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CAA15”论坛纪要(二): 1998-2013漫步中国当代艺术15年

时间: 2014.5.15

2014年4月27日下午1: 30 - 3: 00 
主持人:皮力(香港M+美术馆策展人)
嘉宾: 
栗宪庭(策展人,艺评家,CCAA十五年纪念展策展团队成员), 
乌利•希克(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创始人), 
颜磊(艺术家,2002年度最佳艺术家),凯伦•史密斯(独立艺评家),
白双全(艺术家,2012年度最佳艺术家),
曹斐(艺术家,2006年度最佳年轻艺术家)

1998年到2013年中国当代艺术从半地下状态到走向国际平台,这十五年是中国当代艺术奖重要的15年也是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十五年,我们邀请了CCAA 两位前任总监以及CCAA十五年展纪念展策展人之一的栗宪庭,CCAA创始人乌利•希克对话获奖艺术家。

栗宪庭:“泛八十年代”的遗绪

本场论坛以主持人提问的方式进行。主持人皮力首先请栗宪庭先生谈一谈他在1999年自纽约回国后,对于1999年前后中国当代艺术界所发生的转变以及他对当代艺术与社会这个问题的看法。栗宪庭认为,1980年代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其实它跨越了自1970年代末一直到1990年代中期,甚至到1998年、1999年仍然可以看做是广义的八十年的遗绪。在这个时间段中,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是持续不断地向西方艺术史的学习过程。然而中国当代艺术对于西方的学习存在与文本层面,而非实际意义上的交流。再者,八十年代艺术思潮都与当时的社会思潮具有同构的关系。八十年代的现代主义思潮与当时对于文革的拨乱方正,以及对于革命现实主义文艺路线的反叛,而八十年代中期的文化热、出版热潮会对政治的反拨引发的文化批判思潮。中国现代主义思潮与西方的现代艺术思潮处于两种不同的语境和价值体系之中。

凯伦•史密斯:十五年间当代艺术与社会

接着,皮力请独立艺评人凯伦•史密斯女士谈一谈在她眼中,1998年之后中国当代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与之前最大的区别。史密斯女士认为,1998年前后,限于当时的通讯条件中国当代艺术的传播面和现在相比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但是那时艺评家会切实地走访艺术家工作室,面对面的讨论,工作方式单纯而活泼。在当时那个由封闭向开放的过渡时期,许多艺术家的作品敏锐地捕捉到了西方对与中国当代艺术的接受问题以及中国对于国际艺术界的平等想象。如今的年轻艺术家更能融入国际当代艺术界的境遇中去,不过关于这些年青一代是否已经深入介入国际艺术界,还有待持续地观察。

曹斐:年轻艺术家以自己的方式见证时代

接下来主持人皮力请年轻艺术家曹斐从创作者的角度谈一谈,十五年间艺术家创作的驱动力是什么。据曹斐介绍,她的艺术创作恰好就开始于1999年前后,当时艺术界的大背景是“后感性”展览的举办。从上海双年展的外围展到2004年参加上海双年展的主展,她个人的创作经历一个从外围向中心移动的过程。在曹斐的理解中,所谓的驱动力就是艺术家以自己的方式对于一个时代的见证,对于年轻艺术家来说则是一种对于自己生活的国度的更为宏大的见证。至于中国当代艺术在这十五年间的变化,曹斐认同凯伦•史密斯的观点,通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观众与作品的关系,通过拍摄于展场的图片来了解一个展览与亲临现场是两种不同的体验。

白双全:“九七”之后香港艺术家的社会介入

接下来主持人皮力向2012年度CCAA奖获奖人、艺术家白双全提问。作为一位“九七”之后涌现的香港艺术家的代表,皮力希望白双全谈谈他对于这十五年的私人见证会有哪些不同于大陆艺术家的地方。在白双全眼中,相对于大陆,香港一直出于一种边缘的状态。“九七”年之后,香港处于一种过渡的时期。对于当时踏入艺术界的一批艺术家来说,这个过渡的状态是他们所必须面对的大背景。2003年前后是香港社会发生了又一次大的变化,香港民众对于正式的敏感度大卫增加,香港艺术家对于社会政治实践的介入变得愈加明显和深入。香港艺术家的一大特点在于他们的艺术实践都是根植于本土与艺术家自身的当下体验。

乌利•希克:十五年来中国官方与当代艺术的关系

最后,皮力请CCAA当代艺术奖创始人乌利•希克先生谈一谈他对于栗宪庭先生提出的“泛八十年代”看法,以及在他的眼中1998年前后中国当代艺术所发生的变化。希克先生更关心的是十五年间官方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态度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官方对于当代艺术的的态度都是有所保留的,一直将当代艺术看作一种需要被管制的对象。关键问题在于中国官方十分关心中国官方的形象在国外是怎样被代表的,以及他们所希望自己的形象在海外是怎样被代表的。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持续增多,以及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的表现,中国官方也在谨慎地调整着他们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态度。在收藏方面,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原先只集中在少数国际私人藏家,后来国内的许多藏家也开始介入到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领域。

艺讯网记者:黄碧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