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此次“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中,您的参展情况如何?
答:此次参展三件作品是我2014年在今日美术馆“视觉的阀-王煜”个展时期的作品,三件水墨装置。每件作品分为原图稿、分析稿、成品稿,之后三件稿做成菲林片的灯箱,与原作同时并置在一起。目的是把水墨绘画的过程同时呈现出来,而不仅仅作为绘画的结果单一的呈现,试图打开观看绘画的方式的“阀门”,改变对待水墨绘画原有观看机制的认识,呈现出崭新的观看和认知的角度。
问:本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首次采用了“个案研究”的形式来呈现艺术家的作品,您对此有哪种展示方案?又是如何看待这种个性化的大展形式?
答:个案研究的方式在水墨或工笔等大型展览的呈现还是比较少见的,这样的方式能够比较相对独立和完整地呈现出个人的创作脉络,同时较少地被干扰,继而整个展览会展现出当代工笔或水墨绘画的整体的创作生态面貌与时代精神。我的三组水墨装置会同时展现在一个相对独立空间之内,希望观者到时会对既有的水墨画的认知在视知觉上有所改变。
问:被提名参加工笔画作品大展,您觉得意外吗?
答:颇有意外,以为是个美丽的误会。
问:您在创作中,排斥“工笔”的概念吗?
答:不太排斥,现在我平时的水墨创作,用的就是熟宣,方法也是勾勒后罩染,只是最后呈现的绘画结果看起来是偏“写意”,所以工笔的概念在逐渐的扩延,而非简单性的三矾九染、工细的结果式概念。
问:结合创作,您如何处理工笔与写意的关系?
答:工笔与写意之分可能是因美术教育学科建设方便的区分,在好的绘画面前,这种区分显得就不那么重要了。也可能在“工”里面有写的成分,“写”的里面有工的精神,它们之间的转化是微妙而有机的。我以为应该更多地强化绘画的内核和内动力,以及绘画的原点与动机方面,这些可能是绘画成立的关键所在,“工”和“写”可能只是表现的方法。
问:您在作品中有时用到了一些新闻事件,什么样的事件更容易打动您?通过艺术转换,您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受?
答:新闻事件确实是我绘画关心的范畴,同时我认为的当代性离不开现实性,而周遭发生着的事件与事物可是就是现实的一部分。我的绘画不是想简单地运用水墨的方式还原事件本身,这样会简单地变成纪实绘画。我是想通过绘画的方式找到一种属于绘画范畴之内的内在的真实性,更多地会是在事件之外或事件背后,我认为它是一种艺术的提炼与粹取,一种探寻、一种升华。
艺术家简介:
王煜,男,生于1978年,辽宁省开原市人,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现为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美术系副教授。作品收藏于鲁迅美术学院、上海美术馆、本色美术馆、宇辰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出版有《视觉的阀:王煜》、《碎念—王煜》。
展览情况:
2016年 关注的力量-青年水墨作品展(第三回),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6年 中国当代水墨年鉴展2015-2016,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6年 现实的褶皱-王煜个人作品展,復言社,北京
2015年 六城纪-中国新水墨联展,山东美术馆,济南
2015年 破图集-中国当代艺术家处理图像的方法,寺上美术馆,北京
2014年 坚白同异-柒舍雅集学术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2014年 墨向-非常态——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江苏省美术馆,南京
2014年 视觉的阀:王煜,今日美术馆,北京
2013年 第八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
2012年 中国水墨百年——卢浮宫卡鲁塞尔邀请展,卢浮宫,法国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