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赵坚:园林·语言——以文化语言学对中国古典园林比较解读(八)

一.对比较解读的总结

文化概念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其精神或意识形态方面的内涵,即相对于物质现象而言的观念形态,因此,建筑文化也可理解为建筑现象所反映的观念。即阿摩斯•拉普卜特所谓的“建成环境的意义”(themeaningofthebuiltenvironment)。这里的“建成环境”即是广义的建筑概念,“意义”则反映了观念文化。

一般认为文化具有适应性、整合性和变异性,整合性指的是构成文比的诸要素或特点大都相互适应和谐一致。文化的整合性是由其适应性(对共同的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决定的。而文化的通约性比整合性更进一步。它是指同一文化的某些相近要素(比如各种艺术形式),在从现象到观念的不同层次的抽象中,有较为严整的对应与关联。文化通约性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文化通观的方法。

文化通观的思想方法最早也最自然的表现便是象征与类比。这一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尤为突出。以至于形成了一套通用术语体系。如“气”、“阴”、“阳”、“神”等等。这是东方整体思维方式的表现,而西方现代的系统理论、结构主义哲学和符号学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可以说。系统思想和结构主义方法为研究提供了形式化的基础,而符号学则提供了具体操作的可行性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以符号学的方法体系为中介,通过和中国文化语言学理论对比,解读中国古典园林视觉元素的形态、构成关系、表达意义、表达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选择这样的方法的前提是:1.中国文化语言学是在西方语言学基础上,针对汉语的诸多特点提出的理论。2.中国语言与古典园林具有文化关联性的。3.符号学在建筑领域的引入,已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并且由于它和语言学的关系,这容易担当中介的角色。

在对汉语语法、修辞研究的基础上,中国文化语言学提出了“流块建构”的语形观。这对于园林也是一致的。第4章中解读出的“视觉元素的组织方式代替了其本身的形态变化”,这与第6章中“句读功能代替了词法功能,只见句读不见词类”的特点是一致的,第6章中“主体控制,标景引胜”以构成景观序列的特点也恰好反映了第5章提到的“以游线为中心,注重心理景观空间”的特征。而第5章提到的这一特征又是以第7章中的“意境”来控制的。综合起来,它也是相类于汉语“句读本体,逻辑铺排,意尽为界”的整体语言特征的。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把古典园林语言的特征归纳为“景点本体、游线组织、追求意境”。它们实际上分别指涉了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如同金学智先生所说的“就是一个个意境单位、通过游览线和人们的审美脚步,串连而成为一个整体的园林意境系统。”

二.对当今设计的指导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关注生活环境,对园林景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大量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在消费社会的大背景下,往往流于表面的形式“借鉴”。一提到中国文化,往往就是仿古建筑、风水图形、传统装饰符号,真正有创新的作品并不多见。

设计是讲求创新的,因为要适应和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大致有两条:“以古开今”和“反古开今”。以往对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有意或无意的把文学式的想象置入其中,是一种以文载道的形式。研究大多停留在利用自然之中的水、石、植物,利用传统建筑所综合营造的文学性的情境的具体方法上,对传统园林设计总体控制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空间格局的规划处理上。而用西方建筑空间体系的分析,虽在局部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不同民族思维的差异以及中西园林在美学上和造园思想上的不同,使得这样的研究方式常陷于困境。这两种研究方式虽然有诸多成果和发现,但总令人感觉往往是形象偏多,对结构性的抽象以及形式与意义的内在关系的研究并不多。本文正是试图在这方面作些探索,为“以古开今”提供一些线索和参考。

西方传统园林的设计是以主体建筑空间为核心的,运用各种关系、空间或建筑实体组成空间结构的板块,前呼后拥,递相叠加,是一种空间型的构造。中国古典园林注重的是心理时空,特别偏重于时间。即使是空间,也常表现为“流动空间”,在结构上采用一组意形完整的整体逻辑表达铺排的方法,是一种时间型构造。西方园林是一种物理空间体,而中国园林是一种心理时间流,可以说西方园林是“法治”的园林,中国园林是“人治”的园林,中国园林有独特的人文性。

当今的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创新出符合当代中国人需要的,人文性突出的设计。在设计园林景观中的视觉元素时,不单纯照搬古典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借鉴这些元素的相互之间关系的特点,以意统形。

园林中建筑的艺术形象不在于单体的造型欣赏,而在于群体的序列推移。让人在连绵协调的运动中追求一种势、韵、味以至境界。中国古典园林的“魂”不是系于某个核心空间或建筑,而是系于各个空间实际上或逻辑上的时间顺序。在进行园林景观布局设计时,不单纯仿造古典园林的布局形式与“空间关系”(物理空间关系),而要紧紧抓住其意义的表达方式。注重人流动线的设计,控制人在行进中的“心理空间”,强调对象的可观性,强调“心理时间流”。

对一些约定俗成的传统景观类型进行运用时,要充分考虑元素的形态所传递出的含义是否能被当代大众所理解。也可以利用意象整体性的特点塑造为现代人所能理解的有时代性的新景观类型。

三.相关课题的展望

从学科交叉的角度出发,以文化的通约性为基础,在中国文化语言学和古典园林研究之间的交叉领域中巡游一遍以后,我对中国古典园林本身有了更加深入和广泛的认识,中国文化语言学作为一种比较的工具,提供了一些传统园林研究未明确提供的角度,这只是一种初步的尝试。但由于目前论述这些问题的相关论文、著作数量较少,可以借鉴的相关论据也不多,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整体性,所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复杂,在本文的介绍和阐述中难免捉襟见肘。这些都为论文的写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使得形式化的研究十分困难。似乎在建构的同时就面临着解构的要求。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认为对园林的研究不应该对多地停留在文学语言的感性描述上,当然,完全套用西方的形式体系也是不对的。或许这其中暴露的矛盾越深,就越有助于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本文的相关课题:

1.形式化理论的深化,结合实例作深入分析,可操作性的检验。

2.共时性的比较:中西方园林语言的比较乃至建筑语言的比较;另外西方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和现象学基础上的空间理论,以及“场所精神”、“模式语言”、“非言语表达方法”等提法,是否是一种向东方式的人本主义复归的趋势。

3.历时性的分析:应用本文提出的园林语言学的方法分析园林的历史变迁。可以从语法、语义、语用各个角度分别进行。

文/张铁

注释
1.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 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 黄兰谷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第98页 
2. [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 杜杉杉译.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第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