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自2014年起逐步推进广泛丰富、新颖大胆的设计教学改革,致力于以跨学科、多样化的模式培养具有丰富灵魂与独立思考及实践创作力的设计创造者而不断前行。2017年设计学院研究生毕业展于人气火爆的校园展厅开幕。展厅中部宁静、别致的黑色丝绒暗空间内,九十九朵以灰烬制成的概念首饰吐露暗香,这是来自硕士毕业生张译之的综合观念设计作品《余烬生花》——独特的情感外化途径和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引发了众多观者的共鸣,设计的语言架构起创作者与观者之间的情感桥梁,设计的力量在循环往复的回味中畅然开朗。本次,我们走近这件作品,借以揭开“生花”的过程,听听“余烬”的故事,看看设计创意者张译之的观念灵感、设计实践以及跨专业探索。
张译之,2014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空间展示设计工作室,同年以设计学院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进入设计教育研究工作室,师从元老周至禹先生,接受了设计教育、符号学、图像学等综合知识的熏陶,也是周教授的最后一届硕士研究生。2015年研二期间交换到瑞士苏黎世艺术大学文化分析与艺术教育学院,同时游学欧洲考察了大量博物馆、美术馆、设计机构,并进行了外文展览推荐编译等,致力于综合的设计理论及设计实践的探索。
镌刻时光的视觉痕迹
走进《余烬生花》的作品展区,最先被一片散发着脆弱、微妙光芒的花朵首饰群吸引,作品的深重形式感隐隐透露出一种纪念碑性。细细观察,发现每一朵都别具一格,暗灰、不规则、甚至有的“花瓣”上还残留着一些模糊的字迹,随之展报、视频、书籍一件一件印入眼帘,观者在一种被“设计”的神秘线索中“入戏”——这些首饰的材料实为灰烬,而这些灰烬成为串联故事的关键。
时光易逝,记忆仅算作一种抽象的模糊印痕,但如建筑师卒姆托所说,“记忆中的意象并非库存于脑海中的封冻碎片”,这个过程是动态的,人在连接“记忆残影”和憧憬“未来梦想”的循环往复中完成生命的全部意义。译之是习惯思考和记录的——可读的文字与隐蔽的图像串联成记录,或绵绵絮语,或低沉自吟,一切不可与人言明的真实体验和个体情绪被编织其中。本次的设计立足在一段凝结了女性之间特殊情谊的日记本之上,截取的99天图文日记成为回忆的载体,情谊不必去被定义,经历成为了开启成长之门的钥匙。
余烬重生的暗灰芬芳
日记是时间的废墟,灰烬是废墟的呈现形式,它们本身就隐含着向后凝视的目光以及作为凝视对象的业已消失的整体。“我试图以设计外化的方式将隐喻的情感传递出来”译之表示。日记的私密性是它的存在规律,秘密不可开放,但情感却无法隐藏,烧毁成为保留秘密、埋藏记忆的方式,也为观念设计的外化呈现提供了可能:灰烬成为日记情感的另一种形态表现,同时又涅槃为新的重生纪念。为了保证燃烧拍摄,译之前期实验了多次,“最终烧原稿的时候还是哭的很厉害,眼睛肿涩了两天,我觉得是火光很烈导致的,有时候就怔怔地看着,也可能是不舍吧。”
艺术观念通过设计的手法得以转换,首饰造型直指日记中另一位女生Jasmin中文含义的“茉莉”二字,副标题YIZHI ·MOLI 既呈现了关系寓意,唇语认读的瞬间也引出了“一枝茉莉”的奇妙文本。99页日记演化为99朵娇蕊般的配饰,象征着女性情感的饰物吐露着芬芳,絮语、迷恋、执着、纠结与余烬一同被凝固在灰暗、脆弱、独特的材质里。
译之说,“作品虽然始于情感基点,但制作过程十分严谨,一页一页燃烧的灰烬取材都完整标好时间,隐约可见的字迹都是与日记完全对应的,甚至12.23的这朵还能看到未完全燃烧的日期记录。”设计的情感思维与严密的理性逻辑相互交织,作品的完整度和细腻度才得以体现。
从对1mm银料爪状结构的设计到每一片灰烬花瓣的调配制作,再到记录拍摄几乎都是她一个人完成 ,“最重要的是解决结构和材料问题,前期尝试过亚克力、石膏、硅胶翻模,最后选择银、树脂与灰烬搭配,金属光亮与灰烬暗黑的对比本身隐含了矛盾性。” 通过一本日记来呈现一段经历,通过观念设计的方式外化艺术行为的概念,情感为设计处理撑开了基点,时间的广度被囊括其中。
整个综合的观念设计分为首饰成品、视频记录、日记原稿、概念书籍,各形态之间彼此呼应。“观者会首先看到首饰成品,然后慢慢去理解整个设计过程,这其实是一部侦探戏剧吧,需要耐心和静心”。视频中缱绻纸页被迅猛的火苗吞灭,忧伤、低沉的情愫在Jasmin自弹的曲调中徜徉不绝。轻薄硫酸纸覆盖之下的原稿若隐若现,薄纸提炼的词句将情感凝聚。
首饰是情感的载体,也是观念外化的设计物,从日记到经过化学变化的烧毁,再到新的设计物的产生,灰烬之中生出了花,化作更为纯粹的抽象生命,死而重生,生生不息。如马尔克斯所言,“东西自有生命,只需唤醒它的灵魂”,艺术观念在设计外化的方式中得以重生,情感使得其灵魂重燃,进而生长蔓延。
冷凝回忆的情感共鸣
书籍的布面UV喷绘、手工锁线到展柜软包、黑丝绒空间展陈模式等都是根据主体物进行设计延伸的,所有的细节把控都为观念的表达而服务,并在有限的空间中呈现最佳。但令译之完全没有想到的是,《余烬生花》居然引发超出预想的反馈。观者们特意要求准备一本留言本,密麻字迹显现着每个人的回忆余烬和情感絮语,特别建构了交流群,甚至还有一两个女生告诉她,她们一边翻读一边低泣,在黑色隔间里一待一两个小时,还有观众发表感慨“后劲太大,整个人都不好……”
观众的丰富反馈变成了成品既定计划之外的“附加精华”, “作品其实是个人化的,没有预设观众心理,只是营造体验,观众很可能只能看到10%,最艰难的90%要自己扛着,也要体会” 译之说,“有句留言让我印象深刻,写道,我以为我经历着你的经历,实际上,我回忆着我的回忆,”。设计的情感力量在此昭然,《余烬生花》虽以创作者个人的经历为起点,但基于真切的情愫积淀,它贯通的却是人与人之间最微妙、脆弱、细腻的共同体验和情感经历,它能直击到一部分人的内心。
正如司汤达在1805年致波丽娜的信中写道的:“在我们的旅途中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有的是我们同类,拥有炽热的灵魂…我们是这些伟大灵魂的天生的朋友,承载着他们的幸福。只要彼此心灵相通,就能相爱永远。”人与人的相遇在不被设定的时空里进行,有的人无法一直陪伴,却会成为个体生命中闪耀的微光,成为回忆余烬之中使之成长的养分,无论喜怒、无论哀愁,成长悄然转变,在重复的时间节奏中盛开出各自的形态。
余烬生花,既是对过往故事的观念追寻,也是对成长和生命过程的升华暗喻,综合的观念设计成为艺术表达的呈现形态。是所谓,回忆的余温虽已悄然散去,冷凝的时光早已暗生新芬。
跨专业设计的综合探索
其实最初译之并没有限定毕业创作物的具体形态,而仅仅跟着导师的指导把握住设计的核心观念,当串联起各个关键词,设计物便能自如地“生”出来。这也从一个角度体现了综合设计力量的广度和设计学院的跨界教学模式、设计教育研究工作室的自由创作氛围。
译之的动手能力很强,也很善于将自己的创意进行表达。在工作室研一的木板版画语言设计中就展现出了很纯粹的艺术灵感,在瑞士交换期间,又尝试了丝网印刷与设计语言的结合,赢得了外教好评,制作丝网印的工作照还被展示在苏黎世艺术大学的官方网站和宣传册封底,“虽然我在那用德语交流十分费劲,但是设计和艺术替我表达,它正好弥补了这样的空缺,它是跨语言的交流,是共通的。”艺术和设计拥有这样一种魔力,它让作品自己能说话。
这些看似有无的“无用之用”其实是沉淀之后的养分。译之一直保持阅读和思考的习惯,她也并未把诗歌、戏剧等艺术形态与设计分割开来,而是从包含茨维塔耶娃、贝克特、瓦格纳、维瓦尔第的饱满世界中寻找别致的灵感,寻找自己的精神血脉。 “看、听他们的作品是离他们最近的时候,这能让人逃脱专业局限,设计的意义才会扩展更广。”从本科与建筑、空间及展示设计相关的知识到图像学、符号学学习,她的知识结构在逐渐扩充递进。 “艺术家创造语言,设计师选择语言”是周教授经常他们提醒的话,了解丰富多样的创作语言,才能开启对设计的深层认知,才能在众多的途径中选取最优。她说,“只有不停奔走,才能找到一些合适的、属于自己的设计方法”。
花开无尽,毕业再起航
黑川雅之曾言“一边是过去的DNA在体内流转,一边是这一瞬间对未来的梦想和希望在身体内萌芽,设计能在这样的回响中留下自己的影子”。《余烬生花》散发着设计的美妙余味,唤醒了情感的共鸣,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的综合思考力。现代设计的与日俱进已然破除了学科边界,在多样综合的语境中影响、改变、重构着人们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译之的论文答辩也赢得了满堂彩,灵性、细节和态度是美院培养的设计师应该拥有的品性。“我一直感恩于美院7年学习里所赋予我的自由,感恩老师们的启发,感怀朋友们在我最煎熬时候的互助关怀,这是最宝贵的东西。”译之表示,“《余烬生花》是一个阶段总结,它浓缩的是我近几年认知,也是新开始,其中的丰富可能性鼓励我继续走。”
周教授和博士师姐芦影闻悉艺讯网的毕业季专栏推荐,也送上了祝福:
译之在研究生学习中,勤奋执着,善于思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能够迅速将设计思考转化为创作实践。在工作室的符号学、图像学、版画语言转换研究中,阅读了大量书籍,也形成了自己跨学科的丰厚知识结构。她注重全面的学术思想构建,同时具有高度的艺术敏感,也饱含理性的逻辑分析治学能力,能做到知行合一。
——设计教育研究工作室导师 周至禹
时间是一株长满可能性的树。如今,繁花满枝。译之将时间和记忆以一种灵性的方式凝固,在仿若寂灭的灰烬之后,又以一场炽烈的仪式让其一朵朵清奇绽放。这本身是艺术的阐释,也是设计的转译。在每一朵幽暗之光的深处,我们听见了时间的潮水,也触摸到记忆燃点的火苗。
——设计教育研究工作室博士 芦影
文/班西
图/张译之
编辑/林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