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AFA毕业季丨侯炜国:在“相马”中思考人的问题

时间: 2017.5.24

侯炜国,201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其毕业作品《相马记》正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示。谈及作品,侯炜国表示,“版画是个拥有很多秘密的媒介材料,而我在其中发现了‘版角料’,就是利用版画里的试版和印坏的版画,进行再次镂空、拼接、组合,形成一个新的具有版画印痕属性的装置作品,而‘相马’这个行为和‘相人’是一致并同时存在的,我希望观者可以通过相马的这个过程可以自观、内省。”

凡是好的艺术家,都是懂得马非马的道理的。从古至今,艺术中的马外形大多是自然主义的,精神隐喻大都是象征主义的,但是自毕加索以后,马还是形式主义的。即:马必须不是马的原型之形;不是照片中马型之形,不是别人风格造型之形。它必须被拆解、被解构、被再造、被创造。侯炜国的马经由蒙古马(自然马),到素描马,到铜版马,到拼贴马,我称为“侯马”,侯氏马。祝贺炜国,他找到了出色而独特的工作方法,最近在毕业创作之余,培育出了优良帅气的“侯马”。相信此马是匹千里马。

—— 王华祥

炜国痴迷于瘦马,就像他曾一度痴迷于日本暗黑舞踏家大野一雄一样。他被这些对象干瘦的、富有绘画表现性的身躯所吸引,觉得其中包裹着超凡脱俗的魅力,他被吸引过去,试图加以理解和呈现,但又不是“艺术反映现实”的社会现实主义逻辑和具象写实主义的故事表达。炜国不想在他千辛万苦的铜版画腐蚀线面关系里营造一个类似小说般的图景,而只是想对这么一个令人着迷的对象载体安静却有些许不安的观看,由此认识和呈现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共存关系。这就如同我们进了地铁面对滚滚人流一样,是一种耳熟能详但又多少惴惴不安的经历。

——曹庆晖

采访时间:2017年5月23日
采访对象:侯炜国(以下简称“侯”)
采访人:韦娴坤(以下简称“艺”)
编辑:林佳斌

艺:记得第一次观看到你的《相马记》系列作品,是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当时你还在读研二,作品已经很成熟了,那么最初这系列作品的创作就是为毕业作品所准备的吗?

侯:不是的,去年做的那个展览算是一个阶段性的梳理和总结,展览做完后我又花了差不多半年把关于展览前后的东西整理成了《相马记》这本书,我的作品基本上是在脉络过程中形成的,不会为某个时间节点来“定制”作品,但我会根据展览主题、性质、空间来再创作。

艺: 其实在当代,一件艺术作品做的是什么似乎有时候变得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艺术家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你觉得什么是你将这一系列作品延续创作下去的理由?

侯:我觉得“理由”不是关键,“问题”才是,艺术的问题是以一连串的状态出现的,问题与问题之间是存在关系的,而解决问题便是艺术创作的动力源,一个没有问题的艺术家是无从表达的,也无需表达。我的创作便是在跟“问题”对话的过程中生成和发展的。

艺:那么你的“问题”是什么呢?你和“问题”的对话方式又是什么?

侯:有时问题是抽象的是不可描述的,也不是用来解决的,我有时候去找它(问题),有时也等问题来找我,像是个朋友,每次见面都能聊很久,喝杯茶,叙叙旧。你解决了它也就失去了它。

艺: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你采用了平时制版过程中所废弃的“版角料”,对其进行重新的拼贴、镂空等处理,这里面是否隐含着你对于物的思考?拼贴的手法虽然常见,但在此,这种创作手法与版画之间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关联?

侯:我是个很念旧的人,从小就爱养动物、种花种草,我觉得身边的所有人或者物都是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版角料就是我做版画过程中印坏的版画,我们称它为试版,当然版角料的范畴很宽泛,印画用过的纱布、踏蓝纸、毛毡等其实都可以称作版角料,它们都可以被再创作,被赋予新的生命,我觉得就是每个人看待“物”的方式不一样。

版画是个拥有很多秘密的媒介材料,它本身包含的复数性和印痕属性是它最大的特点,版角料的产生正是基于版画的复数性所自然形成的,但又因为版角料本身的偶然性,所以我的版角料作品又变得不可复制了。

艺:所以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你的这种创作方式就像你与你所发现的版画秘密之间的暗语?这种非常个人化甚至可能带点私密性的人与材料间的关系会不会给你提供了一种持续的兴奋?我猜想这种兴奋会不会是你持续做下去的另一种理由?

侯: 你理解的对,“发现”本身便是一个兴奋点,它能让人亢奋,想要去表达、去表现,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那一瞬间他的兴奋感应该和艺术家是相似的,能刺激他去想象一切他能做的事情,关于“新大陆”的。

艺: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你创作了很多“马”,它们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出现,你如何把握这种形象在重复中所产生的差异性和每一种感觉的独特性?

侯:我经常会在各个马场里转悠,假期时我也会选一些有马的地方去采风,我觉得马是个很接近人的动物,它的智商很高,有情绪,甚至它也有道德感,它的复杂性很接近人,我觉得马是一个很好的承载物,我可以把很多关于人本身的思考投射在里面。所以人是复杂的,有无数种状态,那么马也会有无限种差异。

艺:能感觉到,你不是从某种外在性的因素来把握你面对的对象的,“人”本身是你所关注的最大问题,你所关注的事物被你赋予了“人”的意义来对待。我想这是不是已经构成了你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感知方式?

侯:我这次作品的主题是《相马记》,最关键的不是“马”而是“相”,伯乐在苦苦找寻良马时,马也在等待那个伯乐的出现,“相”是一个相互的行为,艺术是个载体,借用材料、内容、观念来唤起人本身的内省、关照。

艺:艺术家在完全投入创作中时,时常会感觉到一种极大的痛苦与极大的快乐在相互交织,你在创作中的个人状态是怎样的?会不会因为这一系列作品加之作为毕业作品而紧张?

侯:我创作的时候很焦虑也很激动,展览是作品的一部分,我都会认真对待,甚至对自己很苛刻,我总感觉不太满意,总还差一点,所以就会一直修改调整,就变得有些紧张不安。

艺:你从本科起就在央美版画系就读,你觉得版画的专业学习给你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这七八年来,你感觉在艺术创作上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侯:我们常会提到一个版画思维的东西,就是通过制作版画的过程当中,基于这个材料所产生的物性体验,对于我个人来说我觉得版画让我学会了动态的去思考一个问题,也就是把一个问题放置在前因后果中去看待,去解决。

做版画有七八年的时间了,从木刻到铜版再到版角料,从版画到不是版画,我觉得这个过程是一个自我表达意识逐渐强化的过程,越来越坚定自己的选择。

艺:的确,你所说的版画思维是版画艺术家所经常强调的,这种思维像是一颗具有未知生长潜力的种子,因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很多著名的当代艺术家早年是学版画出身,结果到后来,他们在不同的艺术语言上获得了自己的成功。所以你有没有因此也预想过这颗“种子”在自己身上会生长出什么?

侯:我暂时也不知道。

艺:王华祥教授是你在读研期间的导师,我们都知道,王老师在教学上很有自己的心得和经验,那么你对此的体验感受是什么?

侯:王老师不仅在自己艺术方面独树一帜、成就斐然,在教育方面更是大师,从他的“将错就错”、“一个形象的三十二种刻法”再到对“物性”的探究课程我都是一个受益者,王老师其实给我们灌输了一种艺术化后的逻辑思考能力,并且保护了我们的天性部分,让我们在做出“一”的时候,自然生长除了“二”,然后“三”……形成了自己创作的推演逻辑,我便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

艺:我对你所说的这种逻辑推演的过程很感兴趣,因为多数人可能都会认为艺术家是在靠灵感和直觉来思考和工作,就像叔本华所说的脱离了意欲的纯粹智力在进行工作,但逻辑其实是一种可以被预知的东西,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目的性,更接近“意欲”控制着智力或者说直觉在工作,你是如何处理创作过程中的这种理性与直觉之间的关系的?

侯:我觉得理性和感性在创作过程中是相互交替前进的,伟大的艺术家一定是个善于切换两者的高手,单一地依靠哪一方面都是不可靠的,或者会导致艺术过快地流于形式。

哲学家、音乐家、诗人、画家是可以直接坐在一起聊天且没有陌生感的,他们关注的共性问题基本一致,你提到的逻辑和直觉其实也是一个混合体,有时我们也会提到“艺术直觉”,说谁谁谁的直觉很对很好,其实还是他背后的思考混入到了下意识,形成了一种艺术判断力。

艺:中央美院是一个非常多元也非常包容的学校,其实抛开自己所学的专业,在这一活跃的艺术氛围中可以不断激活自己潜在的感知能力和创作思路,所以有很多学生都在创作上超越了自己所学专业的限制,寻找各种形式的可能性,你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个人的经验或体会?

侯:我觉得艺术是一个开放的东西,基于单一材料或者形式语言已经是上个世纪的命题,应该大胆的接受新事物、新科技、新领域、不但要敢跨界,还要积极跨界。美院的展览这种专业限制已经逐年被打破了,专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我觉得是个很好的事情,这也是美院比较开放的态度支撑的。

我发现的“版角料”其实就是基于版画的一次自我跨界,我不知道它还算不算版画,但它本身确实是携带了很多的版画基因的。

艺:你现在是否已经有了毕业之后的打算?如果将要持续地在艺术创作这条路上走下去,你的目标是什么?

侯:毕业之后暂时还没有工作的打算,我还会坚持创作,可能会找一个空间再做一次个人的展览,把自己毕业展没有展现完的一面再拿出来看看,至于目标,有点模糊,我觉得就是一步步走吧,毕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那就一个一个解决它们。

艺术家介绍

侯炜国
2009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学士学位
201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导师王华祥
2014年担任版画系研究生学生会主席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参展经历
个展:
2016 “相马记侯炜国的第三十三种刻法”个展  于中央美术学院 版画系展厅  策展人:曹庆晖教授

群展:
2017  “2017第四届中国青年版画展” 于深圳 中国版画博物馆
      “ 2017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于深圳 中国版画博物馆    
2016 “同.行”于北京大韵堂美术馆
     “首届虚苑国际版画双年展”于北京虚苑
     “学院本色2016”于中央美术学院校史陈列馆,
      并巡展至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6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征集展”
  于南京百家湖美术馆
  “青春志.2016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于北京 今日美术馆
  “阿尼马格斯:隐喻|‘化兽术’、动物崇拜与动物隐喻”
  于北京 798陌上画廊
  “学院版画技艺传承的内省与外拓研究展”
  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2016亚洲青年艺术提名展”于北京 鸟巢
  “同时代的艺术共享”
  于德国 艾希是泰特天主教大学 美术馆  
2015 “奔跑吧!你”于北京大韵堂美术馆
  “我们不熟”于798 卓越画廊
  “第四届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相生作品展”于炎黄美术馆
  “场・外・遇” DIID 2015场外展并被评为优秀作品
2014 “中华民国第十六届国际版画双年展”于台湾台北
  “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于美国前波画廊
  “抱虎下山王华祥师生展”全国巡展
  “艺术无界•未来展”于798 悦美术馆
  “共振”于元典美术馆
  “新生代•中国版画力量”于北京阑舍
2013 作品入选2013年度《中国当代艺术》
  作品入围“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
2012 “今日美术馆大学生提名展”于北京 今日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