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累的画极富诗意的神秘气质,融合东西方绘画传统的象征性主题,集中国传统水墨画技艺与西方的超现实主义精神于一体,以其饱满的墨色、动人的和谐创造出惊人的视觉冲击力。借由智慧、讽刺、以及微妙的情色暗喻,徐累的画有所揭露,却深谙隐匿的艺术。如无解的谜,又似没有结局的侦探情节,徐累的画出自独一无二的艺术观念,如奇峰突起于古代传统文化,栖身于活力激荡的当下中国。
徐累:玩减法的炼金术士
我们身处热衷于揭露私生活的世界,“私密领域”无异于日渐缩减的离奇观念,任何个人想法或身体私密部位都可以昭然示众,萨金特的X夫人若还魂在世,简直无法再被称为丑闻人物,倒更像是矜持的代言。缄默已被视为老土,汽车保险杆上贴纸的简短广告标语被视为警世金句,油炸垃圾食品替代了牛排……在这样的世界上,徐累坚持声张忧郁,以其独特的艺术呼召秘密、不露声色的情欲、以及安详的智慧。
谈徐累的作品要小心落入陷阱——这位生活、工作在北京的四十六岁艺术家究竟从多少东西方艺术根源中吸取了灵感?熟稔在他心中的中华文化素材又有多少?——你会免不了像业余的罗伯特•兰登教授(译注: 丹•布朗小说《达文西密码》中的人物,职业为宗教符号学教授)那样,欲图破解这位艺术家的私人符号体系,厘清他画作中的神秘线索。你很容易在此类知识分子式的追根溯源、解码揭密的过程中迷失,忘却他墨色饱满的作品所固有的本然艺术气息,以及那熠熠闪光的美。徐累的知性令人赞叹,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智慧具有可视可赏的艺术性、并有所唤醒。艺术圈外的经验证实了:即便缺失深刻的观念、或敏锐的机智,艺术品照样可以感动我们。相反,智慧也并不能确保伟大艺术的诞生。徐累的画就告诉我们,即便我们无法领会画作背后深邃的中国文化底蕴,画依然可以诉说。他以精妙的笔触、柔和的调色,诱使我们进入一个瞬间世界——充满神秘、不可言喻的忧伤、欲言又止的启示。
白布裹身的马,或从帘幕或从屏风后探头而出。凌乱的床脚显露在屏风后。坐在屏风后的男子只露出交叉的双腿,而另一位男人呢?他在浴缸中看书,我们只能看见他高举的书。当我们终于看到一位男人的全身画像时,他的脸却隐藏在一本书的后面。徐累的画痴迷于隐匿,带着“一种我们永远无法揭晓的秘密”。他将自己的画作比作为侦探电影,在水落石出之前戛然而止,作案现场只留下孤零零的一顶帽子、一双鞋、悬挂或垂在椅背上的的衣服。然而,比起没有结局的故事,徐累的作品更像是没有开端的故事,允许任何诠释自由自在的畅想遨游。
在为2008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展览所出版的徐累画册中,有张乖张的艺术家肖像。他从镜头前飞行般大跨步走过一面墙,墙上挂着一排空画框。在那本画册的访谈中,徐累谈道,飞翔的概念可看做他自我的一部分,也可诠释他画作中“不确定性”的来由。中国古谚有言: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在他的画中,鸟儿们飞进又飞出,演员们逃离了他那侦探戏剧般的场景,画作本身亦有破旧、失色之态,彷佛它们也是昙花一现,会稍纵即逝。
如同他欣赏的荷兰艺术家维米尔,徐累在稀疏、内敛的空间中创造了神秘暧昧的叙述情境。在维米尔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行为被披露——一封信正在写、或被读,一位年轻女子在倒牛奶;而观看徐累的作品,我们好像随他一起变成了窥视者,凝视着房间内已然发生的暧昧场景。在场的人——无论是谁——已经离开,也不会再回来,空留暗影、空寂的座椅、寂寥的衣服或一只孤鞋。即便依稀可见人物,却弥漫着一种潜台词——画中人也是偷窥者,凝视着我们无法见到的事物,或品味着永远消逝的人事记忆。风化的地图出现在徐累的新作中,标记着显赫一时、如今却已消亡或被遗忘的地方。徐累的世界是脆弱的,虚幻无常的。在他画中那些杳无人烟的花园及空虚的房间里,记忆空悬在忧郁之中。
那是侵染情色爱欲的忧郁。徐累很清楚,隐匿就是最好的刺激:当一切尽显,一览无余,还能渴望什么?床榻纷乱,单被揉皱,痴缠已了,情人离去:缱绻后的幻想萦绕未去,只盼分别的爱人。低胸女装空挂半空,令人浮想联翩。藉由这些空闲之物、或时而虚空之境,徐累任由情欲的想像蔓延扩散。身着华服的男子斜倚座背,似乎漫不经心,却可能是暗忖风流韵事的浪荡子。无论他故事中的细节如何鼓舞我们的想像力,徐累将我们的视野指向背后、而非挺进向前。他的画作,是哀歌式的艺术。
十四年前,我第一次撰写徐累的艺术评论,那时是透过政治棱镜去理解他作品中的忧郁愁思和哀伤,但现在的我不太确定自己是否准确诠释了徐累哀歌式水墨画的深意。或许他并不是为某种特定的政治观点或事件哀悼,而是为了整体人类的生存状况哀伤——意欲成“人”,我们就无法避免减损和迷失。他给予的抚慰并非政治上、甚至不是文化上的补救,荒谬的是,这恰恰就是艺术,将减损和迷失的本质揭示给观者的艺术。爱伦•史考利(Ellen Scarry)曾如此写过,美,让我们的道德感知更敏锐,拓宽我们对世界的关注,让我们牢记世界上还有“其他人、事、物活生生的存在”:美好的事物是尘世的救赎、生命的创造和人生的改换。美,不需要招牌、汽车保险杆贴纸或是宣言;美,自有其“道德炼金术”。徐累的画像低吟浅诉,潜入我们的良知,就像一个梦,能使我们带着微笑醒来。像所有美好的事物一样,徐累的画是抚慰者,带领我们去揭晓启示。
杰弗里 . 汉图弗(Jeffrey Hantover)
纽约,秋天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