我对作品的定位是一件开始和结束模糊的持续性的有过程感的作品,同时,毕业展览上的展现也只是一段工作的呈现,没有标志性的起止感,也没有很强仪式感的结果式呈现,需要用到影像记录,但是每一天做一样的事,相同而有不同,重复而又更新,要有禅修者修行的感觉,甚至是苦行僧,不去想进行了多少天,也不去想什么时候要结束,无限的弱化自我意识。
工作视频播放过程中,观众不管从何时进入,所看到的大致内容都是一样的,但又都是仅代表某一天的,独一无二的。不去想要把石头刻成一个什么样的效果,或者说结果,只是单纯营造一种无始无终的刻字,打磨的过程,强调过程性,时间感,摆脱“结果衡量标准”对我创作的影响,也改变人们以这样的眼光去看待我的作品。
关于“结果衡量标准”的思考贯穿了我大学的几年,并在毕业创作的推进中越来越清晰。由于专业的原因,我发现在艺术学院和一定范围内的艺术圈子,大家在做作品时习惯于去预先设定一种“效果好的”“讨喜的”作品结果,而人们在欣赏与评判作品时也会以之前预设的“美”“精致”这样的刻板印象来评定喜好和优劣。在我看来,这样预先设定的讨喜结果和思维中的刻板印象即是桎梏我们的“结果衡量标准”。如果遵循它的话,以艺术家自居的我们如何能启动新的对话,给人们制造重新感知世界的机会?如何刺激他们的想象好让他们“活在提问里”?如何能让自己对一个不同于宣传中的世界的想象能力不会日渐式微?又如何能从“结果衡量标准”中把自己解放出来?
大学这几年,我想过成为篮球运动员,苦练技术,也梦想过成为fit专业健身运动员,勤奋健身,还对武学国术深深着迷,涉猎过八卦,太极,形意。在最后的一年中,才终于意识到我要为自己做一件作品,没有迁就,没有虚荣,要的只是对自己真诚,真实做自己。
在“学武”期间,我的学长,八卦掌传人崔施雨的一番话对我思路的影响很大,他在教我站桩时对我说:“我站桩时候师傅提到,抱臂要既向上又向下,既向左又向右,既向前又向后,初听很矛盾,这就是国术的哲学智慧,讲究的是搁置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就像高级的哲学思维是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道理相通,这番话为我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创作中为什么要预先设定一种“效果好的”“讨喜的”作品结果呢?解决这个结果真的那么重要吗?我的选择便是跳出这物质主义带来的机械式的宿命论,走出平日囿居的狭窄、可预见的范围。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我正走在路上。
参展经历
2015年中央美院春季下乡写生优秀作品展
2015年中央美院“足迹青春”主题创作展
2016年太原“钢铁之夏”国际青年雕塑主题创作营,作品《蚀》被太原市政府收藏
2017年中央美院雕塑系秋季陶瓷创作展“驯绎致瓷”
2017年中央美院雕塑系“义正言瓷”汇报展
2017年中央美院雕塑系“我的2017”雕塑系年度学生创作展,作品《九泉》获得优秀作品奖
2015——2019学年三等奖学金
2015、2017学年潘绍棠奖学金
2017年周大福奖学金
2019年衣恋优秀毕业创作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