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毕业季丨马博:绘画的艺术语言与社会关联之我见

时间: 2017.7.11

社会中的各种因素就像小细胞一样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社会中发生着不同的关系,而我们只是隐藏在其中的个体,像曲线把空白分割成小白点,更像小细胞一样存活着。

在做艺术创作中,不论是绘画,装置,或是摄影等等,每位艺术家都有自己的工作方法,都有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的解放,众多的艺术流派让艺术多元化,个性化。但无论如何,绘画语言的研究是每位艺术家终生的功课。

有些艺术家或许早发现,有些艺术家需要通过阅历、不断的练习才能找到最终答案。当艺术家掌握了艺术的背景,从中发现规律,在自己绘画语言研究方面便会有卓越的成就。比如莫兰迪的又给人们带来一种不一样的艺术精神体验,像一位艺术诗人,又像一位禅学家,一辈子没有离开他的静物。再比如二战后抽象主义在美国的出现,以波洛克位代表人物的一批人影响了一代人:他们的多元材料运用、个性的绘画语言探索、这些艺术家的工作方法,都让艺术有了新的突破。

绘画语言只不过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还要去寻找自己对于社会的认知。社会中每天都发生着很多想象不到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都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很多艺术家会把自身对于现实的看法通过艺术表现出来。例如博伊斯,基弗等艺术家受影响做关于战争的主题;而徐冰是在北京大学长的,受其影响,他创作出天书,鬼打墙,背后的故事等文化气息很强的作品。

我在绘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一样的体验。当我拿着一支小小的笔,面对一张掩盖了我的视觉范围的空白,我只是在用笔画曲线,大脑仿佛已经被抽空,又好像灌满了各种景象。画大画跟小画的感受也完全不一样,大画的画完成的速度是尤其的慢,一天向前迈一小步,每天十几个小时,一直在重复上一秒的动作,也许不知道自己做这个动作的意义是什么,好像是在避开现实社会,避开烦恼的社会,自己像修行一样一个人呆着。

但我希望我能在社会中找自己,从本质中发现自己的特点,找到自己适合做的方向,经过这不断探索与研究,不受材料和思维的局限,让学习方向变的多元化,在多元化中探索属于自己的个性化语言,再充分运用扩散式思维,将它一步步推向成熟。就像我画这组作品,开始我是画自画像,后来又画身边的静物,最后是转到了立方体。从复杂到简练,但背后是对于自己想要更加单纯的对待这个世界。

文、图/马博 
编/钟钰炜 

马博简介

1990年出生于河北邢台市。

参加展览:
2015.05 《静观之物——中央美术学院素描展》,北京成蹊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15.05 《中韩学生交流展》,韩国文化馆,北京
2016.05 《中国梦,劳动美——基层劳动者风采美术作品展》,北京太庙文化馆 ,北京
2016.09 《传承与创新中央美院水彩艺术研究展》,东莞莞城美术馆,广东
2016.12 《以美陪伴》,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2017.06 《存·意》,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7.07 《无眼三停》,田地艺术中心,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