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推动装置艺术的发展,特别是给予青年艺术家机会,这是很值得尊敬的。确实这种艺术形态因为需要花费大量的材料费和展览成本,一般情况是很少有人这么持续推动的,对于很多从事装置艺术的年轻艺术家,特别需要这种机会。刚才看了这个展览,我想在今天文化时段和语境中关注装置艺术,不是把装置放在装置优先性或者先锋论的基调上,或者习惯性强化批判性,应该认识到今日艺术已不仅是在这种前卫逻辑的艺术史惯性中运行,而是充满更多可能性。在今天应该特别要分清话语的书本历史与当下事实的区别,过度强化一些特定历史语境下的艺术逻辑,或者将某种艺术形态发生期的基调套进发展期的新阶段中去很可能会遮蔽了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发现和从事,这是需要提出的基本认识。这个展览实际结合本次论坛所勾勒出的五个问题,其实涉及装置艺术的三个方面,一个涉及装置作为一种作品形态、作为一种“物”,也就是装置艺术其本体和形态学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此“物”的来源,从艺术史上怎么长出来的(其发生期的基本文化逻辑);
第三个方面,这种“物”的在艺术上的使用方式,它的语境转化在什么样文化逻辑关键点上以什么样方式生效?我想在这样三个维度下,能够对装置问题展开学术讨论的开始。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再展开了。从形态学的问题出发我简单交叉以上所勾勒的问题谈一点认识。我参加过中国美术馆两届全球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今天论坛很多专家发言也初涉了装置和新媒体艺术的关系,这就在形态学层面生成了一个问题,我想大家也比较关注,雕塑、装置和新媒体艺术的关系,我觉得三者可以有模糊地带的联系,需要进一步在比较中继续理解雕塑的加减法、塑形功能、体量感、视角体验、正负空间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再有同为三维模式的装置,它与物质化、观念性和制作属性相关。装置可能更加具有一个明显的创作语法的本体论,即在艺术创作中,物品按照一定逻辑安装重组,在带有安装和制作性的语法下进入艺术的运行界面,与特定空间和人群形成交互,实现人、物、空间一种更加强化或特殊的“交感互动”的体验方式。当然在具体到交感互动实现任何一件具体作品跟每一个具体受众、具体人群发生互动关系的时候,它所产生的体验是一个丰富和多元的审美世界,是多种“可能”的“可以”,而这种生效不认为必须得是前卫、或者批判、或者革命性的。就像刚才学者讲到,有很多装置作品是“诗性”的表达,需要注重和尊重一件作品在语境中使这个物本身,通过编码的方式把当代的理念和艺术的观念,通过观看的过程实现当代艺术在那一刻微观和具体的互动。我在这里想提出的是,理解和谈论装置也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界面。而谈到“观念”在艺术运行层面的运作区间,涉及到三个方面,一个是作为“叙事内容”层面的观念性,尤其以“形象”的运作相关,实现对社会文化的观念介入;一个是“观念”沁入语言生成的内在,观念和语言在内生层面实现一种“相交性”的观念机制;第三个就是这两者间的模糊地带的独特运行,这是很吸引人的一个地带。此外需要认清,生效方式需要给出更加广阔的空间,不要用一维方式限定只能怎么样,这也符合装置自身各方面的诉求。新媒体艺术跟装置形态学上有交叉也有不同,因为新媒体可能涉及到生物、化学、物理、互联网、计算机、甚至VR虚拟现实技术,比较突显技术条件下实现新兴媒介是否可以实现艺术可能性的探索,当然雕塑、装置、新媒体三者差异性和难以辨别,存在模糊边界的实际状态下,本身也是今天艺术的一部分。思考什么是装置的问题既需要形态学层面的本体思考,有需要在比较视野中去认识差异和联系甚至尊重一定层面模糊地带给艺术可能性带来的粘稠活力。
另外一个必要,即理解作为“物”的装置,应回到艺术史的过去去看此“物”的来源?实际在20世纪60年代反主流文化思潮中,所形成的观念的元气,作为一种艺术在生成期,是此类艺术形态的合法化的辩护斗争,以1968年“当态度成为形式”这个标杆性的展览前后一个时段的“观念化”艺术新形态的发生为核心,涉及一种矛盾的转换模式。当时的艺术家以观念作为武器反对的对象是被博物馆、艺术市场主流化的“现代艺术”形态(比如市场上的毕加索、博物馆里流行的康定斯基),当时艺术家希望在现代艺术的前卫锋芒在进行时态和现实世界失效后,重新建立一种反主流文化的不可以被博物馆和艺术市场所收藏的艺术新形态,但是时过境迁这种形态在一段时间的尖锐性刺激和热情之后,事实发现很多装置艺术还是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商品化,就像前卫艺术一样,格林伯格说过一种先锋性的艺术形态假定它与一个社会的主流相分离,但以一根金钱的脐带与之联系。一种艺术从创始生成时的尖锐性和尖锐性的有效期,特别是在“语境转化”之后,到另外一种语境状态下,生效的方式,也需要在语境转化状态下思考其来龙去脉,必须回到时间每一刻的语境当中去思考和行动。
重要的问题还是回到今天,艺术家如何在今天语境中做好具体的一件作品,并在人、物和空间的交感中实现有效互动。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王萌,著名策展人、艺术批评家、艺术管理专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现任职于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朱乃正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史论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策划和组织超过百个展览,出版九本理论专著和实验报告,策展作品两次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年度优秀展览,三次被北京市文化局评为年度北京优秀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