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秋天,我踏进美丽的南京师范学院的校园,有幸成为了那里的一名美术系的学生。
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的前身是中央大学美术系。斐声国内外的徐悲鸿大师担任过该系系主任。这里,还因为有傅抱石、吕斯百、秦宣夫等一批中国画坛的精英在此执教,所以,当时的南师美术系在全国有很高的声誉。我为能在这里学习四年受益终生而心存感激。其中最早正统接受西洋美术史的教育则是从秦宣夫老师授课开始的。
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能留学欧洲的在中国的画家中是凤毛麟角,秦宣夫老师是其中之一。他是西方美术史在中国美术界的传播者。
秦老师早年留学法国,后又到意大利考察、学习,而法国、意大利是当时欧洲美术最活跃的国家。自欧洲文艺复兴到 18、19 世纪,一些最具代表性的画家都产生在这里。秦老师法语很好,又专门攻读西方美术史,他对欧洲著名画家和美术史的研究有很高的造诣。
秦宣夫老师是一位性格活跃,直率开朗的学者。他讲课非常生动。听他讲课没有枯燥 的“史”,倒有多许生动的故事,他让历史在故事里传递。比如,在讲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的时候,他把这幅画讲话了。在他把作品的创作年代、时代背景介绍以后,便描述起画上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的绘画技巧。他说,达•芬奇把蒙娜丽莎的眼睛画得很传情,观者在任何一个角度都会觉得蒙娜丽莎在动情地看着你。那时候的我们,也许是因为达• 芬奇的高超的艺术,加上秦老师绘的声绘色的讲解,竟情不自禁地移动脚步从不同的角度看蒙娜 丽莎的眼睛,去验证老师的话。只是当时看到的是画 册上印刷品而已。接着,秦老师又讲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的嘴,那嘴角的两边呈现出来的微笑,秦老师更是把那个“微”字描述 的淋漓尽致,让这个微“笑”妙不可言。他还告诉我们,达芬奇为了使这位“蒙娜丽莎”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来微笑,他在画室里还专门请来音乐家弹奏轻松的音乐,使笔下的对象和整个画室弥漫着和谐喜悦的氛围。一幅《蒙娜丽莎》用了达•芬奇一年多的时间才完成。因 此,达•芬奇的名字和他的《蒙娜丽莎》成为了不朽。
2003年7月我乘在法国参加“法中文化年”办画展的机会去了卢浮宫,在那幅并不大, 但是不朽的《蒙娜丽莎》油画面前,全世界的人因为那“神秘”的“微笑”而趋之莺若。人们拥挤着,一睹她的芳容。人们不顾管理员的阻拦,无数闪光灯闪烁着。我本来打算近距离在真迹面前感受体昧一下秦老师当时说过的,那传神眼睛和嘴角两边妙不可言的“神秘微笑”,但躁动的现场让人没有机会。我只能排着队等到靠近的时候拍了一张照片,就被人挤出去了。不过,在欣赏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最的后的审判》、拉斐尔的《圣母像》,还有鲁本斯、马蒂斯等大师作品的时候,都有了比较安静的环境。这时,秦老师生动的授课,连同他修剪的很整洁的头发和胡须,激动起来不时地耸耸肩膀的神采奕奕的形象都浮现在眼前。作品前那些不熟悉的法文或意大利文的介绍并不重要,因为,这些作品的历史连同和它们有关的故事秦老师都已经教过我了。
秦老师不仅是位著名的美术史论家,还是一位著名的油画家。他的作品如同他的性格一样富有浪漫气息,格调高雅,色彩响亮,画面充满跳动的生命力。他曾经和吴作人互作对象作画,我在做学生时曾经见过秦老师的这幅作品,画面上秦老师画的吴作人先生十分生动传神。用笔、用色明亮粗矿,其艺术效果是一流的。
在纪念秦老师百年诞辰之际,面对当今的西洋绘画和西洋美术史在中国的普及和上个世纪50年代已不可同日而语。中国也出现许多很有造诣的油画家和著名的西洋美术史学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交、融也日益增强。纵观历史,让我们回想起像秦宣夫老师那一代前辈们为在中国传播西方美术所作的贡献。今天,这是我们应该铭记而不能忘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