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国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我们看着日剧用着日本电子产品长大,感慨于日本产品的细致与人性化,然而近距离的接触这个国家会是怎么样的感觉呢?同样的日本的建筑教育虽然起步较晚然而成就与世共睹,究竟是什么样的教育制度与体系培养出了那么多的优秀建筑师?
记者:丁老师您在国内接受的本科教育,当时你是怎么会去日本留学的?
丁老师:其实我本来是想去德国的,当时对国外的了解不想现在,有网络等资源,可以了解很多,我们这个时候有些翻译过来的书,但是究竟最好的设计是怎样的,我们不知道,大家都知道现代主义的起源地是德国,包豪斯,所以当时想去德国,后来有个机会,正好能够去日本,于是就去了。后来发现因为两国有一些共同的背景,生活习惯,其实我们通过日本去看世界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窗口,日本处于东西方之间,明治维新后,日本有很强烈的脱亚入欧的想法,所以早期他学习了很多欧洲的思想,在建筑上体现在学习荷兰的围海造田,英国的建筑,相当于我们通过日本的咀嚼再去理解欧洲,实际上更贴近中国的实际。
记者:那么您在日本是怎么学习的呢?在日本学习有没有特别的侧重点?
丁老师:在中国的时候,老师会帮你改图,推敲方案,领着学生做设计,在工作单位的时候也有师傅领着入门,所以自身没有什么压力,可是到了日本去以后老师往往会鼓励你自己去思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成为了一个辅导者,他帮助,引导学生,但是主体还是学生,所以这个过程一时间很难适应,没有老师告诉你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发现了问题应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很大的差异。
记者:这种背景下对比两国的教学方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丁老师:不一样的地方有很多,首先学制不一样,日本把一个学年分成3段,4月到7月事一段,暑假过后,大概9月到2月是第二学期,然后过完春节,又有一个小学期,在这个小学期里有毕业啊什么的,然后他们建筑史本科4年,硕士2年,博士3年。学位上来说呢,博士阶段又分课程博士(PHD),论文博士,即达到一定的学位以后就可以退学,然后做论文,论文通过就可以拿到毕业证。
从学科建设上来说,在大建筑体系下,包括设计,城市规划,构造,设备等专业,本科这些都得学,毕业的时候可以选择一项进行深入,在硕士阶段再进行细分专业。这样横向的串联就非常多,一个建筑专业的学生对于别的专业也会有相当程度的理解,这样就便于横向的沟通,比如早稻田大学的学生做毕业设计,他们会让建筑设计,结构,水电等不同专业的同学相互配合,组成一个工作小组,那么对于地块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功能,什么样的价值取向,什么样的形态,然后来做,就想真正的工作状态,这样每个同学都能在自己的专业范畴作出创新。这样一方面比我们更加熟悉不同专业工种之间的配合,一方面对于今后的工作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记者:那么在日本的设计公司工作又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
丁老师:在日本一般都是私人的事务所,组成一个很强大的团队,设计质量一般比较高,有可能在创新程度上可能稍微弱一些。有一些大师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年轻的设计师选择职业的时候会选择跟随自己喜欢的设计师,那么将来就会有不同的路,真正喜欢,爱上这个专业的人跟一般的人会非常不一样。初一看日本的设计会觉得一般,特别是像美院这样很注重造型,搭配的学校,但是仔细观察,日本的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做的很到位,每个拐角,每一个扶手,在比如垃圾桶,在哪里,什么式样,这些细节的精致到位使得设计很耐看,一个设计好不好看创意,而成功的设计关键在于细部。
记者:丁老师,理论对于设计有什么影响吗?美院同学们做设计往往比较感性,忽视了理论,甚至有同学认为理论就是“马后炮”。
丁老师:理论推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理论具有前瞻性,它可能跟市场并不是一个节拍,日本五十年代经济还没有起飞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农村问题,而我们直到十一五规划期间才在政府文件中提到新农村,我们已经落后经济腾飞二十年,这可以说是忽视理论建设的后果。
再从研究对象上来说,日本永远是以人为研究对象,而中国往往以物为研究对象,以人为研究对象,人的情况往往会变。比如说一个人,一开始是单身,就是一个人,后来他谈恋爱了结婚了,就变成了2个人,后来又有了孩子,就是3口之家,可能是双胞胎,那就是4口之家,后来父母又过来住了,那就是6口之家,在后来父母可能老了去世了,孩子过了18以后也离开家独立生活了,那整个历程就是人逐渐变多又逐渐变少,在这个历程中,可能他们始终就住在一个空间之中,可是他们对这个空间的需求是变化的。如果只是纯粹的研究空间,那结果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诸如客厅要大,要朝南,主卧室也一样,还要带个卫生间,可能还要加一个小房间,可是你看到一个人的生活历程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二室一厅的情况下,夫妻可能把它当书房,可是孩子出生了可能就需要加张床,变成卧室,父母来了,可能主卧就要隔成2间。所以单纯研究空间,可能就发现不了问题,换个角度思考一下子局面就打开了。这个对我影响非常大。
记者:日本学生在校期间参不参加社会活动呢?
丁老师:日本学校经常会做许多公益项目,这种活动与社会的结合也会推动建筑学推动专业。
日本的建筑教育 日本建筑界对日本的大学建筑教育的评价
日本分为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每个岛都有不少大学,但主要的、实力最强的大学几乎都集中在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圈内。地方上比较强的有北海道大学;仙台的东北大学;大阪大学;京都大学;筑波大学等。但在首都圈形成的大学群的实力是别的地方绝对无法相比的。
在设计领域,日本的工业设计实力是有目共睹的。东京艺术大学、京都造型艺术大学、千叶大学、筑波大学的工业设计实力都不容忽视。至于建筑学教育,可以说1870年以前,日本根本就没有可称为系统的建筑教育体系。从专业设置的历史上来看,并无值得骄傲之处,但却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发展的良好环境。
就日本人的性格而言(忧患意识很强,动不动就大喊狼来了),对建筑学教育的批判还是很强的,而实际上日本的建筑业界对毕业生的评价还是基本满意的,这其中有些矛盾。评论界认为,日本的建筑教育在概念培养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与现代建筑的发源地欧洲相比,在建筑的认知、设计概念(D -Comcept)的提出和进化方面的注意力不够。业界认为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即战力都不弱,日本战后建筑业能如此迅速地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一届又一界的建筑学学生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纯粹地把作建筑家作为未来的奋斗目标的人一般是不会走进“业界”(主要指大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会社,如:日本设计,日建设计,清水建设,大成建设,竹中工务店等)的。他们的路一般是先在某个著名建筑家的事务所里艰苦修行(没错,就是这个词),其间很苦,工资低,工作忙,压力大。一般3 -5年后,许多人就开始独立,去开始自己的艰难而痛苦的建筑师成长之路。因为去大企业很少能实现个人的设计理念,所以他们大多选择自己开一个小的设计事务所,在严峻的建筑业市场上苦苦挣扎。他们就这样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丁 圆 简 历
1992年毕业于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建筑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获获日本硕士学位(建筑学),2003年获日本博士学位(建筑学),2004年完成日本国立三重大学博士后研究。曾任日本国立三重大学研究所研究员、工学研究科研究助教、(株)北川组建筑师等。
现为中国建筑学会、日本建筑学会会员,中国科协流行色协会建筑环境色彩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景观专业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点研究方向:城市更新与文化承继,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规划与设计、文化性建筑设施的区域规划与空间设计、城市景观色彩与文化及相关设计方法论研究等。
日本建筑学会计划系论文集、日本建筑学会地域设施委员会论文集、中国科协年会等中外专业期刊、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
2001年获日本建筑士协会福井支部传统保护地区建筑与环境再生提案的优秀设计奖。
2002、2003年两次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年度全国设计竞技东海支部奖。
2005年获北京奥组委主办的奥林匹克公园环境设施整体方案设计三等奖和个体设计优秀奖。
2006年获中国科协流行色协会 “和谐人居环境”优秀论文奖。
2008年获北京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奥运贡献表彰和中央美术学院奥运突出贡献奖。
著书
《景观设计概论》(主编)、《滨水景观设计》(编著)、《大百科全书•建筑卷》(参编)、《中国艺术品市场分析年鉴》(参编)。
记者:冯涵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