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重回线下,火遍全网!五组关键词回顾2023央美毕业季

时间: 2023.6.20

Featured Image.gif六月下旬,历时近两个月的央美毕业展迎来了尾声。实地到访今年毕业展的观众都多少有些“收获”:两三张书签和明信片,社交媒体平台增加的几个关注,无数张形态各异的作品照片,又或是现场偶遇的几场直播,听艺术家本人聊聊创作的前因后果。

自5月1日正式面向公众开展以来,2023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陆续走过研究生毕业展、本科生毕业展(第一部分)、本科生毕业展(第二部分)三个阶段。随着前些年活跃于学校公共空间中的“大白棚”成为记忆,本年度毕业展延续近两年对美术馆、石膏馆、7号楼、校史馆西厅等专业室内展示空间的集中规划与利用,继续以不同展览阶段的划分与展期的浓缩为方案,确保本、硕、博共计1300余名毕业生的创作与研究得以全部呈现。除了线下观众空前的观展热潮,较之前两年主推的线上毕业季,今年以“蔚然生长”为题的毕业季在互联网平台上的热度亦久居不下。

展览现场

经历特殊时期的教学形式与创作体验,回归群体的2023届毕业生一方面在毕业创作中直接或间接地回应着正面临修复的时代、群体与个体,一方面也展现出对国际视野、技术革命与普遍性社会焦虑的反思与共鸣。此外,带着因线下空间局限而迅猛发展的线上实践的印记,本届毕业生呈趋势性地自发活跃于短视频平台、各类社交媒体的线上展示、交流与传播环节中,与此同时也更自如地面对线下公众陈述自己的思考与创作。

当然,在关注到毕业生群体的面貌、心理与创作特点之外,在本届毕业展中,学院与不同院系专业在面对一个具有“新生”意味的毕业群像展示中也贡献了不少值得关注的崭新尝试。这些尝试提示出来自学院、社会与时代的设问与期待:当代青年艺术家与研究者应该具有何种视野维度?应当关怀并反思何种议题,以及应以何种态度面对艺术、工作与生活?在2023央美毕业季行至尾声之际,本文试通过五组关键词,回顾本年度三场毕业展的特殊“切面”。

展览现场

边界与包容

不论是源于美术馆展览空间的局限或是毕业创作在数量和体量上的整体性增加,在本年度毕业展中,不同学院与系别之间的展陈空间出现了更多地交叠与相互“入侵”。在5月1日及15日呈现的研究生毕业展中,四层高的美术馆空间中容纳了来自研究生院、设计学院、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学院、雕塑系、版画系、壁画系、雕塑系、油画系、造型学科基础部、城市设计学院等院系的毕业创作总计三千余件,且其中不乏体量庞大的各色媒介作品。在数量与体量的双重考验之下,清晰地以院系和专业划分展区与展线无疑颇具挑战,因此除了在三层出现的设计学院与雕塑系的展区相互“嵌合”之外,二层油画系展区也纳入了部分来自雕塑系和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的作品。

2023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二层展区有趣的是,面对这些起因于空间局限而不得不产生重叠的展区时,我们看到了一些试图将边界分明的“异质入侵者”转变为包容、开放之整体的一些思考与实验。较为典型的尝试发生于研究生展油画系展区中,来自德国的策展人海茵茨·诺伯特·约克斯(Heinz-Norbert Jocks)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副主任刘商英教授共同策划了一场“毕业展中展”——“从门槛到门槛”。展览主题源自于德国诗人保罗·策兰(Paul Celan)的诗歌,以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需要跨越的无数个“门槛”为喻,祝福毕业生即将从“学院”跨入“社会”的关键性一步。

“从门槛到门槛”展览现场,2023在这个关于来与去的故事中,策划团队综合性地接纳了“意外”进入该展区的其他专业院系毕业生的作品,并赋予其契合展览主题与整体叙事的关键意涵;更近一步的是,“从门槛到门槛”也展现出对根植于美术学院传统的工作室教学与制度的新思考,尝试在“研究生层面的毕业展中,打破工作室之间的界限,以整体的面貌来展现33位毕业生的创作,(其)将有助于各工作室间教学和风格面貌的相互联系与穿插。”【1】

在接受艺讯网采访时,策展人海茵茨·诺伯特·约克斯谈到,即便在德国与法国的美术学院毕业展中,打破院系和专业间的界限,包容而整体地策划主题展览也并不常见。而此次油画系在研究生毕业展的尝试,无疑为当下媒材更丰富、视野更广阔、思维更活跃的美术学院毕业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展陈维度。

技术与“技术”

若想快速了解当下时代正经历着怎样的变革与发展,每年的毕业季现场往往能在短时间内提供海量信息与丰富切面。早在前几年,数字屏幕、多媒体与交互、动态装置已经成为毕业展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且以一种蔓延性的趋势逐渐进入传统架上纯艺类专业的创作语言中。从日趋丰富的毕业创作和设计的选题与面貌中可以看到,在精研绘画、雕塑、版画等经典造型技法语言的同时,各专业的毕业生们也被赋予了相当开阔与自由的空间来探索“纯艺术”之外的技术语言,以及媒介更迭背后的文化形态等议题。

研究生院 冉修《基于基因行为的雕塑》展览现场及制作过程

版画系 胡灏聪《论渴望》.PNG版画系 胡灏聪《论渴望:对远东游记(〈天真的与感伤的偷影人〉)系列丛书、舶来品、纪念品与收藏的叙事》展览现场

版画系 余飞《F2-310》VR作品截图.jpeg版画系 余飞《F2-310》VR作品截图

雕塑系 张浩迪《心底的群鸦》.jpeg雕塑系 张浩迪《心底的群鸦》展览现场,195x155x270cm,快递袋、金属笼、机械编程,2023

由此,在雕塑系展区中,动态机械装置与程序设计开始与传统的木雕、泥塑与石雕平分秋色,强调培养“版画思维”的版画系展区也在坚实精微的刻版、腐蚀与套版印刷诞生出的作品之外,拥抱了更多观念性创作、屏幕影像、游戏设计甚至VR交互作品;而以媒材实验为特色的壁画系也同样在石窟壁画的传统与数字媒体的对望之中,无限延展了“壁画”这一概念背后所能运用的技法、所能承载的题材以及可以出现的场域。

壁画系 申杰《西游本纪》展览现场.png壁画系 申杰《西游本纪》展览现场

壁画系 田芳芳《凝视墟尘》展览现场.JPG壁画系 田芳芳《凝视墟尘》展览现场,水泥综合材料+虚拟AR技术,390x350cm,2023

 版画系,张玥达,《La Vita è Bella 生命万岁》,铜版,55×55cm×3,2023.jpeg版画系 张玥达《La Vita è Bella 生命万岁》铜版,55×55cm×3,2023

版画系 王怡宁《木谱合璧》节选展览现场,木板水印,26.5cm×21cm×12,2023

更显著的世界性技术变革出现在2022年与2023年之交。2022年11月末,自OpenAI研发的ChatGPT横空出世以来,这个不断迭代的聊天机器人程序以其强大而多元的功能迅速席卷全世界,生成式AI(AIGC)成为热词,近乎覆盖世界各行各业的“AI焦虑”被前所未有的放大。值得注意的是,今天对技术革命的关注与讨论远并非局限于科学技术应用领域,当下的艺术世界同样深入地参与并被技术的不断迭代而塑造着。

2023年春季,中央美术学院陆续举办“加密艺术:一种新的可能性”展览及相关讲座、“AIGC:数字世界的未来”学术论坛等活动,从中可以窥见关于AI、数字化与技术革命的思考与实践已经融入美术学院的研究、教学与创作视野。因此,作为学院教学成果与学生研究与创作实践的集中展现,2023央美毕业创作与设计中不乏有对时下热议的“生成式AI”等关键词的技术性运用与伦理反思,其跨越学科的壁垒,出没于不同媒介与观念的表达之中。这些创作与设计对新技术试探性地理解与运用或许稍显稚嫩,但却无比真实地揭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来临。

设计学院 黎超群《AI·I:设计师的第二大脑》展览现场.JPG设计学院 黎超群《AI·I:设计师的第二大脑》展览现场

设计学院 刘金宝《提词商店》展览现场.JPG设计学院 刘金宝《提词商店》展览现场,网站、书,2-3m,2023

设计学院 王悦嘉《南橘北枳》展览现场,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23.jpeg设计学院 王悦嘉《南橘北枳》展览现场,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23

如谷歌邮箱(Gmail)创始人保罗·布赫海特(Paul Buchhei)所预言的,“技术的进步肯定会彻底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2】,在今天,作为图像与思想生产者的艺术家们所面临的技术变革不仅在于表达媒介的更迭,更在于从创作的源头,即接触这个世界的方式,都在遭逢遽变。因此,不论是继续经典绘画与雕塑技法的钻研或是采用最先进的媒介与技术进行创作,这一届乃至往后数届的毕业生们都或将在无形中被技术的变革所影响和塑造。

生态与植物

随着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对气候生态问题的日益关注,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中心主宰地位遭致自身内部的深刻反思,因而,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人类和万物生灵的关系都开始被重新理解。就艺术创作而言,结合技术迭代与学科杂交,一些“非人类”的视角开始进入艺术家的创作思维,譬如被虚拟世界培育的濒危物种的数字“显像”,又如微生物裂变发出的细微运动以及变异杂交孕育出的新“生命”……当下,艺术、科技与生态似乎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结构,在美学、技术与现实议题的杂糅中,警示着人类即将触达自然生态的极限”临界点“。

壁画系 刘方向《混乱的智慧》木板油画,200×240cm ,2023.JPG壁画系 刘方向《混乱的智慧》木板油画,200×240cm ,2023

壁画系 樊家成《在这片膨胀的土地上》展览现场,综合材料,200×120cm,2023.jpeg壁画系 樊家成《在这片膨胀的土地上》展览现场,综合材料,200×120cm,2023

城市设计学院 郭云飞《废血》.jpeg城市设计学院 郭云飞《废血》展览现场

建筑学院 李嘉玥《数据与花园》模型.JPG建筑学院 李嘉玥《数据与花园》模型

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生态环境议题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创作视角同样是此次毕业展中的热点,“末世”、“废墟”、“人类欲望”、“进化”等成为作品关键词,这一趋势也与近年来部分院系强调在艺术创作中对材料工程、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其他前沿学科的接纳及运用息息相关。事实上,在今年毕业季的主题及主视觉中,“蔚然生长”和动态海报中恣意生长的绿色藤蔓一方面揭示着“新生”的美好愿景,另一方面也似乎有意无意地暗合着“生态”与“可持续”的时代议题。

640.gif

2023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主视觉“蔚然生长”

除散落于各院系毕业创作中对生态环境议题的多元回应,本年度设计学院本科生毕业展则更为集中与直接地以“向植物学习”为题,大部分毕业设计都围绕该主题有所反馈。如展区前言所示:“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中,植物却通常被描述为被动的、无梗的、沉默的、没有大脑的,它们在人类中心视角下被分类、被制作成各类景观……当前,新兴的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研究对以动物为中心的决定意识、智力、意志和生物之间复杂交流能力的偏见提出了挑战。此届毕业生将通过一系列跨学科设计实践来回应这个话题。”【3】被大面积的各色植物入侵视觉系统是步入设计学院展区的初印象,它们有的“种植”于展厅中,有的“生长”在数字屏幕中。而更进一步的观察会引导观者发现,毕业生们细致地对植物机体进行着不同方式的研究、拆解、异化与重组,依托于现实社会的焦虑与困境,他们在构想出的废墟和逃离人类纪的例外时空中,尝试扭转、悬置、交换与对等人类与其他生命体之间的权力关系。

设计学院 李冬《数字本草》.GIF

设计学院 李冬《数字本草》

设计学院 党晗《生有所息》.GIF

设计学院 党晗《生有所息》

设计学院 贺婧《燃烧的森林》.jpeg设计学院 贺婧《燃烧的森林》

设计学院 陈正《如草一般——冥想空间设计》.JPG设计学院 陈正《如草一般——冥想空间设计》

设计学院 丁蔼雯《寻找拟南芥》.JPG设计学院 丁蔼雯《寻找拟南芥》

身份与焦虑

要谈论“复苏”的欣喜与“生长”的力量,势必无法规避特殊时期和例外状态带来的群体性创伤与反思。从三年网络授课、居家学习到重回集体,这届毕业生的几年学习生涯充斥着不确定性:无法在画室、工作室与导师、同学面对面的交流,感知世界与文化土壤的方式也由互联网碎片式新闻的集中轰炸替代了出行、写生与下乡的坚实脚步……在此前几届毕业创作中,毕业生们已经不同程度地显现出对后疫情时代社会奇观的回应与反思,而就本届毕业展而言,我们能更为明显地体会到,创作本身成为了一种“疗愈”的方式,成为了情感和焦虑的出口,年轻一代在创作和思考中努力试图和这个遽变的时代和解。

油画系 岳巍《书柜里的世界》布面油画,125×165.5cm.JPG

油画系 岳巍《书柜里的世界》布面油画,125×165.5cm

油画系 刘宇宁《主题与变奏》布面油画,尺寸不等.JPG油画系 刘宇宁《主题与变奏》布面油画,尺寸不等

油画系 刘梓峰《高原》玻璃钢,布面油画、坦培拉,187×50×50cm.jpeg油画系 刘梓峰《高原》玻璃钢,布面油画、坦培拉,187×50×50cm    

纵观本年度毕业展中毕业生们关注的议题,有远至反思国际格局下的争端与危机,有着眼于成长环境而深研故土历史的时代印记,有关心不同社会群体的生存与现状,亦有回归内心和自我的情绪消解。在封闭的物理空间中无限膨胀的互联网资讯将触角蔓延至更广更深的角落,也意味着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毕业生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中象牙塔中长大的一代了——他们从另一重维度中提前触及了社会与世界,并直面更复杂的身份困境与社会焦虑。

譬如,作为近年来毕业季从不缺席的经典议题,女性主题的毕业创作在今年融入了更多现实而具体的社会困境,并在互联网传播的发酵下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今天,年轻艺术家们的身份焦虑不仅局限于性别,面对家庭的期许、系统的规训以及社会的加速节奏,提前的结婚、生育、职场、生存与凝视的焦虑构成了毕业创作中的一个典型面向,“躺不平”也“卷不动”的这一代试图通过作品外化焦虑,消解情绪,表达态度。

油画系 彭诗云《生育》尺寸不等,木板油画,2023.JPG

油画系 彭诗云《生育》尺寸不等,木板油画,2023

设计学院 邢一琳《适婚青年邢一琳》展览现场.JPG设计学院 邢一琳《适婚青年邢一琳》展览现场

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 张冀苏《从黄瓜开始》展览现场.jpeg实验艺术与科技艺术学院 张冀苏《从黄瓜开始》展览现场,行为艺术表演

此外,个体意识强烈的艺术创作者们也在今年的毕业展中表达出对故乡、历史和群体性记忆的回归。这些作品与调研有的缘起于城市更新带给故乡的新面貌与新属性,有的困惑于新老两辈间的代际理解差异,有的重访一段被再次提及和演绎的历史,有的则深思于传统非遗文化的时代更新。在这些创作与设计中,“群体性”的历史、文化与记忆切面被年轻一代赋予了当下的人文意涵。

城市设计学院 王子嘉《红旗炼铁厂》部分内页,18.6x41.6cm,2023

设计学院 郭雨琦《忒修斯之船》展览现场.JPG设计学院 郭雨琦《忒修斯之船》展览现场

设计学院 王晓彤《非限定飞行》.JPG设计学院 王晓彤《非限定飞行》,苇子、绢、竹子、木材,2x2x2.3m,2023

“毛遂自荐”与“直面评价”

同样缘于“线上展览”及相关宣传策略延展至今的影响,尽管今年的毕业季重回线下,但在互联网、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热度却有增无减。而有别于前几年由学院、机构和社交媒体平台牵头的毕业创作展示,今年大部分毕业生中都主动运营和展示自己的多个媒体平台账号,持续“更新”自己的创作过程、展览现场以及作品解读。面向全网观众,线上持续性、阶段性的“毛遂自荐”也与线下展览产生着紧密的关系。

9.png展览现场

如果仔细关注本年度毕业生在毕业展现场留下的联系方式,除了微信、邮箱等传统私域平台,有更多的毕业生留下了自己的小红书、B站及抖音平台账号,且一些未能在现场参与展出的毕业创作部分,也以此种方式邀请到场观众“扫码”线上观看。此外,线下展览现场的互动也直接而多元了起来:毕业创作的衍生品不再局限于绘本创作等专业,明信片、书签、小版画等成为了今年大多数毕业生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衍生品的纸上空间延展了每一位毕业生的“展线”,许多毕业创作之外的作品系列也能在书签与明信片中呈现。

或许正是由于在社交媒体平台前置的、反复的、持续性的创作路径展示,今年的毕业生在面对镜头的审视与线下观众的提问时,往往能更自信而清晰地陈述自己观点与思考。但与此同时,他们不得不面对的是传播语境从私域、封闭的“朋友圈”向公开、广阔的互联网空间迅速转变的挑战。最为直观的影响在于,年轻的毕业生们会收到更多的共鸣、赞美与好评,但与此同时也无法避免更多的恶言、讽刺与窥视。如何面对褒贬不一的评价?如何接纳不同的声音?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这或许是毕业生们需要面对的最直接的挑战。

展览现场今天的流量时代给年轻的艺术家们提供了很好的机遇,但也颇为前置地给了他们带来了社会的评价以及多元观众的目光与声音。在今天美术学院的毕业展中,毕业生们不再单纯地讨论所谓“就业”的压力和“初入社会”的迷茫,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更高速、更折叠与更两极的世界,能听见远方和未来的声音,也在周遭与历史的回望中重新理解和摆放自己的位置。

欣喜的是,面对技术与媒介的更迭带来的普遍性焦虑,本届毕业生们仍然能沉下心来精研技法,在美院精神的传承中关怀社会与时代的命运;面对困惑、不公与伤害,年轻的一代仍保有锐气与思辨的精神,勇敢而清晰地表达观点,甚至是不服与愤怒;而面对快速变化的时代与语境,他们也一直在努力地不断适应与生长。2023年,“蔚然生长”的央美毕业季提出了新生的期待,也提示着一代充满韧劲、锐意生长的年轻艺术家已经登场。

文|周纬萌

图片致谢各院系及毕业生

注释:

【1】摘选自艺讯网与油画系副主任刘商英教授在毕业季现场的访谈内容。

【2】“Gmail之父:有了ChatGPT,搜索引擎活不过两年了!谷歌紧急推出对标产品”,社科社:https://mp.weixin.qq.com/s/MUvVpXGFjXMYV-Y_SLMIWw

【3】摘选自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题设计学院本科生展前言“向植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