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高天雄:基础美术教育四十五年—中央美院附中建校四十五周年

文:高天雄    图:高天雄    时间: 2014.4.9

1953年,正当新中国百废俱兴,在教育系统化、技艺知识化的热潮中,在老一辈美术教育家徐悲鸿院长、江丰同志的倡导和支持下,由于丁井文同志的积极建议,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创办了。9月,徐悲鸿院长抱病出席开学典礼,他语重心长地说:“中国的美术教育从你们这里开始才真走上了正轨。”

美院附中的创办,体现了徐悲鸿院长对艺术人才进行早期发现和培养的思想,也吸取了当时蓬勃发展、成绩斐然的苏联美术教育的成功经验。1954年,第一任校长丁井文同志随中国美术教育考察团访苏,参加了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等地美术学院的附中,认真考察了他们的教学情况,并带回了一大批优秀的苏联学生作业,为附中的创办提供了极其有益的借鉴。作为基础美术教育,我们应该让这些十五六岁的孩子,中国未来的美术人才获得哪些必需的知识和恰当的训练呢?这是我们今天从把握基础美术教育的规律,把握人才素质全面培养的规律,把握从中小学—附中—大学本科乃至研究生这一整体发展脉胳和整体培养设计出发回过头来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也是当时创办者不知不觉的却是一个又一个加以摸索和解决的。我国近代美术教育的进展主要是引进西方的美术教育体系,尔后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美术教育加以改造。附中的建立也是这个链条上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迅猛扩展中的一个环节。在社会环境还不能提供广泛和普及的西方造型艺术影响的情况下,使一小部分青少年从小被施予此种专门的影响,熟悉和建立我们自己相对生疏的体积、空间和明暗的观念与美感、接受透视和解剖这些在造型艺术领域内的科学知识,宛如在温度、湿度都被刻意提供得十分适宜的温室里培育幼苗。规距、洁白的石膏几何形、古希腊的柱头、古罗马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维纳斯、朱理石膏头像……仅仅这些课题,就足以使人兴奋和散发着另一种文化和文明的气息。安静的坐在从屋顶上投下光线的教室里,注视着沐浴着天窗光线下的物体在老师的摆布下,明暗变得特别强烈、动人和更加具有层次的丰富韵律,心中充满责任和自豪,感受与洋溢着另一种美。对物体和人(眼前的对象)不是做简要的、概略的描写,不是仅仅是神似,而是长时间的打量它,从构图到比例,到基本形,到明暗,到细节刻画,到黑白和形体转折的结合,到整体的秩序和节奏,到不单单是物体主体,还有它和背景之间形成的空间关系及因对照而产生的主次、明暗、强弱的变化,并且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步步的,愈来愈丰富,愈来愈有成效的观察和作画步骤,都使他们在年少时易于接受和养成习惯,打下基础。这些都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鲜奇到不为怪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1957年,第一批附中学生毕业,大部分进人中央美术学院深造,大大促进了当时也在早期发展阶段的大学教学,巩固和提高了大学教学的起点水平,第一批经认真选拔派往苏联学习的本科学生曹春生、司徒兆光、苏高礼和刘兴厚就是附中的第一、二届毕业生。

基础美术教育是为未来的人才打下基础,那么他们作为一个未来的艺术创造者,除了专业技能以外,他们还都应具备哪些素质呢?首先,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不应忽略他们的文化课,这也是从苏联中等美术教育经验中获得的重要启示。

建校初期,在没有专任文化教师的情况下,由专业课教师积极兼任文化课,很快,聚集了一批以各个院校毕业的毕业生。北大、南开、上海圣约翰,一批优秀的素质良好的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保证了文化课教学生动有力的进行。在课程设置和使用教材上,开设普通高中三年的全部课程(在四年间完成)和使用普通高中教材,目的在于给他们打下宽泛和扎实的文化基础。在文科类教学上尤其是语文教学上活跃的开展各种辅助教学的活动,做诗、演剧,丰富他们的艺术思维和文化经历。同时,尽可能的利用各种条件,开设讲座,观看演出,对音示、戏剧、舞蹈、电影等姊妹艺术增强感性认识和加深理解,对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选择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健康的艺术趣味。附中曾安排一些艺术家来校创作。王式廓的《血衣》、董希文的《百万雄师过大江》、全山石的《前赴后继》即是在附中教室完成的,还有许多艺术家如黄永玉、黄胃等都来校作过画。他们的作品和言行于耳濡目染之间给予了附中师生以良好的影响。

做为艺术创造人才,应有更多的生活阅历和体验。下厂下乡进行艺术实践是附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下厂下乡,培养集体意识,锻炼集体生活能力,学习观察自然,观察劳动和劳动者,体会他们的情感,了解他们的生活,尝试着从中捕捉艺术形象,提炼创作主题,是他们做为艺术创造者的最初熏陶和洗礼。

建立对民族美术的初步认识,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也是培养未来美术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中国画和书法的教学,使他们从小就对中国传统美术有所体会,为未来光大传统、融汇中西打下最初的基础,是附中办学者们的深远考虑。附中就是在这样一些基本点上展开办学的。与此同时,附中的发展也随着祖国发展的命运而起伏,伴随着我国美术教育的波澜而动荡。在培养目标上、课程设置上、教学重心上、教学方法上、劳动与学习的结合上、课堂训练与社会实践的配合上有过各种各样的试验和偏颇。1962年,在中央“调整、提高”八字方针指导下曾在教学上出现过一段全盛期后,紧接着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乃至学校停办,附中办学进人低潮。

1979年,经过13年停顿后,附中重新复校,面临着文化艺术领域各种思潮空前活跃的新情况,学生接触信息量骤增,也有否定过去一切教学传统的倾向,在很多新问题面前,可以说教师和学生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在此情况面前,附中一面坚持自己的教学体系,一面开放吸收各种信息,丰富教学内容。在素描教学上,加强了对结构的认识,扭转了在深人、长期的全因素作业中存在的一些盲目、被动的现象,加强了对对象的社会属性的研究和内在的、动态感受的表达。在色彩上,开阔了色彩视野,更多的借鉴和吸收了印象派及其以后在色彩认识上取得的成果。在艺术实践中,加大了写生和速写的练习,在毕业实习中,增加了对古代传统文化遗迹的考察。在语文教学上,有更广泛的国内外文学流派的介绍,图书馆大量购进了进口原版画册,订阅了二十几种外文期刊,在对外开放和思想解放浪潮中进一步深化对基础教学的认识,并借助它把自己推上了另一个新的教学的高峰。

最近几年,教学趋于平稳,也更有条件回过头来审视几十年来的长短得失。对于素描教学中观察敏锐、细微而伴随着的另一面,琐碎平面,缺乏概括的体积,那种对寻求表现和要求个性的片面理解而堕入和囿于一种新套路、新格式;色彩教学中出现的注重强烈、漂亮、繁复而忽略色调和让学生在完成一张好看的作业同时真正对色彩规律的把握有所认识和提高。复校以后,由于艺术创作思想的活跃,整体能力水平的提高,题材范围的展宽,附中毕业创作出现了生动活泼的局面。近些年来,在选修进一步得到加强以后,每年的毕业创作都会出现一些在专业语言上有较好的把握能力和一些有特色的探索。毕业创作这个任务或目标的提出,使得学生在4年的学习中贯穿着一种对艺术道路的反复思考,对创作流派的积极了解,对社会的认真观察和对身边生活的不间断的分析。坚持一贯的重视速写教学和学生的速写锻炼,这是附中教学的一项传统,是从一建校时就建立起来的。它既包含着传统艺术实践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风范,也反映着从延安鲁艺继承下来的随时随地记录人民生活的办法,同时又是学生个人能力的小规模发掘和艺术趣味在小天地中的实验。通过速写训练,使他们看到原来看不见的东西,使他们看清楚平时只是目光一扫而过或是想当然的东西,调动他们经常考虑此事物和彼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且使其主动的配合课堂长期作业中对人物的把握,对造型的研究、领会。

基础教育对象的年龄·要求有更好的老师。他们年龄小,独立分析、辨别能力不强,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要求老师能够高屋建瓴深人浅出,为他们生动透彻的分析问题;要求老师有比较丰富的经验,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前进中的常常是心理上的困难为他们指出方向;能够对艺术的发展高瞻远瞩,对社会随时发生的艺术现象有一种清晰鲜明的认识,对艺术品味和格调以一种示范的把握,对创作有深刻的体会,对造型有独到的认识。因此,必须要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必须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使他们成为既是优秀的艺术家,而且也是优秀的教师。附中的教师课时量大,工作繁琐。学校要求他们首先是一个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要认真负责,循循善诱。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要多画,提倡他们进修,鼓励他们创作。附中的专业教师是在教学、创作两条战线上活跃着的一支队伍。从50年代就有高潮、秦岭、罗炳芳参加中国革命博物馆组织的历史画创作。60年代,有集体创作的巨幅素描《当代英雄》,杜键、马常利参加罗工柳油画训练班后的毕业创作《黄河激流》和《高原青春》。1964年,附中教师创作获得大丰收,有孙滋溪的油画《天安门前》、《同学》,赵友萍的油画《百万农奴站起来》,马常利的油画《大庆人》,杨红太的油画《战报》,王德娟的油画《毛主席和女民兵》,卢沉的国画《机车大夫》和集体创作的年画《当代英雄》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1987年复校后,十几名附中业务教员大部分留在了美院,有马常利、杨红太、赵友萍、孙滋溪、高潮、王文彬、张大国、罗尔纯、卫祖荫、邵晶坤、谭权书、李行简、卢沉、金鸿钧、王同仁,成为各系的教学骨干。

在复校最初几年的教学工作中,除了赵允安、杜键、高亚光、王德娟等老同志外,吸收了从美院刚刚毕业的许仁龙、翟欣建、王垂、李红宇、陈建华、张邦兴和从老附中毕业生中选调来的孙为民、封楚方、吴燕生、江大海、王益鹏、杨光河等组成新的教师队伍。他们一面重新讨论制定了教学大纲,努力完成最初几届的教学任务,一面如饥似渴的学习一切知识,恢复自己的专业能力,白天上课,晚上进修,形成了大学以外另一个美术研究与创作的中心。并且派出老师去油画系进修,部分进而考取了研究生。

从1987年起开始,陆续有复校后培养出来的附中毕业生大学毕业回到附中任教,和其它教师一起,在创作上,附中又形成了一个年青的群体,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的印象,挖掘抒发对个人和身边生活的感受,语言、手法上也及时的汲取了比较新的从国外介绍进来的创作风格样式的营养,引起社会的关注。

45年来,附中培养出的一千多名毕业生,遍布在各个工作岗位上,活跃在海内外。经过大学深造后,以周思聪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美术家、美术教育家过去和现在曾在专业创作单位和美院各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附中毕业直接走上工业岗位的同学如徐匡、吴强平也在基层实践中锻炼成材,以及在基层文化工作、中等美术教育、新闻出版、服装设计、电影美术、戏剧美术、民间艺术研究等工作岗位上,在地方美协领导机构中和在党和政府的宣传、文化领导部门中都活跃着附中毕业生的身影。

45年前,附中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情况已经大变了。美术教育比较过去十分普及,社会美术培训的条件和水准也日益提高,社会对美术类人才的需求已经变化,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学习艺术的动机都与过去有所不同了。在今后的基础美术教育中。一方面如何深化,一方面如何拓展,将是在新世纪的曙光面前我们所面临的重任,它需要细心,需要魄力,也需要眼光和见地。

本文原载于《美术》199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