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本是艺术史学科中最为经典的命题之一,将现实环境的自然属性与精神领域的思维加工叠置,呈现物质世界被观看、感知、理解、改造直至被解释的过程。传统图像研究将风景画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类型,通过研究地上景观的视觉传达,探讨其背后的社会指向与文化意涵。而今随着艺术史研究领域的拓展,风景问题已超越了对于图像本身的文化读解。特别是全球城市化进程带来新型的城市景观及其复杂的多样化呈现,模糊了作为政治、文化、生活空间的“城市”与审美意义上的“风景”之间的界限。这种扩大化的“风景”作为当代视觉研究的重要课题,延展到政治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各个方向,引发了更为密集的知识生产。
本分会场的学术主题设定,一方面呼应大会主题,关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对于风景概念界定和图像理解的差异;另一方面特别希望推进新的观察角度和方法切入艺术史研究,强调当代的问题或传统问题的当代理解,以开阔学术研究的格局、加强对社会现实的关照。因此主席团希望从六个层次展开讨论:
1)风景画历史与当代演进;
2)风景在不同媒介传达中的表现,特别是地景装置、电影、摄影、网络等流行媒介;
3)有关景观设计和规划者的研究,即身份对于风景观的影响;
4)生态美学(eco-aesthetics)与生态批评(eco criticism);
5)风景的政治图像学(political iconography);
6)“景观社会”(society ofspectacles)中的城市图景和视觉奇观。
本场最后选出的14篇报告从 70余份投稿中选出,国际部分注重研究涉及地域、媒介、角度、方法的丰富性,分别有关于欧洲、拉美、非洲、大洋洲、亚洲不同文化跨越性很大的题目,并且均以“当代”立场为主。而三位主席根据最初学术设定挑选有关中国艺术研究的课题时,又引发另外一个学术思考,即经瓦尔堡、潘诺夫斯基、W.J.T Mitchell、Hans Belting、Martin Warnke等西方学者发展至今的各流派图像学方法和概念,能否被借用或移植来解释中国艺术传统中图像与精神层面(如“意”、“气韵”)关系的问题?或者说,中国艺术传统是否适宜用当代的、西方化的知识体系来归纳和衡量?基于这样的反思,为避免报告的同质性,本组主席团经协商,由中方主席傅申教授最终确定有关中国问题的发言。傅教授也谦虚的表示,他此次的选择主要出自个人兴趣,题目全部集中在明清时期,但是希望从诸多角度反映这一时期艺术与社会景观的关联,以丰富本组的讨论。
本分会场安排在9月16、17日一天半的时间内在北京大学会场进行,发言内容的主要方向如下:
1. 风景图像与当代美学经验。
无论是历史绘画中的风景题材还是当代艺术中的景观创造,当代社会特有的遭遇为图像的观看和理解带来新的美学阐释。瑞士伯尔尼大学Peter J. Schneemann教授 Eco-Action: Materialities and Territories as Mediators of Contemporary Landscapes 一文以近年卡塞尔艺术展、威尼斯双年展等国际展览中的艺术生态实践为例,讨论当代艺术家如何通过材料利用和地理规划,在社会生态系统中建造新的风景,以此深化艺术对于当代语境下人与自然关联的思考。美国威廉姆斯学院Marc Gotlieb教授 The Orientalist Sublime: Landscape, Self, and Spectator in the Work of Gérôme and his
Contemporaries 一文虽然以杰罗姆及其同时代艺术家为研究对象,但是并没有从传统的殖民文化角度来分析作品的东方主义特征,而是强调以“时间”代替“空间”作为分析风景图像的主要角度,重新理解这一时期艺术作品在美学意义上对“崇高”的追求。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助理教授刘礼红的 The Wu Landscape: Eco-aesthetics in Chinese Paintings, 1450-1550 文章为这个方向的讨论增加了当代方法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新的解读,文章重新分析吴门画派山水图景中的景观要素,尝试用生态美学的理论探讨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与空间和环境的关联。
2、政治干预下对风景的观看和表现
风景图像所关涉的地上景观往往与国土、疆域的概念相联结,故政治图像学方法在风景图像研究中占有重大比重。本组的报告结构,也可以看出“殖民风景”仍然受到较多关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Elizabeth Rankin教授 Imperial violations: undermining the conventional tropes of landscape. Michael Shepherd’s
New Zealand landscapes 一文以新西兰艺术家Michael Shepherd风景作品中反映出的殖民掠夺、土地战争对于当地景观形态、生态系统与文化的破坏,探讨风景图像保存的历史记忆与对复杂政治意涵的显现。汉堡大学Margit Kern教授 Historical landscapes and progress: Eco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CuadrosNacionales (Nati-onal Paintings) in 19th-century Mexico 一文探讨19世纪墨西哥表现祖国山河景观的“国家绘画”,如何一面小心的处理历史遗迹中的殖民色彩,一面宣扬正在建设的现代国家形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ShivaniSud博士 In a Land of Death and Disease: Epidemiological Landscapes and Photography in Colonial
Bombay 一文通过对1896年印度孟买爆发鼠疫的疫情照片加以图像分析,从流行病带来的社会景观切入,角度独特地探讨殖民主义的视觉图像对殖民地政治与文化的影响。南非约翰尼斯堡大学Federico Freschi教授 From Volksargitektuur to Pretoria Regionalism: The Imagined Landscape of the Nation in
Afrikaner Nationalist Architecture, 1936-1976 一文讨论1936至1976年间南非白人在社会动荡的巨大变革中,经历最初扎根南非的生存诉求,到通过民族革命建立现代国家的愿景,通过想象的景象实现身份与心理的双重转变,以此解释景观建造与民族主义、国家观念之间的关联。
3、城市景观与市民文化
新型城市景观是当代文化中最突出的“风景”,与市民生活体验直接相关,也从而激发了大量前所未有的图像生产。都市风景的研究无疑是艺术史研究领域最有活力的课题之一。瑞士富兰克林大学助理教授Gabriel Gee The late 20th century marine: “forgotten spaces” and trans-industrial visions一文首先梳理海景画的历史,继而讨论20世纪末新兴海洋工业和港口经济的繁盛对于海港景观的重建,以及艺术作品对于这种时代变化的表现。巴西圣保罗大学Maria Inez Turazzi博士 Favelas in Rio de Janeiro:new approaches to a singular landscape 一文非常“应景”地将我们从对正在进行的巴西奥运会的关注,转向里约热内卢更为本土化的城市景观特色——“贫民窟”的研究中,文章通过展示20世纪关于贫民窟的绘画和摄影作品,讨论这一独特社会现象如何转化为具有美学意义的城市景观。德国帕德伯恩大学Eva-Maria Seng教授 Pall Mall: From the Sportsground to the Urban Pleasure Ground 一文也与当下城市问题关联紧密,该文提出今天的大型商场(shopping mall)和娱乐中心的提法来自于16世纪流行一种击球游戏(pallamaglio),并通过分析这种游戏的演变,探讨娱乐景观如何逐步影响到公共空间,从而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4、中国明清时期艺术中风景图像的研究
如前文所说,将部分中国问题单列并非是将其与前面提到的理论结构割裂,而是避免对中国艺术的分析被完全纳入图像学方法论系统,而忽略对其艺术上特殊性的讨论。北京大学翁剑青教授《景象•人文•图式 ——明代戏曲文学插图的场景与视觉涵义》一文选取的明代戏曲文学插图,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中不太常见的研究对象,文章借助插图场景着重讨论视觉文化与其时代、社会和艺术家个体的关系及话语内涵。上海博物馆颜晓军博士《董其昌与晚明的纪游山水——理学观念对真实风景的视觉重构》一文通过董其昌两幅“纪游山水”题材作品,探讨理学观念对当时风景绘画的写实与“造境”的影响。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候选人蒋方亭《王世贞与<水程图>册中的运河风景写生》一文借助王世贞《水程图》探讨明代文人画中蕴含的社会现实反映和文人自我政治立场的表达。中央美术学院许彤博士《乾隆朝“江南”名胜图像的制造与传播》以乾隆朝多套名胜版画书籍为切入点,通过与前朝经典图像比较,讨论新的帝国名胜图像在晚清乃至日本等其他国家的影响。
本分会场国际主席Peter Krieger教授,是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资深教授,曾担任墨西哥国家艺术史学会主席,同时也是德国汉堡大学瓦尔堡研究所(Warburg Haus)访问教授。其多年来的工作的重点是将源于瓦尔堡、发展于MartinWarnke的政治图像学研究从传统的欧洲艺术史领域拓展到美洲,并着重建立更大范畴的全球研究网络。也是三年前在Krieger教授的引荐下,本组青年主席滕宇宁开始当代风景中的政治图像学研究,并协助推动北京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汉堡大学瓦尔堡研究所在这一学术方向上的合作。故本场的学术基调,倾向于对于风景问题更为当代的理解和现实的读解。本组中方主席傅申教授,来自台湾,曾任美国国立佛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部主任,也是此次大会中分会主席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德高望重。我们很荣幸能借助傅申教授在中国古代美术史领域的专业高度,挑选合适的中国艺术问题进入本组讨论,作为对于图像学研究在另一个艺术系统中的回应。
在阅读本组投稿和入选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今天仍有很多学者引用和讨论W.J.T Mitchell教授1997年著作《风景与权力》(Landscape and Power)中的观点,特别是“风景是人类与自然、自我与他者的交换媒介”的理念被反复提及。有幸的是,此次世界艺术史大会邀请到Mitchell教授来京参会并做主题发言。我们希望,本分会场所呈现的,基于不同时代不同文化风景图像及城市景观研究,能带来理论的推进和格局的扩展,并和Mitchell教授过去的观点形成呼应、补充、探讨乃至批判。这恐怕也是具有上百年历史的世界艺术史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所希望带来的局面。
文/本场分会主席 滕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