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CAA艺术奖见证中国当代艺术十五年

时间: 2014.5.15

从“半地下”状态走入公众视野的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将打破“二元对立”,进入多元合作与发展阶段?

上海。4月26日,“CCAA 中国当代艺术奖15年”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开幕。展览以时间和人物为线索,以CCAA在过去1998年至2013年期间的评选文献为基础,展出了该奖项历年评选出的19位获奖艺术家的50余件作品,梳理和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奖的历史和影响。本次展览由4位成员组成的策展小组策划,分别是批评家、理论家和策展人栗宪庭,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总监刘栗溧,艺术家、策展人李振华,以及香港M+博物馆行政总监李立伟(Lars Nittve)。

从“半地下”到“被政府挂牌”

“当我于1997年创建中国当代艺术奖的时候,中国当代艺术还处于‘半地下’状态,国内外知之者甚少。”艺术奖创始人、收藏家、前瑞士驻华大使乌利•希克博士(Uli Sigg)在展览陈辞中这样说道。CCAA是第一个面向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奖项,2007年又推出了首个为中国当代艺术评论设立的奖项。在当下各类艺术奖频出的时代,CCAA仍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15年历史,60位评委,30多位推荐人和5位总监,中国当代艺术奖与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什么?这或许就是这次CCAA15年回顾展所想要呈现给各位的。”CCAA总监刘栗溧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15年回顾展一改低调的运营模式,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合作,也标志着该奖项,乃至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了更为公众化和可见的发展阶段。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2年10月开馆,选址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公立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对于此次展览,栗宪庭在开幕致辞中特别强调,“我们不应该把它看成当代艺术被政府挂牌了——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了国家的美术馆,成为一种我们以前说的‘被招安’的状况。我们应该结束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这么多年,从地下走向政府的展览场地,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多元文化的开始。”随着中国内地公立与民营的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兴建,CCAA如今所处的发展时期,相较于其创立之初“半地下”的状态,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当代艺术阵营与社会公众双方也愈发彼此开放。“当代艺术应该被社会承认它的精神状态。”栗宪庭说。

独立性与机构合作

中国当代艺术奖从“半地下”状态浮出水面,在提高其公众影响力的同时,也显现出了在其组织和管理层面上的不足。这些问题体现于项目资金的分配和管理,以及在展览实施与操作环节的仓促。而该奖项在未来规模扩张过程中与运作成熟的艺术机构的合作,或许能够帮助奖项建立规范化的运营模式,解决和完善在操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CCAA目前与香港西九文化艺术区M+博物馆保持合作关系,总监刘栗溧表示,这一合作在将来还将进一步深入。M+博物馆行政总监李立伟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专访时表示,“M+在过去的3年中一直向CCAA提供资金上的支持,未来的合作方式或许通过展览或论坛来实现。”针对此后CCAA是否会落户M+,李立伟认为这也是一种可能性。“但是,”李立伟说,“我们需要仔细思考此举的意义。中国当代艺术奖面向大中华地区,但是它的主体和影响力集中于中国内地,尤其是北京。”此外,李立伟还特别提及了该艺术奖项的独立性与博物馆等机构之间的关系。“我们考虑到奖项与一家艺术机构过于密切的关系或许会使其失去独立的立场,而我们双方之间的讨论也是建立在平衡立场的基础上。”

采集公众评价

经过15年发展历程,CCAA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其创办人和奖项本身,深入到艺术世界的各个环节。本次展览展出的历届获奖艺术家的作品大多数来自中国藏家管艺的收藏,也有直接来自艺术家本人以及与其合作的画廊与艺术机构的收藏。

本次展览还通过纪录片和可视化系统梳理了该奖项的历史,采集并展现它与艺术界和公众的交融与互动。“可视化工程由龙心如和周姜杉两位艺术家共同完成,研究的基础是把信息视觉化,重新考虑这15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和CCAA的线索。”这套可视化系统贯穿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5层通道,它通过信息分析、随机调用以及关键词系统,将该奖项15年积累的评选资料置于一个动态复杂的平面系统。观众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来接入奖项文献,并上传用户评价。龙心如介绍说,“我们希望所有参观者的看法和评论能够留在作品之中,形成一个数据整合,我们也可以借此了解展览观众的想法。”

此外,27日,中国当代艺术奖还举办了四场论坛活动,分别以国际与中国的独立艺术评论、中国当代艺术15年历史、中国的当代艺术奖项,以及数字艺术与艺术文献为主题,探讨了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演变与前景。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15年”展览将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至7月20日。此后,CCAA或将在北京和海外举办巡回展览。

文:李棋
摄影:杨延远

转载自:《艺术新闻/中文版》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