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作者: 巫鸿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原作名: The Wu Liang Shrine: The Ideology of Early Chinese Pictorial Art
译者: 岑河 / 柳扬
出版年: 2006-8-1
页数: 369
定价: 39.00元
丛书: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ISBN: 9787108023872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回应从以往武梁祠研究中生发出来的四个主要方面,每一方面对于未来学术的进展都极为重要。第一方面是对武氏家族墓地的遗存进行清点和著录。尽管这些遗存对研究东汉图像艺术是极重要的资料,但相互矛盾的断代、祠堂归属以及编目等诸多问题仍然存在。此外如错录铭文等问题更使人迷惑。通过重新检验发掘记录、以往著录以及复原设计等材料,本书希望为武梁祠和它原本所处的环境,即武氏家族墓地,提供更完全、准确的信息。
【作者简介】
巫鸿(Wu Hung),早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硕士。1987年获哈佛大学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后在该校美术史系任教,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的教学、研究项目,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
其著作《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获1989年全美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李文森奖);《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获评1996年杰出学术出版物,被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获全美最佳美术史著作提名。参与编写《中国绘画三千年》(1997)、《剑桥中国先秦史》(1999)等。多次回国客座讲学,发起“汉唐之间”中国古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系列国际讨论会,并主编三册论文集。
近年致力于中国现当代艺术的研究与国际交流。策划展览《瞬间:90年代末的中国实验艺术》(1998)、《在中国展览实验艺术》(2000)、《重新解读:中国实验展览艺术十年(1990-2000)——首届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2004)和《“美”的协商》(2005)等,并编撰有关专著。所培养的学生现在美国各知名学府执中国美术史教席。
【目录】
总序
序
导言
上编 千年学术研究
第一章 武氏墓地遗存的发掘和初步研究
第二章 武氏祠研究的历史回顾
结论
下编 武梁祠:宇宙之图像
第三章 屋顶:上天征兆
第四章 山墙:神仙世界
第五章 墙壁:人类历史
跋:武梁祠石刻画像的思想观念
附录
一 榜题、图像志、文本
征兆古帝王列女孝子和义士忠臣刺客
二 武梁祠研究年表
三 武氏祠画像石详目
四 引用文献目录
五 索引
【精彩书摘】
朱鲔祠、白集祠、张德祠和尹俭祠之类的名称给人一个印象,即这些祠堂都是属于某些个人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为某个男性家长修筑的这种礼仪建筑同时也是其家庭的纪念碑或象征物。东汉墓地祠堂的这种意义从墓葬的结构得到揭示。白集祠和朱鲔祠后的坟墓都由多个墓室组成,每一座墓都有一个主室和数个耳室和后室。祭品置于主室,家庭成员的棺椁则安放于后室之中。在这种多室墓里,一个家庭的各个成员可以被安葬在一处,形成一个地下家庭。据考古学家研究,这类墓葬大约从东汉初年起渐渐取代西汉时期的单穴墓,进而在东汉中晚期间成为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的墓葬规范。西南地区的四川也出现了跟东、南部地区平行的演进:崖墓在这一时期中得到长足发展,其中发现的铭文以及墓室的建筑设计显示大多崖墓属于家庭墓地。一个崖墓通常包括置放棺椁的数个墓室和一个可用作家庙或祠堂的前室。
墓葬结构的这种改变可以在汉代家庭结构的变化中找到说明。社会历史学家告诉我们,秦及西汉时期的家庭规模不大,常包括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主要原因在于,根据这两个朝代的法律规定,有两个或更多成年子女住在一块儿的家庭需交双倍的税。与这种小规模的“核心家庭”对应的墓葬形式是单穴墓和由这种墓组成的小型墓群。大规模的家庭于东汉时期开始出现,常常是几个儿子各自成婚后仍与父母住在一处,组成一个扩大的家庭。历史记载显示东汉统治者对这种新的住家模式持鼓励态度。如《后汉书》中说到某儒生与其父系亲属住在一块儿,三世同堂而未分家,由此获得社区的高度赞赏。与此变化相应,家庭坟墓和墓地也跟着扩大,一座墓常带有多个墓室,家族的大型墓地也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