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内在的一致——王少军雕塑艺术解读

时间: 2015.9.22

王少军不是那种振臂高呼,引领潮流的艺术家,这不是他的性格,也不符合他审美型的创作性格。他更倾心于一种悠然、淡泊、低调的创作姿态。

首先,王少军通过雕塑来探索心灵世界。在雕塑艺术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王少军找到了一条可以通过雕塑抵达内心、传达内心的道路。他用雕塑来映照周边的现实、描摹人的存在状态、观照个人的内心世界;他通过雕塑来提出人生问题,解答问题;他通过雕塑充实自己的内心,寓指社会的心理状态;他通过雕塑来感染看到它们、欣赏它们的人们。

——孙振华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深圳公共艺术中心主任

首先,对自己“动情之点”的理解就有深浅之分。例如,大家都读《红楼梦》,对曹雪芹先生也就动了敬爱之情。敬爱到想为他作像,那敬爱之深是可以想象的了。但敬爱的角度,理解的深浅却仍在未定之秋。我就特别喜欢王少军同志的《曹雪芹像》。他把曹雪芹自己的比喻——一块青埂峰下不切实用的顽石吃透了,想深了。这块怪石和曹雪芹一而二,二而一,偃蹇郁屈,愤世嫉俗,它不能为“太平盛世”装点门面,相反,却对着没落的封建社会吐出痛苦的咀咒。据我所知,作者对曹雪芹已下了几年的功夫。从第一个“变体”稿,直到目前这个像。是经历了反复推敲,几易其稿的。他的第一个曹雪芹像是前年做成的,已打成墨玉的雕刻了。但那构思本身还是简单的,只是个一般的落魄文人而已。作者没有以此为满足而是锲而不舍地进一步挖掘,非但从形式上不停地探讨,更重要的是对人物本质进行了更深的钻研,由于对曹雪芹的本质挖深了,对他的精神状态就更理解了,所以就找到这块青埂峰下的顽石,而且对这块顽石的基本特性也就清楚了。他知道要刻画它,非怪不行,非丑不行,非顽不行,非屈曲不平不行,非七横八竖不行,非桀骜不驯不行。凡是抓到了本质,就如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了,一切现象都找到内在的必然联系了。

——钱绍武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雕塑家

就像他的雕塑一样,在人和景的关系上,他始终把握了一种独特的视角,通过画中物象的大小对比、空间跌宕构成一种从现实通往超现实感受的意境。实际上,无论是他的雕塑还是他的绘画,他的这种既注重形象本身,又从形的视觉将视野导向形象之外的语言是特别让人感到兴奋的。中国传统艺术一向讲要有“画外之意”,在我看来,王少军的作品就能够让人从形的本身出发,看到形象和世界的关联,由此引向画外无限的空间,那空间包含着遐思与幻想,也包含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我们早已习惯了人与动物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形成,是来自于生命自然的抉择。人在自然中处于支配地位,因为我们毫不怀疑人类自身的优越性,而对于动物世界我们究竟了解多少,至今仍未觉得有多么重要。怀抱一只公鸡的男人——这样一幅再普通不过的场景,在我的眼中即是世俗的生活细节,又是充满神秘暗喻的象征!它隐喻着人与动物间的貌移神合的属性,也启示我们跨越自身的误区走向更加智慧的境界!

思辨的智慧是人类最优秀的遗传基因,这样的遗传有序是人类健康发展的最基本的保障。

中国书法讲究“入木三分”,而近代大师李叔同能将字写得轻如浮云,谓之“出纸三分”。他在寻求字中“轻”的价值,读他的书法很有些欣赏的门槛,不能理解,不能承受的恰恰是“轻”的分量。

一直认为雕塑是注重分量的,追求凝重,有时甚至有些刻板。近日观王少军教授的新作,人物着中式对襟•光头•表情暧昧•形态矜持•动势含蓄;或冥思,或张望,漫无目的间,透出一股仙味儿。作品着色,而色不重。手法有些刻意的“飘”,传达着“轻”且“慢”的信息,和李叔同的字好像有些异曲同工。但又有些不同,因为在人物的眼睛后面明明流露出中国文人小小的狡黠,使作品多了几许人味儿。这些在哲思中,既超然又很享受入世快感的形象是今天的某些人物吗?如果是,出纸不多,刚好三分。

——吴洪亮(北京画院副院长、美术馆馆长)

这件作品是经过了我主观演绎了的一段中国古典爱情故事。其实,故事的演绎忠实不忠实于原版并不重要,而作品中各物象断章取义式的迷幻处理,倒是我欲传达男女情爱之中有关哀怨凄美之韵的用意所在。

在我看来,人类从动物属性进化为具有复杂思维能力的高级生物,并不应该成为人类沾沾自喜的骄傲资本。大自然是公平的。它既造就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也赋予了人类适度的愚蠢。因为,每当人类在欢庆他们伟大的业绩之后,却又渐渐地发现大自然仍然捉弄了他们!使他们像愚蠢的动物一样,甚至有时比动物还愚蠢!

我们每一个人类个体思维相加,无非是一个被夸大了的结果。一个区别于所有生灵的无际欲念。这样的认识,是我从随便一双人或动物的眼睛中就可以得到印证。这件作品中的人与动物的造型就是如此动机。

我常常反思人类的聪明才智:那么多你争我夺,你追我赶。你多我比你更多、你快我比你更快的生存戏剧,却总会有大自然及时而严酷的教训使人类的戏剧戛然而止!巨大的尴尬使我们汗颜。

人们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催生对神秘奥妙的灵魂世界的好奇心,动物与人之间真的有心有灵犀吗?有,一定有!

熟悉王少军的朋友都知道他的泥塑技巧圆熟精妙,臻于化境。他喜欢的雕塑家是马里尼和曼祖,但马里尼和曼祖源于基督文化的悲剧和悲悯气质却与他格格不入。如何在自己的文化系统中寻找那种相会于心的精神源泉,并运用泥塑语言实现视觉形象的表达,王少军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摸索阶段,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彷徨。天道酬勤,当我们看到这个名为“出纸三分”的个展时,我们可以与他击掌相庆了!这些冥想于天地之间的人物,刀光泥影间浸淫着儒者的挺拔与庄禅的灵逸,并不沉重,也不久远,直承当下的会心一笑。

——唐尧《中国雕塑》杂志副主编

我面对世界的目光并不焦灼,因为我身外与我的内心是两个世界,对于身外的事物,我认为它是喧嚣永远变化的,而我的内心却永远安睡在艺术的温床上,使我享受到平和、淡泊和永恒。事实上,我的身心一直隐居在艺术创作的温馨之乡,可以说,做艺术更多的动机倒是希望通过艺术创作来寻求一种不同于现实的更适宜人的单纯且优雅的境界,这是一种每每面临都能让我怦然心动的慰藉。还因为她更具有个体的选择和排它性。因此她更能够赢得我的倾心与依恋。

艺术家简介
王少军
1959年生于中国天津 
1982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毕业.获学士学位。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

展览
2014年“第四届中国芜湖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人与蛙》。
2014年“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山不转》。乌鲁木齐。
2014年“对话兵马俑——中欧雕塑作品欧洲巡展”《老兵》。葡萄牙,法国,荷兰。
2013年“中央美院95周年校庆教师作品展”《视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3年“山西大同国际雕塑展”《窗》、《蛙与人》、《心路》、《无视》、《练达》。
2012年“中国百年雕塑作品展”《慧》。中国国家博物馆。
2012年成都“形与意—中国当代架上雕塑邀请展”《人与蛙》。
2011年“长春世界雕塑大会”《刘士铭先生像》、《郭沫若像》。
2011年“开悟—首届大同国际雕塑双年展”《人与蛙》、《视界》、《遐思》、《天地之间》、《教养》。
2010年月“第二届中韩现代雕塑交流展”《遐思》、《教养》。韩国
2010年“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教师作品展”《通灵者》、《心路》、《阅读》。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0年“中国艺术环球行动美国纽约展”《视界》。美国纽约。
2009年“ 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展”《都市言情—地铁》。中国美术馆。北京。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展”《中国加入世贸》。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8年“出纸三分—王少军雕塑个展”。中国北京798 
2006年 “中国当代雕塑家实验肖像作品展”《曹禺》。中国天津。 
2005年“雕塑百年—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开馆暨雕塑展”。中国上海。 
2004年 “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都市言情—地铁》。中国美术馆。北京。
2001年 “时空平台--2001雕塑作品展”《无色的记忆》。西单文化广场。中国北京。 
2000年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一等奖《抗战组雕之狂轰烂炸》。中国北京
1999年“漂移的平台——99青年雕塑家作品展”《负空间的显示》系列作品。
1998年“平台——98青年雕塑家作品展”《C小姐新花色帽子》等作品。

出版
《认识雕塑》(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雕塑》(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基础教材《泥塑衣纹》(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收藏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电影博物馆,北京国际雕塑园,长春国际雕塑园,福州国际城市雕塑园,上海市政府,南昌市政府,杭州市政府,宜兴市政府,石家庄市政府,焦作市政府等。

来源:名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