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导师工作室教学模式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就已经初见端倪。1959年油画系率先成立了由三位教授命名的导师工作室,分别是吴作人工作室、罗工柳工作室和董希文工作室。紧随其后的是版画系于六十年代也实行了以教授命名的导师工作室教学,版画系是以李桦、古元、黄永玉和王琦先生命名的四个工作室。八十年代以来,雕塑系和壁画系也分别实行了导师工作室制,雕塑系成立了以司徒杰、曹春生、董祖诒和司徒兆光先生命名的四个工作室,壁画系则是建立了以侯一民和李化吉先生命名的两个工作室。进入新世纪,学科划分后的造型学院增设的实验艺术系在成立之初就实行了导师工作室模式。而这一时期,其他各系的导师工作室也有所调整,在增加导师工作室数量的同时也调整了教学方向,使各个工作室的教学理念更为明确。至此,造型学院各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以导师工作室教学为核心的教学体制,并且在不同专业中形成了不同教学理念并存的26个导师工作室方向,真正实现了教学理念多元化和教学方式、方法多样性的教学格局。
回顾造型艺术各专业导师工作室教学发展之路,虽然在不同时期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扰和问题;但是其成就是显而易见的,几十年来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精、尖的艺术人才,并且在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仍然发挥出无限的活力,并且继续释放着它无尽的潜力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导师工作室体制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路径,遇到过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调整的;不同专业的不同工作室在不同阶段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怎样形成和思考的,如何体现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教学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在教学中怎样把握等等追问,确实到了应该认真梳理、研讨和总结的时候了。温故而知新,只有如此才能对于今天和未来导师工作室教学的深化,尤其是制度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我们知道现代教育、教学的规范靠的是制度保障,而实现制度化的前提是机制的合理和有效,只有实现了人才机制、评估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制度化,才可能实现导师工作室教学体制的完善和健康发展。正因如此,造型学院在2009年立项并提出针对导师工作室教学研究和梳理的长期计划,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影响力大、教学效果突出的导师工作室教学进行全面、深入的梳理、研讨和总结。在充分肯定成就的同时,更多的则是希望通过梳理能够寻找不足,进而发现问题所在,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导师工作室教学及管理的调整与改革奠定基础。油画系是造型学院的核心教学单位,而第一工作室无论在教学方向、理念和方法,还是人才培养方面都是最为突出、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工作室,因此第一次导师工作室梳理研究计划选择从油画系第一工作室展开。这里的“第一”显然有着多重含义,是经过多方面的考虑、论证和讨论的结果。今后我们还将根据具体情况,在条件成熟的前提下持续推出工作室研究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举措,确实能够起到带动造型学院研究、讨论的学术氛围,进而推动造型学院导师工作室教学的深化和制度化建设。
苏新平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