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第三届青年美展 胡鹏飞专访

时间: 2009.10.9

胡鹏飞,1980年生于河北现居北京,北京油画家学会会员,2000年东方文化艺术学院2004年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画室,2008年参加北京油画学会首届展(中国美术馆)2008年油画作品《我迟到了》入选第三届全国青年美展,获优秀奖。(中国美术馆)2008年作品《迟到》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8年《风雨欲来》油画作品受中国美术家协会邀请参加“中国当代美术精品世界行——赴法展”。

记者:谈一下你在“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中获优秀奖的作品《迟到》的创作思路。你在作品中寄予了怎样的感情?
胡鹏飞:《迟到》这幅作品还是反映现实情况的。从意义的延伸来说就丰富一些,人权.经济、教育、文化,还有情感这几方面在作品里都有反应。我个人的出发点主要还是情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求学经历,从我们出生的时候起,就和受教育联系在一起了,甚至现在出生前就有了胎教。教育无处不在,从经济角度看,教育是个庞大的产业。教育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和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当今社会,就业需要文凭,上岗需要培训,不需要文凭的岗位又需要能力,但能力的获得又和教育紧密联系。所以受教育无疑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

作为从事美术工作的我们一样有责任为社会做应有的贡献,作品本身的质量是技法的问题,但内容是直观的思想表达。如果我的作品能使观众看了有所感触,我就很满意了。

十七年前,因救助涞源县桃木疙瘩小学包括张胜利在内的13名失学学生,上书团中央,涞源县原政协副主席车志忠发起了中国希望工程,情动中国。

1988年,张胜利失学后给车志忠这个他心目中的“大官”写来了一封信,这封后来流传甚广的来信不知打动了多少国人的心灵:“车爷爷,你家今年打得粮食够吃吗?我家里穷,我爹不让我念书。可我还想念书,长大做一个像你一样为国增光的人。”

张胜利是1989年全国希望工程第一位受助人、“北京升旗”希望小学校长,现任河北省涞源县东团堡乡中心小学副校长。他1996年代表中国希望工程救助了125万学生。

当我我看到这个报道,读到那封信时,就决定做些什么。于是便有了这幅作品《迟到》。

记者:我们都知道,举办青美展的周期非常长,作为当下的年轻艺术家,你对在这之前的“第一届、第二届青年美术作品展”与85年“前进中的青年美展”分别有多少了解?

胡鹏飞:出生于80年代后的我,对前两届都不太了解,但《父亲》这幅画在我很小的时候一直是把他当照片看的!等到学习了美术以后才慢慢懂得,真的被罗中立老师精湛的技艺所折服,也被作品的内容所打动!喜欢这类的作品,也许那是影响我的潜意识的根源。 所以我在题材的选择上自然侧重现实、质朴、充满人文关怀方面的,这样的作品更能深入我的内心世界!

记者:你觉得“第三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作品的面貌以及当下的艺术环境与之前的几届青美展相比有哪些特点?
胡鹏飞:青年美展不仅为青年美术家搭建了展示才华的重要舞台,而且还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美术培养了许多重要的画家。相比较而言,前两届有较多的相似之处,都是表现了主流美术创作中的主流的创作方法,而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二届,青年美展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创作热情和关注社会、反思现实的人文精神,至今仍然都是值得谈论的话题。本届青年美展在形式和语言上比以往两届丰富了很多,尤其在材料的运用方面更有新意更有发现,有力的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了当下艺术的文化环境在多样化的潮流中,失去了主流的力量,这与当年谈论《父亲》、谈论青年美展的热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之所以最高奖是优秀奖更说明了没有更经典.更有力度.更有说服力的作品。

记者: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胡鹏飞:社会在进步中,大环境的改变,第三届是21世纪的第一次针对青年艺术家的全国性展览。但还是缺少社会和美术界的关注,尤其是缺少批评和评论,我的《迟到》虽然延续了关注社会反映人文精神的创作方法,但在多样化的艺术潮流中也许会是无力的表达。

记者:在你的作品中,你最想关注与表现的是什么?
胡鹏飞:我比较关注社会现实的问题,时事的与长期存在的现象。以情感为依托,写实的手法,再现一个场景与观众交流表达作品背后的含义。

记者:你在艺术探索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胡鹏飞:我的艺术道路刚开始,不敢妄谈历程。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只是激励自己不停的努力才是该做的。

记者:你的艺术追求与人生信条是什么?
胡鹏飞:随心所欲有感而发,情动则行动!

记者:据我所知,你是一个相对平和、低调的艺术家,在现在这个日渐浮躁的环境中,你是如何保持冷静心态的。
胡鹏飞:也许和性格有关吧!我喜欢观察自然,发现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我一般会冷静一下,判断一下。也许会流失机会,但我会努力坚持!

记者:接下来你有哪些新的思路与构想?
胡鹏飞:接下来我会画一些更生活化的题材,主要还是自己经历过生活过的一些题材,我在农村长大,主题不会离开农民,因为我爱他们。

记者: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