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1988-1942) 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艺术家、思想家、革新家,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杰出高僧,他一生在音乐、戏剧、美术、十次、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等诸多文化领域都有较高建树,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
李叔同于1905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任浙一师教师。李叔同虽然有着极其浓厚的民族和传统情愫,但他不是民粹主义者,他敢于主动积极地学习西方的东西,大胆地多方面地介绍西方的艺术,并有着十分深厚的西学功底。李叔同在美术、音乐、戏剧等方面都是中国艺术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极具开拓性的人物。他的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来源于宽广而深厚的人文教养和胸怀,以及他融会中西的博大精深的精神和魄力。
1914年,他在浙江第一师范学院开设裸体写生课,开启了中国绘画界实行裸体写生教学的先河,他同时开设野外写生课,在全国也是首创。艺术教育方面,李叔同首先认为中西艺术要融合,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改良,但同时也要在差异中探寻同一,使“形似”与“神似”相一致。最后,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中,实现中西融合的时代性的创新。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他阐述了美术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他大量介绍西方艺术思想,还把中西艺术表现方法互相使用。
除此之外,李叔同特别强调艺德的培养,即“先器识,后文艺”,关于审美主体人格的养成,他提出自然人化一说,强调外在的自然界对内在的人格精神生成有巨大作用。他也非常重视艺术与人的心性的养成关系,同时提倡因材施教。李叔同为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美术实践及教育活动与中西融合的美术教育思想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了中国艺术教育的现代化。