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的五月,两年一次的威尼斯双年展又拉开序幕,今年中国馆的策展人是威尼斯双年展的常客、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的邱志杰。应对本届双年展“艺术永生(Viva Arte Viva)”的总主题,邱志杰将中国馆的主题定为“不息(Continuum - Generation by Generation)”,提出关于什么是“永生”理解的中国方案。
重“生”的传统在中华文明和中国哲学中源远流长。早在先秦的典籍中就有对天地生人生物功能的素朴记载,如“天生烝民,有物有则”(《诗经 大雅 烝民》),“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左传 成公十一年》),“天地,生之本也”(《荀子 礼论》)等。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关注民本民生,讲求“存心、养性、事天”,初步把天、生、仁联系了起来。对中国文化思想上影响极为广泛深入的易经更是以“阴阳相生”为基础,《易传 系辞》开篇关于宇宙的创化过程中,说“生生之谓易”、“天地大德曰生”,在这里,“生”具有形而上的哲学意义。
众所周知,儒、道、释三家对中国的传统的文化影响巨大。从艺术上来讲,道、释两家的影响并不比儒家弱,像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就极为看重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对传统绘画的影响。道家哲学以自然为道,道法自然,吾以观复,但对人与自然质的差异没有区别开来,即弱化了人的主体能动性,讲求绝圣弃智,寂然无为。释家从印度传入中国,后逐渐本土化,发展到禅宗阶段,对生命意识的顿悟体验也衍化成了自然意识,相似于道家哲学。
宋代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把儒家核心的“仁”与易经中的“生生不息”结合起来,朱熹反复讨论天地生物之心,认为人是天地所生之物,人心也便是天地生物之心,人之生生是宇宙自然的最高表现,是自然生生不息的担当者。宋代的理学家把“仁”提升到本体范畴,生生之谓仁,以生生不息之仁来实现天人合一。同样,把人与自然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人能自觉的体认天命和生生不息之仁,人的主体精神与天地万物成一体,对道家的自然意识与释家的生命意识兼收并蓄,融合道释,高于道释,完成了创新。
明清时期,许多思想家肯定 人的自然本性,如阳明心学以“生”释心,以“生”释性,初步实现本体之“生”与人生之“用”的结合,把人的本质解释为“生生”,对“仁”概念在天人方面的统一作出了解释。气学派思想家戴震创造性的继承理学的合理价值说,以“气化生生”的本体论贯穿人民生存生活之用,完成中国生命哲学的体用结合,指出生生不息是人的本质,人的生存与发展是生生不息的,这不是简单的循环重复,而是由弱渐强由简到繁,人生代代有如江水奔腾不息。总而言之,生生不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精粹所在,从先秦到明清,儒、道、释三家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自身的流变传承也是对生生不息四字的最好体现。
中国艺术与世界的接轨,“中国元素”是最大的“特色”,威尼斯双年展中“中国元素”的应用也常常引起各方面的争论。这次策展团队仍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不息”的主题就直达了中国文化哲学核心,展览将南宋李嵩的《骷髅幻戏图》和马远的《十二水图》作为“楔子”,前者传达了“向死而生”的独特生死观,后者表现了几于道的“水”意象。一张人生,一张自然,浑然天成地对应了本次展览的总主题。本次展览参展艺术家为汤南南、邬建安、汪天稳、姚惠芬,前两位是具有学院背景的当代艺术家,后两位则是民间非遗传承人,分别是皮影和苏绣的民间工艺大师,现场进行皮影演出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四个中国传统“不息”故事。可见本次策展团队对于“艺术永生”、“由艺术家与艺术家为了艺术家而设计”等主题作了周详的谋划,立足传统,寻找新方法与形式,对于如何在传统中创新是艺术发展中的永恒问题,因此,这是一次对此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策展人和艺术家的一次挑战。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张海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